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磷渣为主要原料,研究磷渣粉与粉煤灰和熟石灰的质量比、水胶质量比、胶骨质量比、骨料组成等对磷渣基人造大理石性能的影响,采用SEM电镜和抗折抗压实验仪表征材料性能。结果表明:磷渣基胶凝材料各物料配比为m(磷渣粉):m(粉煤灰):m(熟石灰)=90:4:6,水胶质量比为0.18,胶骨质量比为1:1.5,骨料组成为m(炉渣):m(细磷渣):m(粗磷渣)=10:40:10,磷渣基人造大理石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可以达到94.38 MPa和12.09 MPa,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高于天然大理石,可在广泛领域替代天然大理石使用,为磷渣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选择煤矸石、镁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作为主体原料,对原料进行粉磨筛分等处理;利用荧光分析仪和X 衍射仪检测原料的组成;设计了3组共计9个配方:煤矸石底渣+镁渣+熟料+石膏组3个、煤矸石底渣+粉煤灰+生石灰+石膏组3个、煤矸石底渣+粉煤灰+生石灰组3个;测定9个配方胶凝材料的强度、凝结时间、标准稠度、安定性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在生石灰、石膏双激发作用下,煤矸石灰渣、粉煤灰的水化硬化程度较高,制得的胶凝材料强度最高、28 d抗折强度可达8.2 MPa、抗压强度可达42.4 MPa。实验得到此方案的最佳配比:m(煤矸石灰渣)∶m(粉煤灰)∶m(生石灰)∶m(石膏)=15∶30∶45∶10。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国内外的钛白生产中,硫酸法仍然占着主要地位。这种方法虽以廉价的钛铁矿为原料,但矿中含有40%左右铁的氧化物,需消耗相当一部分硫酸,副产大量的硫酸亚铁。硫酸法的这个矛盾,可采用钛渣为原料来缓和。国外用硫酸法生产的钛白中,1/3以上是以钛渣为原料的,而且钛渣的用量今后还将进一步增长。国内各钛白  相似文献   

4.
针对湿法磷酸渣酸难以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渣酸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的工艺路线,并以产品的磷氟比[m(P2O5)/m(F)]为指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脱氟工序pH为2.8时,溶液磷氟比大于250,渣酸中的杂质离子富集于白肥中,从而达到净化杂质离子的目的,使得溶液中的各元素指标达到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的要求。采用石灰乳对脱氟后的酸液进行中和,可得到w(F)<1.8×10-3、磷氟比大于300且铬、砷、铅等杂质含量都较低的磷酸氢钙产品,满足GB/T 22549—2017《饲料添加剂磷酸氢钙》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副产硫酸亚铁制备电池级草酸亚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出电池级草酸亚铁。研究了除杂、沉淀、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亚铁浓度以及反应pH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得到了优惠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 95 ℃、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用铁粉对硫酸亚铁溶液除杂,得到纯净硫酸亚铁溶液;在反应温度为40 ℃、铁(Ⅱ)质量浓度为90 g/L的条件下用氨水沉淀,再用草酸于反应时间为60 min、pH=2.0条件下将氢氧化亚铁转化成草酸亚铁,制备出了纯度大于99.5%、粒径小于3.0 μm、杂质含量低的电池级草酸亚铁。为解决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含钛炉渣作为硫酸法钛白生产原料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了含钛炉渣的物相组成以及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杂质成分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全铁(TFe)、钒和铬等的去向,并对制得的钛白初品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钛炉渣中的杂质元素二氧化硅、钒、铬和氧化钙主要进入酸解残渣,氧化镁、三氧化二铝、全铁等主要进入偏钛酸过滤洗涤得到的废液中,进入最终钛白产品的杂质含量很低,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含钛铁精矿直接还原冶炼的含钛物料(深还原钛渣)为原料,对硫酸法制取颜料级钛白粉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深还原钛渣具有良好的酸解性能,酸解率可达97%;酸解后得到的钛液过滤性能好;但酸解钛液中氧化镁和氧化铝浓度过高,所以直接以该钛液为原料制得的钛白颜料性能差。采用深还原钛渣和钛精矿按一定比例混合酸解,可以避免钛液杂质含量过高对最终钛白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深还原钛渣较佳用量为不高于钛原料总质量的20%。  相似文献   

8.
对盐酸法生产钛白的含氯化亚铁废酸液制取高纯氧化铁产品和无害化排放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为7.5%的氨水作中和沉淀剂,控制溶液pH值为4,反应温度50℃,除去钛硅等杂质;再用质量分数为0.21%的稀硝酸处理氧化铁,除去钙镁杂质,所得产品Fe2O3纯度可大于99.3%,符合原电子部工业标准SJ/T 10383-93要求.废液中硝酸的质量浓度低于0.4g/L,沉淀氧化铁后的滤液经蒸发结晶回收氯化铵,可实现废液无害化排放.  相似文献   

