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溶液中采用复分解法,以氯化铝和氯化钙为混合钙源、碳酸钠作为碳源,在反应过程中,利用铝离子的双水解产生具有复杂结构的氢氧化铝凝胶体,提供一个特殊的反应环境来制备碳酸钙晶体并影响其形貌。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氯化铝的加入对反应过程和产物形貌均产生很大影响,随体系浓度和钙、铝离子物质的量比的不同,晶体析出与生长环境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球形、花球形和纺锤形的碳酸钙微粒。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工业级硫酸铝铵为原料制备氧化铝的过程中杂质SO_4~(2-)的脱除工艺,并考察了滴加顺序、硫酸铝铵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滴加速率、终点pH、水热介质和水热温度对SO_4~(2-)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铝铵初始浓度为0.5 mol/L、反应温度为55℃、滴加速率为4 mL/min、终点pH=9.0、反滴加、水热介质为1 mol/L的精制氨水、水热处理温度为205℃的条件下,可以制得SO_4~(2-)质量分数最低为0.001 5%的Al2O3。水热介质选用氨水可有效增大前驱体粒径,进而大大降低SO_4~(2-)的表面吸附,利于氧化铝中SO_4~(2-)含量的脱除。与传统直接煅烧硫酸铝铵法相比,该工艺煅烧前即洗掉了大量的SO_4~(2-)杂质,有效避免了煅烧不充分造成氧化铝中SO_4~(2-)含量较大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液两相法制备了纳米钴颗粒,探讨了反应温度,钴液初始浓度,微乳液用量,还原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纳米颗粒形貌及粒径的影响,并对产品晶体、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两相法,成功地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15nm的Co纳米颗粒,其优化条件:温度为55℃,钴液初始浓度为0.12mol/L,微乳液用量为10mL,还原剂用量为1.6 mL。其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结构,饱和磁化强度为89.8emu/g,矫顽力为256.7Oe。  相似文献   

4.
碳酸锂的粒度及形貌决定其性能和应用。通过考察反应结晶温度、进料速率、晶种用量和搅拌速率对碳酸锂产品平均粒径的影响以及添加剂的用量对产品形貌的影响,提供了一种经过优化的制备碳酸锂的反应结晶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结晶制备碳酸锂的最佳实验条件:200 mL质量浓度为90 g/L的氯化锂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结晶器内,质量浓度为260 g/L的碳酸钠溶液的加料速率为0.5 mL/min,晶种用量为2%(占碳酸锂理论产量的分数),搅拌速率为400 r/min,反应温度为80 ℃,添加剂六偏磷酸钠用量为2%(占碳酸锂理论产量的分数)。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碳酸锂为平均粒径为132 μm、变异系数为51.53%的密实球形产品。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对晶体粒度的影响最大,添加剂对晶体的粒度和形貌起到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磨盐酸酸浸联合氯化氢通气结晶法从煤粉炉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首先,通过将煤粉炉粉煤灰机械粉磨活化后,用盐酸将灰中氧化铝浸出于酸浸液中;然后,采用向酸浸液通入氯化氢气体的方法,将溶液中铝离子结晶析出为六水氯化铝晶体,经过滤分离-洗涤除去杂质离子后得到纯净的六水氯化铝;最后,将所得六水氯化铝煅烧得到最终氧化铝产品。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氧化铝提取率最高可达80.35%,纯度为99.29%,达到冶金级氧化铝一级标准[YS/T 803—2012(AO-1)]。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温水溶液法合成三水碳酸镁晶体,考查了反应溶液Mg2+初始浓度、NH4 HCO3初始浓度对三水碳酸镁晶体的形貌及晶须产品长度及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添加剂的条件下,NH4 HCO3初始浓度对三水碳酸镁晶体结晶形貌具有重要影响,在Mg2初始浓度为0.5 mol/L,(Mg2+):(NH4HCO3)=1: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50 min条件下,可以合成出高长径比的三水碳酸镁晶须产品.  相似文献   

