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碳酸钙晶须的合成及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氯化钙-氯化镁-氢氧化镁体系碳化制备碳酸钙晶须的过程。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初始氧化钙与氯化镁摩尔比下,所得粉体由碳酸钙球形粒子,玉米棒状晶须和少量光滑晶须构成。在碳化过程, 首无形成大量的碳酸钙球形粒子,然后粒子集形成粒子链,继续生长或断裂形成玉米棒状结晶,光滑晶须在反应的后期形成。体系中反应前存在的氢氧化钙粒子是早期球形粒子聚集成粒子链,进而形成玉米棒状晶须的原因。在较低的氧化钙与氯化镁摩尔比下,晶须的形成过程不同于高氧化钙与氯化镁摩尔比下的情况,可以制轩出由大量光滑晶须和少量球形粒子构成的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碳化塔分布器的改进黎滔(灵山县氮肥厂广西壮族自治区535400)碳化塔是完成氨水碳化的主要设备,在塔内进行着二氧化碳的吸收、碳化反应以及碳酸氢铵的结晶过程。它是一个伴有传热、传质过程的吸收塔,塔内气、液、固三相共存。在副塔中氨与二氧化碳生成氨基甲酸铵...  相似文献   

3.
磷石膏综合利用副产物碳酸钙渣的再资源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磷石膏两步法制备硫酸钾的副产物碳酸钙渣的处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盐酸浸取碳酸钙渣制备氯化钙,选用碳酸氢铵和氨水为碳化剂对氯化钙深加工制备碳酸钙;碳酸钙渣得到再资源化,避免再次废弃污染环境,进一步深化磷石膏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雷荣忠 《云南化工》2005,32(5):35-38
碳化工段在小氮肥厂生产工艺中以弱碱氨水与弱酸性气体二氧化碳中和反应,达到净化合成氨原料气的目的,同时获得商品碳酸氢铵。生产过程中要求氨、碳、水达到三平衡,本文开发研制了解吸吸收塔及配套工艺,解决了碳化稀氨水外排问题,同时达到合成氨系统年盈商品液氨3 000 t。  相似文献   

5.
以氯化钙为钙源,硝酸锌为添加剂,与二氧化碳鼓泡碳化反应制备碳酸钙,探究了各因素对鼓泡碳化法制备碳酸钙的影响,运用单一因素变量法对鼓泡碳化法做了优化。利用XRD,SEM研究了氨水含量、CO2流量、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硝酸锌添加量对碳酸钙形貌、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当氨水体积分数为2.4%、CO2流量为180 mL/min、碳化时间为30 min、碳化温度为30 ℃、硝酸锌添加量为0.002 mol时,可制得形貌为球形,且为单一晶型、结晶完善的碳酸钙颗粒。并设计了正反滴实验,验证并完整提出了CaCl2-CO2-CaCO3体系中碳化反应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高效等压氨回收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小氮肥》2009,37(8):1-4
0前言 吉林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化公司)的弛放气等压氨回收装置是于1992年碳酸氢铵改产尿素时安装使用的,氨水供中压氨洗脱除二氧化碳使用。中压氨洗系统停运后,一部分氨水去碳化系统,脱除脱碳闪蒸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碳酸氢铵;另一部分去尿素解吸系统。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分离工业尾气氨和二氧化碳以获得高纯氨,并将分离后的二氧化碳与氯化钙在超重力反应器中生产超细碳酸钙.讨论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和碳酸钙形态和粒度的影响.副产制得的纺锤型超细碳酸钙可以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  相似文献   

8.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碳酸钙的过程与形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pH计、电导率仪、XRD原位检测了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碳化过程及其动力学. 研究发现,碳化反应前期二氧化碳吸收为控制步骤,碳化反应后期转化为Ca(OH)2溶解控制. 同时发现在碳化过程前期有一明显的凝胶化现象,此时的pH值和电导率出现突变. XRD显示,此时有新相生成. 由于超重力环境下可以极大强化二氧化碳传质速率和微观混合,碳化时间较传统的“碳化法”缩短4倍以上. 结合过程控制,通过选择不同的工艺操作参数和相应的晶形控制剂,可以有选择性地控制碳酸钙的成核和生长,成功地合成了具有不同粒径的立方、链锁、纺锤、针状、片状、球形、花瓣、纤维等8种不同形态的碳酸钙粒子.  相似文献   

9.
《无机盐工业》2005,37(5):9-9
为了实现磷石膏中硫酸钙的再资源化,提出了磷石膏综合利用新工艺。其过程包括:以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氨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铵,并用盐酸处理碳酸钙粗品制备氯化钙。适宜的工艺条件为:(1)硫酸铵的制备:反应温度25~30℃,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分离磷尾矿中的镁、钙、磷,对磷尾矿进行煅烧,其灰分用铵盐铵解,可分离出磷矿并获得氯化钙、氯化镁溶液,铵解过程释放的氨可回收用于下一步的反应。向氯化钙、氯化镁溶液中加入碳酸铵可得到碳酸钙,分离出碳酸钙的溶液再加入氨水可沉淀出氢氧化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氨循环法处理煅烧后的磷尾矿,能较好地分离出磷尾矿中的钙、镁、磷元素,制备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产品,碳酸钙产品的纯度达到99%、氢氧化镁产品的纯度达到90%。该方法通过氨及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氯化钙制备纳米碳酸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纳米碳酸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化工生产中大量副产氯化钙,以氯化钙和碳酸铵为原料,对制备纳米碳酸钙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了添加剂、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等工艺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并采用XRD和TEM对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添加剂对产物粒径以及形貌具有一定的影响,当氯化钙和碳酸铵配料比为1.0:1.0 mol/mol、反应温度为15℃和氯化钙浓度为0.3 mol/L时,以有机醇A和磷酸系化合物G为添加剂制备的产物为方解石型球状碳酸钙,粒径在50 nm左右.  相似文献   

