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谢丹阳 《物理测试》2001,(5):1-2,40
研究了轴承钢GCr15在淬火介质SST102中淬火后的淬透性,变形开裂性。结果表明,适当调整SST102的浓度,可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适合轴承钢GCr15淬火介质的最佳浓度为1.5%~2.0%。  相似文献   

2.
GCr15钢套圈开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Cr15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后开裂现象进行的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套圈热处理组织正常,而裂纹附近有脱碳现象证明裂纹来源于热处理之前。  相似文献   

3.
对强化研磨加工过程中不同喷射时间对轴承套圈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强化研磨加工过程中,GCr15钢轴承套圈的表面粗糙度先急剧上升然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在满足加工要求的条件下,获得良好表面粗糙度的合理喷射时间应控制在4 min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金相分析及断口观察,对GCr15钢轴承套圈的磨削开裂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淬火裂纹是套圈失效的根本原因,而原材料中Cr的带状偏析、套圈表面的应力集中、淬火加热时的氧化脱碳以及不当的磨削工序则共同加剧了淬火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40Cr调质钢和GCr15轴承钢在淬火介质SST103中淬火后的淬透性、变形与开裂性以及40Cr钢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当调整SST103介质的浓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适合40Cr调质钢及GCr15轴承钢的淬火剂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1.5%和1.5%~2.0%。  相似文献   

6.
轴承钢是生产轴承滚动体和套圈的钢种,常用钢种为GCr15。本钢采用中方坯(235 mm×265 mm)生产的轴承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内部裂口,该裂口平直、通长。因为产生轴承钢管内部裂口的原因很多,所以对产品出厂检验结果进行检查,全部符合GB/T18254要求。然后将钢管垂直于裂口处沿纵向割开,用金相、电镜对裂口和基体分析,找出了轴承钢内部裂口产生的原因为在冷拔过程中机械划伤所致。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子金相、扫描电镜、硬度计等检测分析手段,对GCr15SiMn钢轴承套圈在磨削过程中脆断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套圈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在冶炼过程中吸入一定量的氢气,在锻造轧制及热处理加热过程中,过量的氢原子在高温下固溶于晶格中,当套圈在淬火低温回火后,氢便以分子形式以硫化物夹杂为核心沿晶界析出,形成白点缺陷,使材料的脆性显著增大.进而在淬回火残余应力和磨削应力的交互作用下开裂.  相似文献   

8.
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等检测分析手段以及JMatPro热力学软件,研究了等温球化退火的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GCr15SiMo轴承钢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GCr15SiMo轴承钢中碳化物趋于均匀化、细小化,且有利于GCr15SiMo轴承钢退火过程碳化物球化效果。在奥氏体化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30 min的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下,GCr15SiMo轴承钢中碳化物数量多、尺寸小、弥散分布度高,且组织最为均匀致密,硬度较低,球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汽车轮毂轴承套圈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桑塔纳L45449汽车轮毂轴承套圈进行了工艺分析,制订了零件冷挤压工艺方案,对冷挤压模具进行了介绍,特别针对GCr15轴承钢冷挤压变形抗力大的特点,在凹模内壁上加设若干外凸的韧带圈,以在冷挤压前起到摩擦预热的效果。实验证明运用该冷挤压工艺制造汽车轮毂轴承套圈,其材料消耗少,力学性能高,设备投资少,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成分优化获得一种新型的贝氏体轴承钢GCr15SiMoAl,通过盐浴等温淬火不同时间及油淬工艺获得不同的组织,利用Gleeble3500研究了试验用钢充氢前后的压缩变形行为,并与常规的GCr15轴承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GCr15SiMoAl轴承钢经0.5h等温获得了贝氏体铁素体、残留奥氏体及马氏体的复合组织,其综合压缩性能最好;随着盐浴等温时间的延长,抗压强度逐渐降低,相对压缩率先升高后降低。且GCr15SiMoAl轴承钢在所有工艺下获得的性能均优于传统的GCr15轴承钢。氢对轴承钢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但是由于氢会促进残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严重降低了轴承钢的塑性。  相似文献   

11.
GCr15SiMn钢辊套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Cr15SiMn钢辊套淬火后出现裂纹。通过金相试验、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等对辊套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辊套中的铸造缺陷是裂纹源,并在锻造中扩展,最终在淬火应力的作用下导致辊套开裂。  相似文献   