7.
以二水醋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采用温和水热法制备了六方柱状ZnO。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物相、形貌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ZnO形貌的影响,探讨了六方柱状ZnO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溶液浓度、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生成晶体的形貌和晶体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制备结晶良好的ZnO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液浓度为0.57mol/L,pH值为6.0,反应温度为97℃,反应时间为16h。六方柱状ZnO晶体的形成机理是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醋酸锌与六次甲基四胺水解后形成晶核,由于(0001)晶面的生长速率大于其它晶面,以及(0001)晶面易俘获原子,使得成核后的ZnO沿(0001)面定向生长,最终形成六方柱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六水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通过合成高活性的氢氧化镁中间体来矿化二氧化碳,制备三水碳酸镁晶体。研究了反应温度(20~40℃)和氯化镁初始浓度(0.1~1.0 mol/L)对终产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所得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氯化镁初始浓度为0.1 mol/L时,在20℃条件下氢氧化镁与二氧化碳未发生反应,产物依然为无定型片状氢氧化镁,尺寸为150~200μm;当温度升高至30~40℃时,所得晶体为30~60μm的束状三水碳酸镁晶体。在20℃条件下,当氯化镁初始浓度由0.1 mol/L升高至0.5~1.0 mol/L时,所得晶体由无定型片状氢氧化镁转变为束状三水碳酸镁。当温度升高至40℃时,氯化镁初始浓度为0.1~1.0 mol/L时,生成的产物均为三水碳酸镁晶体,且随着氯化镁初始浓度升高晶体颗粒尺寸减小,形貌也更加不规则。实验结果得出:三水碳酸镁晶体生长最佳条件为40℃、氯化镁初始浓度为0.5 mol/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三水碳酸镁晶体长度为50~55μm、直径为15μm。  相似文献   

9.
陈洁  陈侠 《无机盐工业》2019,51(8):29-32
主要针对含锂卤水通过氯化锂与碳酸钠反应结晶制备高纯度碳酸锂过程中存在的结晶问题做了实验研究。通过考察反应结晶初始浓度、反应温度、进料速率、晶种用量、搅拌速率、进料浓度以及添加剂等对碳酸锂产品的平均粒度及晶体形貌的影响,优化了反应结晶制备碳酸锂的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在不同优化参数的作用下,通过调控碳酸锂的反应结晶过程,可改变碳酸锂晶体的形貌、粒度及固液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无机盐工业》2003,35(1):15-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高烧结活性氧化铝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含铝无机盐为主要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生成NH4Al(OH)2CO3,更确切地说,铝无机盐为硝酸铝,氯化铝和硫酸铝铵中一种,含铝的无机盐浓度为0.1-1mol/L,碳酸氢铵浓度为1-4mol/L,反应温度为5-50℃,沉淀陈化时间2-24h,沉淀物经去离子水洗涤至无在1100-1200摄氏度煅烧,使之转变为α-Al2O3,晶粒尺寸小于400nm的亚微米及纳米级氧化铝粉体,该方法制取的氧化铝粉体具有硬团聚少和烧结活性高的特点,非常适合于高档氧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袁梦霞  乔秀臣 《化工学报》2017,68(7):2653-2659
缺少含AlCl3、CaCl2和FeCl3的溶液相平衡,使通过蒸发结晶从粉煤灰盐酸浸取液中制备纯净的AlCl3·6H2O变得比较困难。采用等温溶解法研究了三元体系AlCl3+CaCl2+H2O,AlCl3+FeCl3+H2O和CaCl2+FeCl3+H2O在35℃时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相应的溶解度及密度,并绘制了相应相图及密度-组成图。实验结果表明:三元体系AlCl3+CaCl2+H2O和AlCl3+FeCl3+H2O分别有两条溶解度曲线,两个单盐结晶区,无复盐和共溶体产生,同离子效应导致增加溶液中CaCl2和FeCl3浓度会有效降低AlCl3的溶解度;CaCl2+FeCl3+H2O体系会形成复盐CaCl2·2FeCl3·7H2O;所得35℃相图与25℃相图相比,三元体系AlCl3+CaCl2+H2O和AlCl3+FeCl3+H2O中AlCl3·6H2O结晶区增大,CaCl2·6H2O结晶区转变成CaCl2·4H2O结晶区,CaCl2+FeCl3+H2O体系中CaCl2·2FeCl3·8H2O结晶区转变为CaCl2·2FeCl3·7H2O结晶区。  相似文献   