12.
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宏  刘跃进 《天津化工》2005,19(4):25-27
电石渣与氯化铵、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过滤后得到澄清的浸取液,再利用液-液连续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所制备碳酸钙的晶型为立方体、平均粒径40~50nm。此种规格的碳酸钙在涂料、塑料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氯化铵水溶液浸出电石渣中的钙,并对溶液进行净化,通入二氧化碳制备高纯的碳酸钙。考察了氯化铵水溶液浓度、过量程度和反应温度等对钙提取和净化的影响规律。在氯化铵溶液浓度为3%~27.11%(质量分数)和过量程度为0~25%时,杂质镁的去除率随氯化铵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过量程度的增加而稍有增加,对钙的提取率影响不大。在15~70℃,浸出温度对钙的提取率影响不大,但镁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下降。浸出和净化电石渣中钙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氯化铵溶液浓度为10%(质量分数),氯化铵过量10%,室温下反应60 m in。用浓氨水调节氯化钙溶液的pH至12.0,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备碳酸钙的纯度为99.44%,白度为97.8%,杂质镁质量分数为0.015%,颗粒粒度为500 nm。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电石渣组成和烟道气成分,提出了加压碳化的工艺路线。该工艺将电石渣利用和烟道气中二氧化 碳捕集封存技术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电石渣和烟道气的环境问题,同时又生产了高附加值的纳米碳酸钙。考察了 工艺路线中各项工艺参数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煅烧温度为900 ℃、消化灰水质量比为1∶7、碳化压力为0.4 MPa、碳化气速为0.093 m/s。在此条件下,添加晶型控制剂制备出了粒径为60 nm、粒径分布窄的球形纳米碳酸钙。  相似文献   

15.
刘霞  张丽芳  李建辉 《无机盐工业》2011,43(5):33-35,45
采用硼酸、氢氧化钙为原料,利用微波加热方式合成硼酸钙(xCaO•yB2O3•nH2O),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实验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微波辐射时间、原料比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硼酸钙(CaO•2B2O3•2H2O)的适宜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95~105 ℃、微波辐射时间为40 min、氢氧化钙与水物质的量比为1∶[KG-*2]39.6、氢氧化钙与硼酸物质的量比为1∶4.5,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88%。产品的组成分析结果基本符合要求,CaO•2B2O3•2H2O的粒径约为10 μm,失水温度为190 ℃,微波加热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约是常规加热法反应速率的4倍。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利用碳酸钙滤饼分解制石灰,目的是解决磷石膏综合利用的二次污染问题,只有先解决了碳酸钙产品的出路才能确保硫酸铵装置的顺利实施。根据滤饼的特性,从生产原理和技术方案比选,认为选用回转窑煅烧分解制石灰是可行的,同时也阐明了随着杂质的带入对煅烧分解工程化技术和最终产品质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采用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钙肥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蔡良 《磷肥与复肥》2000,15(6):69-71
通过大量的农田试验说明钙肥对作物增产、防病和改善品质的作用.介绍各种钙化合物的溶解度,以了解其提供钙营养的能力,指出磷石膏CaSO4是很好的钙肥.CaCO3只有在酸性土壤转化为Ca(HCO3)2才有效.阐述钙营养理论和妨碍植物吸收钙的各种原因.指出某些作物如花生、大豆、瓜果需钙是小麦的数倍,需加强钙肥的农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领域硼酸钙比硼酸、硼矿等具有更优异的性能。硼酸钙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因此合成不同组成的硼酸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了各种合成硼酸钙的方法,包括硼酸石灰乳法、硼砂石灰乳法、硼矿石灰乳法。着重介绍了四硼酸钙的合成条件和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合成原理、反应条件及应用前景,指出了合成硼酸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半间歇操作方式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氢氧化钙羰基化合成甲酸钙反应,氢氧化钙以固体粉末分散于纯水,连续向反应釜内通入高纯度CO,排除气-液、液-固传质阻力的影响,在反应温度333K~373K、压力2.5MPa~4.4MPa的恒定条件下,定时测定反应生成物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钙粒径小于0.125mm、质量浓度为0.0913g/mL时,该氢氧化钙固含量对反应速率无明显的影响,反应级数为0级。以幂函数作为动力学方程对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动力学参数为:一氧化碳的反应级数为0.8级,反应活化能为28.245kJ/mol,指前因子24.23 mol-1·L-1·min-1·MPa-0.8。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弱酸性介质中钙离子与CO2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工艺过程,探讨了乙酸钙浓度、反应温度、CO2压力、反应时间及陈化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碳酸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酸钙质量分数17%,CO2分压2.5 MPa,反应温度95℃时,反应30 min,陈化5 h的条件下,碳酸钙的收率为20.6%,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平均粒径为1.4μm的沉淀碳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