9.
贺远鹏 《化工进展》2021,40(Z1):439-445
将聚硅酸铝铁(PASF)、聚丙烯酰胺(PAM)、纳米零价铁(nZVI)以及活性炭等材料复配制备复合混凝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处理后海上生产返排液水质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为评价指标,探究m(PSAF)/m(PAM)、复配温度以及复配熟化时间对复合混凝剂制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以COD含量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复配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数学模型显著,拟合度良好,可以用来分析及预测复合混凝剂的性能;最佳工艺参数为m(PSAF)/m(PAM)=14.63、复配温度=70℃和复配熟化时间=3.02h;验证结果COD含量为756.54mg/L,实验值与预测值偏差仅为2.14%。现场实验表明该复合混凝剂可以将海上生产返排液水质浊度、COD含量、含油量以及氨氮含量分别降低96.74%、94.35%、75.77%和74.27%,达到了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洁  王勇  韩艳芳  齐涛 《化工学报》2012,63(6):1669-1677
针对我国钛资源特色,采用NaOH熔盐对钛渣进行分解制备二氧化钛是一种生产钛白的新工艺。以酸溶性钛渣(70%相似文献   

11.
以生产钛白粉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为原料,用尿素作中和剂,制备银白珠光颜料。研究了钛液中铁的含量、终点pH值、尿素加入量、升温速率和反应时间,以及加入不同掩蔽剂对云母钛珠光颜料产品白度和亮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冷冻除铁后的钛液,调节终点pH值为1.5,尿素与TiO2质量比为(5~7)∶1,缓慢升温反应4~5h,并加入硅酸盐等掩蔽剂后,所得银白珠光颜料与纯硫酸氧钛所制的产品白度相当,且亮度很好。  相似文献   

12.
以氟化铵溶液和含氟硅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溶解的方式,制备氟硅酸铵产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氟化铵溶液浓度和物料配比(氟化铵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比)等不同工艺条件对氟硅酸铵收率、二氧化硅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93 ℃、反应时间为60 min、氟化铵溶液质量分数为20%~30%、物料配比为6∶1.1、反应体系搅拌速度为200~300 r/min时,氟硅酸铵的收率和氟化铵的转化率可控制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Sulfate digestion process for high purity TiO2 from titania sla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titania slag product of Rosetta ilmenite assaying 72% TiO2 is treated by the sulfate process option of the pigmentary TiO2 manufacture.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acid concentration, particle size, slag/acid ratio beside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have been studied. After dissolving the cured mass in dilute acid and clarification, the obtained solution was subjected to hydrolysis of its titanium content. The final product was bleached under reducing conditions to redissolve the residual coloring impurities before being dewatered and calcina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leaching efficiency of about 92% was realized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ome refractory components in the working slag material, namely, rutile and magnesium iron titanate. The obtained white pigment assay attained up to 99.85% TiO2, while the analyzed impurities involve 77 ppm Mn and only 14 and 7 ppm of total iron and V,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以粗钡渣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了高纯碳酸钡粉体。用热水浸取粗钡渣得到硫化钡饱和溶液,通过添加合适的氟化铵作为沉淀剂去除硫化钡溶液中的锶和钙,探讨了反应温度、氟化铵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精制后的硫化钡溶液中,进行碳化反应,研究了氟化铵对碳酸钡晶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SEM和XR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氟化铵用量为理论计算值2倍时,碳化反应后得到高纯球状碳酸钡产品,达到了对碳酸钡纯度控制的初步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硫酸和赤泥提铁渣资源化制备聚合硫酸铁铝(PAFS)的工艺,实验得到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液固质量比为6∶1、溶出温度为105 ℃、溶出时间为8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赤泥提铁渣的溶出率达到65.2%,且优化合成的聚合硫酸铝铁中全铁的质量分数为8.23%、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1.12%、盐基度为12.88%。利用以上工艺条件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铝与市售净水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做除磷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加药量的情况下本研究制备的聚合硫酸铁铝除磷效果较好,去除率最高可达95.45%(加药量为300 mg/L)。  相似文献   

16.
以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绿矾(硫酸亚铁)为原料,通过净化除杂,用双氧水为氧化剂,再加入磷酸、表面活性剂,制备了超细磷酸铁。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热重分析(TGA.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布测量等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该反应条件有利于控制产物的形貌和粒径,且其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17.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6,42(16):18004-18011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reparation of fine titanium carbide (TiC) powder by using titania rich slag as a cheap raw material. The mixture of titania rich slag and activated charcoal was reacted in a thermal plasma reactor for 30 min under argon flowing atmosphere. The reaction product, a fused mass of Fe-TiC composite, was milled to fine powder at ambient atmosphere for 10 h then chemically leached for the removal of iron and other minor impurities. The obtained TiC powder after leaching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Raman spectroscopy, 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sis (EPMA),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and particle size analysis (PSA). XRD, Raman spectroscopy results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TiC. EPMA, EDS results indicated the synthesized product obtained after leaching to be free from iron and other minor impurities. Particle size analysis result revealed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iC powder to be 2.54 µm.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钛石膏综合利用问题,提出一种温和的湿化学法转化法,采取铵盐循环的方式实现以低价碳酸氢铵为原料、使钛石膏固废转化为高质量碳酸钙产品,同时获得硫酸铵和富铁渣。试验结果表明,钛石膏与碳酸氢铵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65 ℃、反应时间为1.25 h条件下,钛石膏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5%以上,将转化后的碳酸钙和铁渣等与氯化铵加热沸腾反应并回收碳酸铵,将反应完成后的固液分离,利用回收的碳酸铵与分离液体进一步反应可得纯度高达98%以上的碳酸钙和含铁量高达61%以上的铁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