12.
如何将AlCl3·6H2O从众多组分中选择性地结晶分离是从煤矸石中提Al的关键,而AlCl3·6H2O在煤矸石酸浸体系中的热力学平衡数据对于结晶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在25~85℃的温度范围内,测定了不同温度和溶液浓度下AlCl3·6H2O在FeCl3、CaCl2、KCl及KCl-FeCl3溶液中的溶解度。实验发现温度对AlCl3·6H2O在所有溶液体系中溶解度的影响均不明显,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溶液浓度是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AlCl3·6H2O在所有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均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溶液浓度的增大使得Cl同离子效应增强。为了提高OLI软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其嵌入Bromley-Zemaitis模型中“Al3+–Cl<...  相似文献   

13.
郭彦霞  杨喜  崔慧霞  程芳琴  杨凤玲 《化工学报》2014,65(10):3960-3967
研究了AlCl3·6H2O在盐酸体系中的结晶行为,考察了铁、钙、镁、钾、钠等杂质对AlCl3·6H2O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FBRM)和颗粒录影显微镜(PVM)探讨了不同盐酸滴加速度下AlCl3·6H2O的结晶粒度分布及形貌。结果表明,AlCl3·6H2O的结晶量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浓盐酸加入量为AlCl3饱和溶液体积的2.25倍时,25℃时的结晶效率可达到80%。溶液中Fe的存在可促进AlCl3·6H2O的结晶,在1.5 mol·kg-1的AlCl3溶液中,当铝铁摩尔比低于3:1时,得到的AlCl3·6H2O晶体中铁的含量小于0.1%。钾、钙、镁、钠等杂质对AlCl3·6H2O的结晶影响不大。盐酸添加速度影响AlCl3·6H2O的形貌,快的盐酸添加速度易使晶体发生团聚,颗粒粒径小,盐酸添加速度较慢时,可得到颗粒较大、形貌好的单晶。  相似文献   

14.
以Na2CO3为沉淀剂,初步研究了多组分氯盐混合体系(0.6 mol MgCl2+1.1 mol LiCl+3.2 mol NaCl)中选择性沉镁的工艺规律。结果表明:在25~80 ℃,总C与总Mg物质的量比[n(CT)/n(MgT)]为 0.8~1.1时,25 ℃形成针状MgCO3·3H2O,40 ℃以上形成Mg5(CO34(OH)2·4H2O不规则片状团聚微球,其中40~50 ℃形成的片状物较为分散且粒径较小,导致固液分离困难。40 ℃时沉镁率最低。温度越高,Li2CO3越易形成,沉锂率越大。n(CT)/n(MgT)越大沉镁率和沉锂率越高。室温(25 ℃)、n(CT)/n(MgT)=1.0时,沉镁率达98%以上,且沉锂率<0.1%,镁锂分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煤矸石酸浸滤液中六水合氯化铝的结晶为背景,以OLI软件为平台,用软件中嵌入的Bromley-Zemaitis 活度系数模型预测了温度范围为10~70 ℃、溶液浓度为0~17 mol/kg的条件下,六水合氯化铝分别在水、氯化钠、氯化钾、盐酸体系中的溶解度,并将预测结果同文献数据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水、氯化钠和氯化钾溶液中,温度和溶液浓度对六水合氯化铝溶解度的影响均可忽略;在盐酸溶液中,温度对六水合氯化铝溶解度的影响可忽略,但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六水合氯化铝的溶解度急剧降低。比较可知预测值与文献值吻合较好,说明Bromley-Zemaitis 活度系数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手段用于预测六水合氯化铝在上述4个体系中的溶解度,为六水合氯化铝的工业结晶过程提供相平衡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王雪莹  黄雪莉  黄河  罗清龙  邹雪净 《化工学报》2020,71(11):5059-5066
新疆卤水硝酸盐矿主要含有Na+、K+、Mg2+、Cl-、NO3-、SO42-六种离子,属于高元复杂体系,其合理利用和开发需要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研究作为理论支撑。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Na+, K+, Mg2+//Cl-, NO3-, SO42--H2O体系在-15℃、NaCl·2H2O饱和条件下的相平衡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相图。相图中有六个零变量点和八个两盐结晶区,只存在一种复盐KCl·MgCl2·6H2O。八个两盐结晶区,分别对应于NaCl·2H2O+Na2SO4·10H2O、NaCl·2H2O+NaNO3、NaCl·2H2O+KCl、NaCl·2H2O+KNO3、NaCl·2H2O+MgSO4·7H2O、NaCl·2H2O+MgCl2·8H2O、NaCl·2H2O+Mg(NO3)2·6H2O和NaCl·2H2O+KCl·MgCl2·6H2O,其中NaCl·2H2O+Na2SO4·10H2O共晶区最大,在低温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小,降温过程中较易结晶析出。与该体系在25℃下的相图相比,复盐种类减少5种,零变量点减少19个,相关系得以极大简化。  相似文献   