12.
轴承在运行159 min时出现异常,拆解后检查发现1粒滚珠表面存在裂纹,内圈、外圈等处未见明显异常。通过对滚珠外观进行观察,对裂纹断口进行宏微观观察、能谱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硬度等进行检测分析,确定了失效性质,并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故障滚珠失效性质为疲劳开裂;原材料铸造孔洞缺陷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被拉长、压扁而保存下来,并以微裂纹形式存在于钢材内部成为疲劳源,最终导致了疲劳失效,该孔洞缺陷是在电渣熔炼过程中形成且后续未被切除干净的残余缩孔。  相似文献   

13.
梳理了高碳铬轴承钢现行的标准,列出了这些标准的标准号、名称、标准类别、标准适用范围及标准体系类别;同时以某钢铁企业为例,选用牌号成分接近的GCr15、GCr15PGI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内控标准与GB/T 18254—2016及ISO 683-17进行比较,说明了不同标准对于GCr15牌号成分及相近成分轴承钢在碳化物、夹杂物及化学成分上的要求,发现我国GB/T 18254—2016较ISO 683 17更为严格,而企业内控标准则在GB/T 18254—2016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仁强 《物理测试》2006,24(3):54-61
梳理了高碳铬轴承钢现行的标准,列出了这些标准的标准号、名称、标准类别、标准适用范围及标准体系类别;同时以某钢铁企业为例,选用牌号成分接近的GCr15、GCr15PGI的高碳铬轴承钢的内控标准与GB/T 18254-2016及ISO 683-17进行比较,说明了不同标准对于GCr15牌号成分及相近成分轴承钢在碳化物、夹杂物及化学成分上的要求,发现我国GB/T 18254-2016较ISO 683 17更为严格,而企业内控标准则在GB/T 18254-2016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加热速率对GCr15轴承钢铸坯表面组织有较大影响。利用DIL805A热膨胀仪进行热模拟试验,通过分析GCr15轴承钢在连续加热过程中的热膨胀曲线,研究了不同加热速率下的奥氏体转变过程,分析了加热温度对奥氏体转变温度和奥氏体转变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加热速率下奥氏体转变规律和大断面铸坯表面组织。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中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温度范围约为760~810 ℃;(Fe,Cr)3C向奥氏体中的溶解,温度范围约为810~1 100 ℃;奥氏体的成分均匀化温度大于1 100 ℃。若GCr15大断面铸坯表面过热度大,相变后晶粒粗大,相对于内部组织其表面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下降,且铸坯表面奥氏体浓度均匀性差,后续液析碳化物溶解过程受阻碍,碳化物溶解浓度不均匀,表面的组织性能受到影响。根据J-M-A方程,计算了模型参数,GCr15轴承钢激活能Q约为7.156×105 J/mol,n=0.52,k0=75。  相似文献   

16.
限制淬透性轴承钢GCr4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崇惠 《热处理》2010,25(1):38-44
介绍了限制淬透性轴承钢GCr4的研究概况,包括钢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热加工工艺性能、整体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力学性能和接触疲劳寿命等,并与GCr15钢作了对比。目前,国内外已普遍采用GCr4钢制作铁路车辆轴承内圈。  相似文献   

17.
吴赵波  李南 《物理测试》2021,39(6):22-27
针对某厂生产的GCr15轴承套圈在精加工后表面产生缺陷的问题,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显微硬度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不合格轴承套圈表面缺陷产生于热处理工艺前,为腐蚀坑.由于该批轴承套圈在热处理前曾在防锈液中长期存放,推测在此期间发生腐蚀形成腐蚀坑,此外原材料中存...  相似文献   

18.
利用EDAX9100型能谱分析仪,研究了GCr15轴承钢合金元素的溶解与析出规律,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周期球化退火工艺,并将该工艺与传统的等温球化退火、周期球化退火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周期球化退火工艺后,GCr15轴承钢显微组织级别、碳化物网状级别、布氏硬度能更好地满足GB/T 18254—2002《高碳铬轴承钢》退火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高频淬火态GCr15轴承钢切削过程中施加高能脉冲电流,研究了高能电脉冲对淬火态GCr15钢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流的作用下,主切削力、轴向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以及刀具磨损状况都显著降低。对高频淬火态GCr15轴承钢而言,脉冲电流的电致塑性效应与焦耳热效应能够促进位错运动,从而在较低温度与较短时间内达到回火效果,提高材料表面塑性变形能力,有效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重点介绍了 GCr15 SiMn超纯净轴承钢的新工艺,通过精确控制轴承钢各元素化学成分、合理控制电炉终点碳含量,准确计算精炼炉初始Al脱氧剂加入量,精炼过程吹氩压力、流量、软吹时间以及VD过程真空度及高真空处理时间等关键参数,成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超纯净轴承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