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新茶     
闻一多先生在一首诗里说他的粮食是一杯苦茶。我非名人 ,但对茶也情有独钟。每年新茶上市总要买上 1 0来斤 ,以备足一年粮食。春分至谷雨是茶市的旺季。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每天总要逛一二次茶市 (反正退休在家无事 ) ,去看茶、论茶、买茶 ,感受感受生活。西湖龙井之类的高价位茶我不敢问津 ,但也爱沾点小便宜 ,看一看 ,闻一闻。若碰上熟人 ,人家便会赐我冲够一杯的茶叶尝尝新。尝过后就不好意思不买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买上一二两。此举往往会招来老伴亲昵的怨声。清明前后是买茶的最宜时段。这时茶叶已大量上市 ,且茶叶发育适度、元气足…  相似文献   

2.
买新茶     
闻一多先生曾在一首诗里说他的粮食是一杯苦茶 我不是名人,但对茶也情有独钟 每年新茶上市总要买上十来斤,以备足一年的‘粮食’ 春分前后,新茶就开始上市了 若遇晴天,四里八乡的茶姑们使提篮背篓,一路欢歌笑语到城里卖茶。  相似文献   

3.
何昕 《饮食科学》2007,(4):52-52
齐鲁之乡向来重礼仪,我的家乡便有一种礼节:那就是来了客人一定要泡茶,不管来的是亲戚、朋友,还是左邻右舍、乡里乡亲,不管是上午、下午、晚上,只要客人坐下,主人一定要泡上一壶茶.即使茶叶只有几元钱一斤,即使主人不喜欢喝茶,也要殷勤地给客人一次坎的添茶.否则,就是很大的失礼。而父亲在这种情况下会格外热情,因为他喜欢喝茶,喜欢喝着茶闲聊,客人的来访于他是一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享受,特别是他的好朋友来的时候。冒着热气的茶水倒在杯子里,父亲总忘不了问问那时还只有桌子高的我:“你喝不喝?”而我也总是毫不客气地端一杯,一来二去,竟喜欢上了茶苦冽的味道。一直到现在,茶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惦记着父亲烟酒不沾,只嗜好茶.逢年过节回家.总要给父亲带上一包茶叶.比父亲自己买的要好一些.劝他换换口味.父亲却不认账,一直坚持说我买的还不如他自己喝惯的好。于是.我便会想起父亲多年淡泊如茶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周易 《饮食科学》2008,(7):60-61
我不是一个爱茶之人。 我不知道今年什么时候是春分,也懒得去“百度”一下。我隐约记得,今年春分爸爸遛小狗西西遛到后山废弃的花园,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小心翼翼采到了第一捧春分茶。  相似文献   

5.
悉尼茶事     
白兰 《饮食科学》2004,(12):52-52
我本不谙茶事,但在“大茶客”夫君的“培养”下,渐渐地也便有了茶瘾.竟一日不喝,如隔三秋,一俟爬格,则必泡一杯香茗解困祛乏,以挽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相似文献   

6.
新茶的鉴别     
赞记 《饮食科学》2004,(3):41-41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由于其质地的优劣价格差异非常大,特别是春天已到,新茶即将上市。由于刚上市的新茶价格特别高,一些经销商往往会以旧茶冒充新茶,消费者如不注意鉴别,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7.
在这万物苏醒春暖花开的四月,一年一度的新茶上市了,四月份是茶叶销售旺季,走进茶市,阵阵清香。目睹这嫩绿的芽叶,再拿上几片茶叶含在嘴里,顿感满口鲜香,略带苦味,却回味甘醇。这是好茶给您的一种清苦的享受。 在清明前后新茶陆续上市,品种较多,单上海市场上的绿茶就有百种以上,如:二月早春有云南毛峰,三月有四川竹叶青、四川碧螺春、浙江开化  相似文献   

8.
吴新立 《饮食科学》2006,(11):52-52
在福州生活了一年,最离不开的是茶。白天在公司里上班泡的茶不讲究,好茶不会带到公司喝,一杯茶常常是从早泡到晚,赶上忙,一天都喝不上一口,晚饭后散步回家,才正式开始喝茶。所谓正式,说的是跟福州人学喝功夫茶,起初用房东家的那个塑料茶盘,茶盘是粗陋了些,可茶是地道的铁观音,茶杯、盖碗、茶海还有随手泡都是在茶市上淘来的好货色,至于茶艺,在虚心向“土著”求教的同时,还利用办公电脑查阅大量资料,再加上每泡都用心体会,所以很快悟出了许多东西。  相似文献   

9.
正他们是一对常来我咖啡店里喝普洱茶的男女,每周一到两次,至少在前五周,我无法判断他们的关系。如果说是情侣,他们似乎并不需要情侣所必需的私密氛围,即使店里人多,也毫不在意,选一张喧嚣的桌旁坐下,一壶普洱,加一两份点心,你一杯我一杯。当普洱茶冲出的颜色变成浅棕色,点心盘子也见了底,两人便心满意足地走了。但若说他们是夫妻,似乎也不像。店里偶尔也会有夫妻两人来坐坐,但基本上是女人硬拖着男人,男人一脸的不情愿,坐下后,两人各自玩手机,来坐过一次后,就不会有第二次。坚持每周来一两次,坚持喝一壶普洱茶的夫妻,似乎只出现在电影或小说里。  相似文献   

