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浸渍法将氯化-1-己基-3-甲基咪唑([HMIM]Cl)负载到活性炭(AC)上,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HMIM]Cl/AC吸附剂结构进行表征,并将[HMIM]Cl/AC应用于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Cr(Ⅵ)初始浓度、pH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MIM]Cl/AC相对AC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Cr(Ⅵ)初始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用量为0.3 g、超声时间为20 min时,Cr(Ⅵ)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6.5%,且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Temkin三种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浸渍法将氯化-1-己基-3-甲基咪唑([HMIM]Cl)负载到活性炭(AC)上,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HMIM]Cl/AC吸附剂结构进行表征,并将[HMIM]Cl/AC应用于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Cr(Ⅵ)初始浓度、pH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MIM]Cl/AC相对AC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Cr(Ⅵ)初始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用量为0.3 g、超声时间为20 min时,Cr(Ⅵ)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6.5%,且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Temkin三种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络合剂EDTA辅助室温疏水性离子液体Aliquat 336(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对模拟废水中Cu(Ⅱ)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当Aliquat 336与水溶液的体积比(VILs∶Vaq)为1∶5,Cu(Ⅱ)初始质量浓度为600 mg/L,pH值为4时,加入等浓度的EDTA可以使水中Cu(Ⅱ)的萃取率从未用EDTA时的5.0%提高到88.7%,说明络合剂EDTA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Aliquat 336对模拟废水中Cu(Ⅱ)的萃取率。最优萃取条件为:EDTA与Cu(Ⅱ)的浓度比为1.0,VILs∶Vaq为1∶5,pH值为4,温度为25℃,该条件下废水中Cu(Ⅱ)的去除率达到88.7%。Aliquat 336可多次循环回用,循环回用4次后其萃取率仍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膜法萃取Cu(Ⅱ)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油酸/正丁醇/碳酸钠水溶液组成的微乳体系对水相中Cu2 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了微乳体系组成、水相的pH、膜水比、搅拌时间以及水相中NaCl盐度等实验参数对萃取率和微乳体系乳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油酸︰正丁醇︰Na2CO3(1.0 mol.L-1)=5︰5︰4(体积比),油内比Roi为2.5,废水pH在1.0~1.2之间,膜水比Rew为1︰2.5,搅拌时间为6 min时,浓度为500 mg/L的Cu2 经微乳液一级萃取后,可降至0.9 mg/L,萃取率达99.80%。  相似文献   

5.
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中离子液体的溶剂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中离子液体的溶剂效应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系统地介绍了离子液体作为催化活性中心的溶剂,以及利用离子液体的疏水特性调节催化活性中心周边微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出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应用中离子液体作为替代溶剂时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种离子液体[O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Aliquat 336(甲基三辛基季铵盐)对Cd(Ⅱ)的萃取性能,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初始浓度、萃取时间、离子液体相与水相体积比(相比)及酸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mim]PF6对Cd(Ⅱ)的萃取率很低,而Aliquat 336对Cd(Ⅱ)的萃取率可以高达97%。随着废水中Cd(Ⅱ)初始浓度的增大,萃取率呈先略微升高,然后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以Aliquat 336作为萃取剂,优化萃取时间为10 min,相比为1∶5,酸浓度为0.5 mol/L。  相似文献   

7.
在Cu(Ⅱ)-EDTA-HCHO化学镀铜液中,Cu(Ⅱ)与HCHO生配位作用,但它与EDTA有螯合作用。Paunovic〔1〕认为这种化学镀铜液  相似文献   

8.
铈量法间接测定溶液中铜(Ⅰ):在酸性溶液中,铁(Ⅲ)氧化铜(Ⅰ),产生等当量的铁(Ⅱ)、用铈(Ⅳ)滴定铁(Ⅱ),间接测定铜(Ⅰ)。铜(Ⅱ)80毫克不干扰测定,方法重现性和准确性均好。  相似文献   