17.
以柠檬酸钠为主要配位剂,乳酸、甘氨酸、硫酸铵分别为辅助配位剂,在硬铝上二次浸锌后化学镀Ni-W-P合金。基础镀液和工艺条件为:NiSO4·6H2O 20 g/L,Na2WO4·2H2O 20 g/L,NaH2PO2·H2O 30 g/L,CH3COONa·3H2O 20 g/L,硫脲2 mg/L,pH 8.0,温度85℃,时间1 h。研究了不同配位剂组合对化学镀Ni-W-P合金沉积速率及镀层显微硬度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30 g/L柠檬酸钠+10 mL/L乳酸时,所得镀层的孔隙率最低,为0.63个/cm2;使用30 g/L柠檬酸钠+10 g/L甘氨酸时,镀层的显微硬度较单一使用柠檬酸钠时有所提高;使用30 g/L柠檬酸钠+25 g/L硫酸铵时,沉积速率最高,为14.69 mg/(cm2·h),镀层的显微硬度高达786.9 HV。  相似文献   

18.
Xinjiang brine nitrate mine mainly contains six kinds of ions: Na+, K+, Mg2+, Cl-, NO3-, and SO42-, belonging to a high-element complex system, and its rational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require phase equilibrium studi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s theoretical support. The phase equilibrium of the system Na+, K+, Mg2+//Cl-, NO3-, SO42--H2O saturated with NaCl·2H2O at -15℃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isothermal solution equilibrium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data, the phase diagrams were constructed. Only one double salt KCl·MgCl2·6H2O was found in the system. There are six invariant points and eight two-salt crystallization fields corresponding to NaCl·2H2O+Na2SO4·10H2O, NaCl·2H2O+NaNO3, NaCl·2H2O+KCl, NaCl·2H2O+KNO3, NaCl·2H2O+MgSO4·7H2O, NaCl·2H2O+MgCl2·8H2O, NaCl·2H2O + Mg(NO3)2·6H2O and NaCl·2H2O+KCl·MgCl2·6H2O. The crystallization area of NaCl·2H2O+Na2SO4·10H2O occupies the largest part because of its low solubility, and they will crystallize out easily from the mixed solution in the cooling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phase diagram of the system at 25℃, there are 5 types of double salts reduced, 19 zero variable points reduced, and the phase relationship is greatly simplified.  相似文献   

19.
以Mg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CH3COONa·3H2O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沉淀结晶法制备MgCO3·3H2O晶须,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CH3COONa·3H2O对晶须结晶过程和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晶须在该体系中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3%的CH3COONa·3H2O时可以成功制备长径比约为30的棒状MgCO3·3H2O晶须,CH3COONa·3H2O的存在促进了MgCO3·3H2O晶须的形成。该体系中晶须的生长过程:首先形成无定形的4MgCO3·Mg(OH)2·4H2O,之后无定形4MgCO3·Mg(OH)2·4H2O逐渐转变为MgCO3·3H2O并生长成较大长径比的棒状MgCO3·3H2O晶须。这是因为CH3COONa·3H2O电离产生的Na +选择性吸附在MgCO3·3H2O晶体轴向的(101)晶面,抑制了该晶面生长,而径向晶面生长速率未受到影响,从而促使无定形MgCO3·3H2O生长成棒状晶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含锂盐湖大部分位于青藏、新疆等干旱少雨、冬季寒冷且漫长的地区。为指导低温提锂工艺的开发和设计、利用冬季冷能进行目标离子的富集及明确含锂盐湖在低温下的析盐规律,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258.15 K、二水氯化钠饱和条件下的交互五元体系Li+,Na+,Mg2+∥SO42-,Cl--H2O相平衡关系进行研究并构建等温平衡相图。结果表明,相图中有4个共饱点、6个两盐结晶区(NaCl·2H2O+Na2SO4·10H2O、NaCl·2H2O+MgCl2·8H2O、NaCl·2H2O+MgSO4·7H2O、NaCl·2H2O+Li2SO4·H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