10.
春是清亮的季节.而茶又有兴奋大脑的作用,所以在春天里谈茶也就格外令人兴奋。我喜欢喝茶.而且也比较讲究。茶有许多种.但我对绿茶情有独钟.特别是龙井、旗枪,其次是黄山的毛峰。对于碧螺春.也是很有兴趣.但市面上的碧螺春真假难辨,只好敬而远之。人们都知道春茶好.特别是明前的,但是价格太贵.所以难以享用。我喝茶的标准只是求新.入秋之后的新茶也是不错的。市面上精致包装的茶叶也不敢恭维,其中真假也是难辨。我买茶叶都是到专卖茶庄,买上100克.但必须是新进的茶叶.喝完再买。茶叶放久了,再好都比不上新制的茶叶.所以存放茶叶是个学问.惟一的办法就是用铁盒封装.存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这样能保持茶叶新鲜不变。  相似文献   

11.
喝茶     
冬儿 《美食》2004,(1):50-50
我既不通茶经,也不懂茶道:我喝茶,单重一个“喝”字。虽偶而也来点“泡一杯浅绿,泡一杯散淡,泡一杯悠闲”的句子,然落到实处,还是那个字——喝。清代曹雪芹是位深请茶艺的行家。他的名《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茶化,茶香飘逸字里行间,茶事茶艺跃然纸上,让人们品出味中之味。书中的妙玉,一说起茶事,那张小嘴就刻薄得要命,她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  相似文献   

12.
龙井茶缘     
石曦 《饮食科学》2006,(8):53-53
小时候.母亲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五棵茶树.每年谷雨前后.把采下来的嫩芽和叶子晾干.用烧饭的锅翻炒,便成了我们一家人一年所需的茶叶。母亲炒出的茶恰到火候的少.过老的多.虽有少许新茶的清香.但茶叶外形卷曲.形状不佳,汤色呈栗黄色。天下名茶知多少,唯有母亲炒制的茶最好喝,我想少有人持异议。  相似文献   

13.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由于其质地的优劣价格差异非常大,特别是春天已到,新茶即将上市。由于刚上市的新茶价格特别高,一些经销商往往会以旧茶冒充新茶,消费者如不注意鉴别,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4.
每当说到杭州的西湖,人们不但会想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会想到西湖龙井的茶,虎跑的水。在游览山光湖色的同时,若能够品尝一杯用虎跑泉水冲泡的西湖龙井茶,不失为一个绝妙的享受。 龙井是以泉命井,以井命地,以地命茶。龙井原名龙泓,又称龙湫,在杭州市峰峦起伏,古木、苍藤、花木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新茶上市之际,上海市茶协对各茶叶单位自荐的茶品进行了鉴评。经逐一对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进行鉴评后,着重对照销售价格进行“性价比”评价,最后一致评出24个茶品,作为行业推荐的“特色茶”,这些茶品是各推荐单位的“招牌茶”。以下列举部分茶品,市民可根据个人需要购买适合自己的新茶。  相似文献   

16.
常常在餐馆、食肆中看到“秘制”、“密制”、“蜜制”等标榜自家菜、点的话,有时媒体、广告词里也会有这样的话。对此,我基本不信,视若不见,或风吹牛耳,听过、看过拉倒。真正的好汤可不是吹出来的,喝一口就知道。真正的好菜,鼻子闻一闻,挟一块进嘴,舌头舔一舔,牙齿咬一咬便知。  相似文献   

17.
蒙山品茗     
今年深秋。我随车去蒙山参加文联笔会,事先并未想到“品”。可爬至蒙山天盖寺时,一群作家、诗人已是口干舌燥大汗淋漓了。于是,拖过来七八张桌子拼成蒂阵,还未待茶博士讲经布道,已把茶碗中的“甘露”扯得翻白……平时吃菜哪有许多讲究,几口灌下解渴而且。政朋友戏日:“更肺”。记得《红楼梦》里妙玉请宝玉们品茗,调笑宝玉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妖个饮骡子的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相比之下,我们这一口气把茶“批白”.怕是自找没趣了。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只身来到寺内,只想照芬博士所讲品茗…  相似文献   

18.
《美食与美酒》2013,(6):8-8
今年的新茶刚刚下来,天淡云闲的日子.适合坐下来泡一杯茶。看杯中的绿叶慢慢舒展,有鲜嫩的芳香扑鼻而来。我们的茶书,也几经酝酿,终于和读者们见面。  相似文献   

19.
茶乃养心汤     
《中外食品工业》2012,(7):74-81
茶,南方之嘉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世世代代,茶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犹如养心的靓汤。邀朋品茗,闻着茶香,安静地享受一杯茶带来的洁净与惬意吧!  相似文献   

20.
《饮食文化研究》2006,(2):F0003-F0003
灵岩茶赋 世有灵岩,出自济南。遥参天竺,背依泰山。先以古刹冠居天下,再将新茶礼敬佛禅。梵宇诵经一千六百年,犹闻钟鸣鼓奏。降魔煮茶四十七万日,仍见薪续火传。起初知名海内,僧俗两晤:而后传播世界,内外共赡。是所谓山得其灵秀,水得其清潺,人得其神魂,茶得其自然,到如今,灵岩一片磐绿,捧出明后雨前;海外万里茗香,俱是中华弥染,茶之功德岂不伟巨也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