9.
离子液体相行为(Ⅱ)双水相的成相规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影响离子液体双水相形成的主要因素.实验发现,辅助盐对双水相平衡线影响不明显.阴离子对相线的影响主要遵守“Hofmeister rule”,其水合性越小越利于形成双水相.降低离子液体头部极性以及增加碳链长度都有利于双水相的形成,但效果比阴离子弱.升高温度将抑制短链离子液体双水相的形成,但能促进长链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Co-Ni离子的电反萃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反萃技术是把离子交换,萃取,膜分离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分离方法,弱酸性油相萃取剂通过吸附了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柱,油相依次萃出树脂相中的各种金属离子,不同萃出部分的油相用充填床电渗析出进行电反萃,回收金属离子,油相萃取剂可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实验考察了pH、Cu(Ⅱ)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吸附废水中Cu(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壳聚糖吸附Cu(Ⅱ)的影响关系为:pH>Cu(Ⅱ)初始浓度>温度,其最佳组合为pH为7,Cu(Ⅱ)初始浓度5mg·L-1,温度为15℃,Cu(Ⅱ)最高吸附率达98.85%;等温吸附曲线拟合表明,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2.
按照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阳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可以采用直接季铵化法、复分解法和离子交换法合成;阴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是采用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或水/有机溶剂中复分解反应完成的;两性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通常采用直接季铵化法合成;双子和Bola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与传统双子和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相似;微波和超声等新的辅助合成方法将明显促进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竹炭对溶液中Cu2+、Cd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温度和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活性炭对Cu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Cu2+、Cd2+,且单位吸附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在14 h左右达到平衡,吸附速度快于活性炭;相同pH值条件下,竹炭的单位吸附量明显高于活性炭,吸附效果最佳的pH值分别为3.8左右和7.5左右;当吸附温度为15,25,45℃时,竹炭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3,4.45,4.23 mg/g,而竹炭对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81,1.05,2.01 mg/g。竹炭对Cu2+、Cd2+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中的Mannich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甲醛、芳香酮、脂肪胺盐酸盐3组分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的Mannich反应,反应不需要加入任何路易斯酸或质子酸催化剂即可发生,且离子液体至少可以循环使用5次。同时还考察了芳香醛、芳香酮、芳香胺3组分在[bmim]BF4中的Mannich反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超高性能纤维聚苯硫醚(PPS)高分子链上改进的Blanc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氯甲基化PPS纤维(CM-PPSF),并初步探讨了其作为离子液体载体的性能。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和底物浓度等,对PPS纤维氯甲基功能化修饰度的影响;并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检测手段,对氯甲基化前后的纤维试样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以1,2-二氯乙烷为溶胀剂,氯甲醚为氯甲基化试剂,四氯化锡作为催化剂,60℃下反应72 h,纤维增重达12.5%,氯甲基含量可达2.29 mmol/g;在此基础上制备出纤维固载咪唑基离子液体。上述CM-PPSF制备过程简单,功能基含量高,且便于催化剂的固载化,将其用作一类新型的载体材料,为设计新型固载催化剂提供了思路,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显著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离子液体(IL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对噻吩类硫化物较好的溶解性、低的蒸气压、难挥发、对环境友好、不溶于燃油、可避免与油品的交叉污染,而被用于燃油的脱硫研究.离子液体由于价格高影响了离子液体的广泛应用,通过离子液体改性负载固体材料后,减少离子液体用量,促进离子液体的广泛应用.基于离子液体负载固体材料在脱硫中的应...  相似文献   

17.
李春晖  何辉  何明键  张萌  高杨  矫彩山 《化工学报》2022,73(4):1606-1614
通过恒界面池法研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4mimNTf2)萃取硝酸溶液中四价铈的动力学,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C4mimNTf2在萃取相界面附近的分布及结构特征。萃取动力学实验通过考察搅拌速率、相界面面积、温度以及两相不同组分浓度对Ce(Ⅳ)萃取速率的影响,表明萃取过程为水相扩散-界面反应控制模式,且磷酸三丁酯(TBP)和C4mimNTf2间存在动力学的反协同萃取效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不同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规律,结果验证了C4mimNT2在相界面处存在明显吸附现象。研究表明界面过程对离子液体萃取体系的动力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可以为离子液体萃取体系的萃取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农业剩余物山竹果壳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利用正交实验(L_(16)(4~4))确定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并以活性炭为吸附剂,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Cu(Ⅱ)初始浓度、溶液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其等温吸附过程和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能更好的描述活性炭对Cu(Ⅱ)的吸附过程,最大吸附量为18.15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拟合,其相关系数为0.9987。  相似文献   

19.
选用产量高、利用率低、易燃烧造成污染的玉米秸秆,通过其植物纤维表面大量羟基为接枝点位,引入胺基基团,对秸秆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秸秆进行重金属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秸秆样品比表面积达到1 252 m~2/g,与改性前的31.93 m~2/g相比有显著提高。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优异,最大吸附率可达92%以上,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有机坡缕石吸附Cu(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修饰经季铵盐活化的坡缕石,研究了改性坡缕石对Cu(Ⅱ)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经有机修饰的坡缕石吸附铜(Ⅱ)能力高于坡缕石原土,在温度为288 K,吸附剂用量20 mg,震荡时间为40 min,pH =5.5时,最大吸附量可达45.69 mg/g.此外,Cu(Ⅱ)在有机化坡缕石的吸附机理符合二级动力学,热力学参数说明,该吸附属自发进行,吸附热和熵变分别为36.19 kJ/mol和130.78 mol·K,吸附自由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