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进两化(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此作为研究背景,从供应链优化管理的角度将项目参与各方纳入到统一的平台,并将关键环节的核心要素放在统一的平台上协同运转,建立以BIM模型为基础,集成虚拟建造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和高端辅助工程设备的数字化精益建造平台,实现对整个建筑项目供应链的管理,达到项目业务流程最优、周期最短、成本最低、库存最小、资金周转更快、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基于供应链的预制构件数字化精益建造平台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展示,并对未来平台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之一,它是项目能否按期发挥效益的前提,其中施工单位的进度控制又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结合建设施工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了施工单位进度控制评价模型,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判。通过对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的科学合理评价,明确了施工单位的优势和不足,为加强进度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精益建造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对新时期建筑业企业精益建造能力的评价研究有助于建筑业企业改进施工生产模式,真正做到精益采购、精益施工以及精益交付。根据精益价值链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一套建筑业企业精益建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重点对采购流程中的准时采购、按需采购和施工流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消除浪费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建筑业企业的精益建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建筑业企业精益建造能力的评价与提升提供一种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预制构件企业的生产特点,从产品质量与价格、供货能力与柔性、服务与技术支持、信息化水平四个方面构建供应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FN-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并通过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陈涛 《四川建材》2013,39(1):236-238
根据武汉市施工安全监督站的实际监督管理模式,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为基础,并结合一系列的数学计算模型,本文建立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对施工企业进行定量的、动态的安全评价,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并可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建筑企业内精益建造实施的效益评价问题是实现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建筑企业管理者精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从目标达成、精益工具及技术、浪费控制、精益氛围4 个维度构建了建筑企业精益建造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考虑指标间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分析法(ANP)和熵权法(EWM)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重要程度,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建立了建筑企业精益建造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并以中建某公司为例对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为建筑企业精益建造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贾烁华 《城市建筑》2014,(27):269-270
针对我国当前的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造价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Fuzzy-AHP 方法,结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模糊层次评价模型;最后以山西省某输变电工程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当前的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造价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Fuzzy-AHP 方法,结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模糊层次评价模型;最后以山西省某输变电工程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预制构件精益安装工程项目涉及施工工序多、安装精度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工期短、施工场地受限等诸多不利条件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保证了项目顺利完成,使项目按期、合格交付验收使用。  相似文献   

10.
精益建造模式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建造管理模式,但我国建筑业企业对此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晚且不够成熟。作者采用AHP-GRAP模型从建筑业企业基本素质、精益采购能力、精益施工能力、精益交付能力等方面对建筑业企业的精益建造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最后应用专家打分法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业企业精益建造能力的评价与提升提供一种借鉴方法,从而推动精益建造模式在我国建筑业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预制构件的质量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现有的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不全面,因此对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亟待开展。在对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进行系统概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基于江苏省13家成规模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企业调查采样数据,构建了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六个方面以及18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网络评价模型,并阐述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13家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总体处于一般水平;(2)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较其他类别风险高;(3)建立的装配式预制构件质量风险评价模型评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在过去的近40年间,我国建筑业的持续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应客观承认以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的生产建造方式也伴生如下一些问题[1]:(1)建筑业消耗大量能源、资源。我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2倍以上。建筑业用水占到淡水供应量的17%,水回用率仅为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有效地评价河岸边坡稳定性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不利的工程影响,在广泛调查河岸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由2级4类16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河岸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利用该评价模型对重庆白沙长江大桥主塔一侧河岸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判,说明该模型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可以为后期重庆白沙长江大桥的运营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住宅产业化基地选址研究中指标因素定性分析的不足,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住宅产业化基地选址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两两比较创建判断矩阵并求解指标权重,并对结果做一致性检验。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判矩阵并求解隶属度,得出备选方案的优劣排序,确定最优方案。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这种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选址方法为住宅产业化基地的选址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占据全球能源消耗的30%~40%,且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是低碳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碳排放研究、现行规范、计算统计范围等因素,分析了预制构件单位产品能耗计算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生产企业预制构件单位能耗的主要特点,同时指出工艺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杜家琪 《混凝土》2001,(1):7-10
本文总结了预制构件企业衰落的原因和背景,提出了预制构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采购企业对预制构件供应商准确合理的评价是装配式项目顺利运营的关键。从特有指标、传统指标、前瞻性指标三个角度建立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优化,提升指标的实用性和全面性,最终得到一套操作性和适应性强的预制构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项目管理成熟度理论,结合精益建造管理过程要素,构建了包含十三个要素的施工项目精益建造管理体系评价的蛛网评价模型,为企业建设和培育精益建造项目管理能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由于政府的推动及建筑工业化的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预制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单元,其质量好坏决定了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针对预制构件传统质量控制的不足,提出基于BIM的COP动态质量控制模型,并结合PDCA理论建立优化的构件质量控制流程,实现了对构件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通过不断的良性循环有效提高构件的质量水平和生产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BIM技术结合紧密,然而常用的三维模型重建方法均存在缺少内部构件或语义信息等缺点,并且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提出自组织建模方法,其关键技术之一是预制构件的无线定位技术。本文建立自组织建模系统,包括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构件无线定位终端及远程监控中心;采用业务流程建模符号分析自组织建模流程;设计预制构件编码以解决其身份信息识别的问题。进一步,研究预制构件定位原理。定位原理主要包括基于四元数法的姿态角解算算法与基于二次时域积分的相对位移解算算法,以根据构件最终吊装位置自动生成建筑信息模型。最后,本文设计一个案例,实验结果表明位移的相对误差在5%左右,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