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建设必然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一、花园式宜居城市的标准 花园式宜居城市是对城市综合环境及建设质量水平的感性描述,是指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协调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城市。它不仅有高标准的城市绿地.高质量的整体生态系统及极富魅力的城市形象.更要有舒适的居住条件及有良好精神面貌的城市居民。花园式宜居城市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7)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强弱关系到依法行政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成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强化法治思维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以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要求。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相似文献   

4.
王卅 《城市建筑》2013,(14):7+10
绿色家园、环保宜居城市,是体现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从公共设施、建筑布局、森林绿化、产业布局、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发展城市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普遍发展方向。本文就结合宜居城市发展目标,阐述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思路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卅 《城市建筑》2013,(14):7-7,10
绿色家园、环保宜居城市,是体现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从公共设施、建筑布局、森林绿化、产业布局、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发展城市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普遍发展方向。本文就结合宜居城市发展目标,阐述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思路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强调要建设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相适应的法学教育体系和法学理论研究体系。作为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法治工作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样需要强化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共同推进,实现法治教育、法治学校、法治校园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5)
<正>中共天津市红桥区委、区政府在多年的实践中始终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化法治红桥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全区已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一、红桥区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建设宜居城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点。建设宜居城市要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该文以生态美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宜居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南宁论坛是第九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论坛立足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现状,致力于加强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方面运用研究成果的意识和专家学者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国人居署、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方面的对话交流,积极推进东盟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全面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要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引领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动态     
《广西城镇建设》2012,(9):114-115
中国—东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南宁论坛举行9月22日,中国—东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南宁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东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南宁论坛隆重开幕中国—东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南宁论坛是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论坛立足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现状,致力于加强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方面运用研究成果的意识和专家学者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国人居署、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方面的对话交流,积极推进东盟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次论坛以"现代生态·宜居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军就是依照法律和制度治理军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军并非偶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法治中国的治军之道和强军之路。加强依法治军,必须强化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思维、崇尚法治方式、构建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3.
"宜居北京"评价的实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宜居城市"的认识 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宜居城市","宜居城市"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宜居城市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首先,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城市,具备健全的法治社会秩序、完备的防灾与预警系统、安全的日常生活环境和交通出行系统;其次,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城市,远离各种有害物质及环境污染的可能伤害,应具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安静的生活环境、干争的街区;第三,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生活方便的城市,它应该具备完善的、公平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购物、就医、就学等方便的公共设施的服务;第四,宜居城市也应该是一个出行便利的城市,它应该是以公交系统优先发展为核心,能够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第五,宜居城市应该具有良好的邻里关系,和谐的社区文化,并能够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城市.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9)
建设法治国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要想提高我国法治建设的水平,最重要的就是使法治理念和规则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局面。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事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实施相应的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法的认识,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总结,以德国宜居城市建设实践为参照.提炼出围绕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宜居城市”建设在功能、尺度、风貌,历史文化及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举措,探寻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小型化,特色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作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理应是一个方便、舒适、愉快、满足人们的各种复杂需要的生活环境。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的城市高速发展,许多城市的突出问题,如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显现,推动建设宜居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如何构建宜居城市仍然是在探索和研究阶段中,宜居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方法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宜居城市的概念、宜居城市的内容和特点,总结和分析国内和国际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对宜居城市元素的评价标准和宜居城市与园林关系的梳理,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宏观上要大力推进教育部门依法行政,微观上要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高教科研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先导作用,要引导高教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依法治教的理论研究,用科学理论提升依法治教水平,用法治精神指导省高教学会的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服务高教科研工作服务于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PDCA循环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DCA循环的概念及特点,阐述了PDCA循环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指出在宜居城市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就如何建设宜居城市进行了探讨,浅析了PDCA循环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阐明了宜居城市评价标准体系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血脉和生命的象征,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法治建设领域的面貌,体现市民的社会素养和文化素养,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科技创新、技术开发、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以法律法规体系为支撑,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随着上海城市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依法管理也随之必须科学、规范、完善。通过对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管理的回顾,提出加强城市建设依法管理的见解及其适应性提升管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