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沉淀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详细考察了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的产率和分子量的影响,对比了链转移剂对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红外,聚合物粘均分子量测定,对共聚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
高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制备高马来酸酐含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分析了半连续聚合工艺条件下各种因素对共聚反应速率、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反应温度以及添加极性溶剂(丁酮),可以降低反应体系中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浓度,使共聚反应向无规方向进行.采用连续补加马来酸酐和引发剂的丁酮溶液及控制单体滴加速率的方法,得到了组成基本均匀、高马来酸酐质量分数(20%~30%)、耐热性能优良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树脂.通过化学滴定、溶解性分析、IR等分析方法确证为无规共聚物,同时还进行了DSC、TGA等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化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刚性和易加工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根据共聚物中结构单元的排列情况,SMA可分为交替共聚物和无规则共聚物.由于不同结构的共聚物材料其功能特性具有较大差异,故成为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SMA合成方法包括传统的自由基聚合法、可控自由基聚合法、辐射或光引发聚合法及其他聚合方法.对近年来SMA的合成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粘原油的特性,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AsM)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采用十八醇进行酯化改性,同时将改性样品与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分别考查其降粘效果,结果表明,ASM的降粘效果明显,经过改性后的样品及复配样品的稠油降粘效果均有所提高,从而提供了一条研制开发油溶性降粘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溶液接枝反应制备了尼龙6(PA6)与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PA6-g-SMA),研究了SMA/尼龙6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接枝率及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受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其熔点随接枝率的升高而降低;接枝率为5.12%,熔点为193.5℃。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St/MA/AA三元共聚物降凝荆,从分析聚合可行性入手,考察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丙烯酰胺等因素对产品的降凝影响,得出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原油的凝点下降14℃,降凝降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溶液-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对所合成的共聚物的共聚组成,共聚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体系存在前末端效应,共聚反应不是严格的交替共聚,而是交替倾向很大的无规共聚反应;聚合体系的溶剂对反应的前末端效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对大庆原油降凝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凝剂对原油的降凝减粘效果受其分子结构,使用剂量,活化温度及所受剪切强度的影响,并与原油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研制出适合大庆原油品质的降凝剂,合成了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酯化物为主体的酯型降凝剂,并对其使用剂量、活化温度等参数进行了研究,还根据观察到的降凝剂使用前后油中蜡晶形态的变化对降凝减粘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添加质量百分数为0.2%的HJN-5#,可使大庆原油的倾点下降50%,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苯乙烯-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反应。实验证明该反应符合现代反应速度理论。合成了质量良好的产品,进行了产品结构的红外光谱和酸值等分析;解决了反应难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超滤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制得平板超滤膜,并考察了预蒸发时间共聚物浓度,铸膜液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膜结构和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液接枝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单体,二甲苯为溶剂,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的茂金属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mEP-g-MAH).通过红外光谱确定接枝物的结构,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产物的接枝率,详细研究MAH、BPO、溶剂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m(mEP):m(MAH):m(BPO)=100:10:2.7,反应温度为94℃,反应时间3h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2.81%.  相似文献   

12.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SMA)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不锈钢网上通过静电纺丝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静电纺丝液制备成无纺布状的PSMA膜,再通过喷涂氟碳表面活性剂(FS-51)改变膜对水和油的亲和性得到PSMA/FS-51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静态接触角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所制备膜的微观形貌和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膜在喷涂氟碳表面活性剂后由超亲油性转变为超亲水性。当静电纺丝液质量浓度为0.45 g/mL时,获得的膜的纤维粗细最均匀,PSMA/FS-51膜的油水分离效率达到99%;当静电纺丝液质量浓度为0.50 g/mL时,制备的PSMA/FS-51膜的油水分离效率达到100%。此研究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高效的油水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属纳米材料能够产生量子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在许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及还原剂,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为大分子稳定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制备了银纳米微粒.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纳米银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反应所得到的银纳米微粒的DMF溶液可以在420 nm处出现纳米银所具有的特征吸收峰,增加了反应前驱体浓度及反应时间,使银纳米微粒的特征吸收峰变得更加明显.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所得到的银纳米微粒具有较窄的尺寸分布,从而证明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可以对纳米银表面进行较好的修饰.  相似文献   

14.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将马来酸酐(MAH)接枝到H-1型费-托 蜡上,使费-托蜡的硬度等性质得到改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140 ℃,马来酸酐质量5.0g, 引发剂质量4.0g时,接枝率达到1.53%,所得产品的针入度达到1.6(0.1mm)。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马来酸酐确 已接枝到费-托蜡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液相共混光接枝聚合,将强极性单体马来酸酐接枝于PE膜表面,以红外光谱验证了实验结果,同时,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量与单体混合物中苯乙烯相对含量的关系,实验表明:苯乙烯摩尔分数小于10%时,对马来酸酐接枝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RMS无规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复鞣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溶液转相乳液聚合制得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命名为RMS),将其用于铬鞣山羊蓝湿皮的复鞣工艺中,用扫描电镜对复鞣革粒面和剖面进行了观察,使用动态粘弹仪研究了复鞣坯革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MS复鞣剂与其它常用复鞣剂相比综合性能更好,尤以助染性和柔软性为佳.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引发剂存在下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用红外光谱法证明了接枝反应的存在,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了接枝条件,考查了接枝聚乙烯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烯蜡(PE蜡,PEW)为基材,接枝马来酸酐(顺丁烯二酸酐,MAH)反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配方。对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加料方式等影响接枝反应的因素进行研究,测试了试样的接枝率、吸水率、凝胶率、接触角、熔融指数及热性能数据。再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并与未接枝以及外购接枝的样品进行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PEW/MAH/BPO=100/8/3,温度80℃下可制得接枝率为0.9%的PEW-g-MAH。测得其熔融指数0.128g/10min,吸水率2.663 3%,凝胶率69.91%。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发现因素影响次序为A(MAH)>B(BPO)>C(反应温度T)>D(加料方式)。与外购PEW-g-MAH性能相近的是7#配方,配比为PEW/MAH/BPO=100/10/3。其接枝率为0.7%,熔融指数为0.17g/10min,吸水率为2.031 5%,凝胶率为63.87%。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引发剂存在下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用红外光谱法证明了接枝反应的存在,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了接枝条件,考查了接枝聚乙烯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20.
使用异山梨醇马来酸酐聚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通过反应性挤出的方法制备了PETcISMA。PETcISMA具有与PET接近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而且为一相结构,在不影响PET热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填入量可达30%。PETcISMA具有优良的结晶性能,θc为125~130 ℃,有利于通过控制结晶度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同时,PETcISMA也具有更好的耐水性能、耐酸碱性和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