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某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为3×10~4m~3/d,采用"改良Bardenpho-MBBR+磁加载沉淀"处理工艺。实际运行效果显示,在8.7℃的低温条件下,出水NH_3-N、SS、TN和TP分别为(0.23±0.13)、(0.69±0.85)、(7.99±1.73)和(0.15±0.05) mg/L,出水水质稳定且优于排放标准。MBBR工艺保障了低温下系统的硝化效果,磁加载沉淀工艺强化了深度处理系统应对SS冲击的能力。通过调控改良Bardenpho工艺的碳源投加点以及系统多点进水、多点回流,实现了外投碳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化系统的高效脱氮除磷效果,好氧MBBR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出现助力了外投碳源的节约。  相似文献   

2.
肇庆市某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3×10~4m~3/d,出水需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采用基于纯膜MBBR的BioFIMag工艺解决了项目占地紧张、施工周期短的问题。通过高密度生物膜区、强化膜水分离区并加载智能控制系统确保项目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及污水厂精准运行。该污水厂实际占地仅为0.067 m~2/(m~3·d~(-1))。仅用时30 d即完成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调试,出水COD、NH_4~+-N、TP、SS分别为13.07、1.47、0.26、2.83 mg/L,优于一级A标准。该项目运行电耗0.203 kW·h/m~3。除磷混凝剂采用PAC,投加的Al与去除的T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直接运行费用0.168元/m~3。BioFIMag~?工艺具有极省占地、处理高效、超快实施、经济节约、管理简便等优势,适用于新建污水处理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5×10~4m~3/d,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为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该污水处理厂决定采用磁絮凝技术进行提标改造,出水执行准地表Ⅳ类水标准,其中SS≤5 mg/L、TP≤0.3 mg/L。介绍了磁絮凝沉淀池提标改造的主要设计参数,以及针对高效沉淀池的池体及设备的改造措施。原深度处理段采用两组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组合工艺,提标完成后由一组磁絮凝沉淀池承担3.5×10~4m~3/d规模全部深度处理功能,出水水质稳定满足新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广东某污水厂处理工艺为A2/O微曝氧化沟,现要求同时扩容提标,处理规模由10×104 m3/d提升至15×104 m3/d,扩容50%,出水水质需满足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中的较严者。针对改造工程扩容体量大、可用土地少及排放标准严的问题,最终选择“MBBR原位强化生化处理能力+二沉池提高负荷+新建磁混凝沉淀保障固液分离”技术路线。通过生化段镶嵌MBBR工艺,使出水NH3-N和TN分别稳定降至(1.28±0.91) mg/L和(5.78±1.33) mg/L;虽然改造后二沉池表面负荷提高致使出水SS略有升高,但磁混凝较高的固体通量承受能力,可确保SS由(17.45±4.18) mg/L稳定降至(3.59±0.71) mg/L,同时保障出水TP达到(0.09±0.09) mg/L。“MBBR+磁混凝沉淀”技术路线脱氮除磷效果好、占地...  相似文献   

5.
天津某沿海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10~4m~3/d,进水含盐量较高,2017年进行提标改造,要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天津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599—2015) A标准。污水厂面临进水全盐量高抑制生物系统、生化池反硝化脱氮能力不足及占地受限、进水水温较低抑制硝化、难降解有机物含量较高使COD达标困难等问题。选择改良BardenphoMBBR工艺对生化池进行原位升级改造,以强化系统脱氮效果,同时提高生化段对高盐废水的抗冲击能力;选择新建臭氧催化氧化系统,以提高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改造后污水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系统脱氮能力大幅提升,出水TN和氨氮分别低于8.0 mg/L和1.5 mg/L,COD稳定低于30 mg/L,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10×10~4m~3/d,采用CAST工艺,出水水质执行一级B排放标准,提标扩建工程规模为25×10~4m~3/d,出水水质提高至一级A标准。对一期工程,通过投加填料形成CAST-MBBR系统,并调整运行周期、投加碳源、一二期出水混合、增加三级处理;另外,新建15×10~4m~3/d二期工程,二级处理选用节地、节能、集约化的多级AO工艺。一、二期工程出水一并进入新建的三级处理系统中,选用高负荷、节地、出水水质好的"CoMag磁混凝澄清+纤维转盘过滤"工艺。工程总占地面积为5. 64 hm~2(折合单位占地为0. 226 m~2/m~3),项目总投资为39 558. 88万元,污水处理成本为1. 28元/m~3。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其中,CAST-MBBR对有机物、SS的去除效果好于SF-AO,而SF-AO对氨氮、总氮的去除效果及稳定性优于CAST-MBBR,总磷去除效果两者基本相当。CoMag出水SS稳定在5 mg/L以下,出水TP稳定在0. 1 mg/L以下,工程效果达到并超过了预期。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出水水质,长春市串湖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沉淀池/A~2O/高效澄清池及纤维转盘滤池三级处理组合工艺。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20×10~4m~3/d,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BOD5、SS、NH3-N、TN和TP分别为219.04、83.52、85.51、23.74、33.39和2.68 mg/L时,出水浓度分别为24.48、4.54、4.88、1.49、8.46和0.28 mg/L,运行费用为1.56元/m~3。经三级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山东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4 m3/d,处理工艺为“预处理+水解池+A2/O生化池+絮凝斜板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新的环保要求出水COD≤30 mg/L、NH3-N≤1.5 mg/L、TN≤10mg/L、TP≤0.3 mg/L,因此采用Bardenpho+MBBR+磁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对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该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池体,并在不停水的前提下完成了提标改造,不仅节省了投资,而且提高了处理效率,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系统整体更耐冲击且运行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pH调整槽+超滤+UASB+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乳化液废水,处理规模为6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原水COD、SS、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约为50 000、1 000、20 000mg/L时,出水COD、SS、石油类浓度分别降至405、27、16 mg/L左右,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有利于后续污水处理厂的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生物吸附+A/O+混凝沉淀+过滤处理精制棉生产废水的工程实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COD、BOD5、SS、色度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7 mg/L、14.3 mg/L、46.2 mg/L、42.6倍,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清溪净水厂设计规模为20×10~4m~3/d,进水以市政生活污水为主。污水厂出水设计标准为地表水Ⅳ类标准,其中总氮≤5 mg/L。针对总氮排放标准严苛的要求,设计采用强化预处理+强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在进一步挖掘改良A~2/O二级处理工艺的去除能力基础上,深度处理采用后置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确保出水稳定达标。为节省用地,工程采用全地埋式设计,处理设施全部置于地下箱体内。设计选用占地面积小的处理构筑物,并将处理构筑物进行组合、叠放,地下箱体占地面积仅为37 807 m~2。为保证安全运行,还设置了完善的消防、通风、除臭等设施。实际运行表明,污水厂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2.
长春市某污水厂现状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工艺为A2/O+MBR,现要求同时提标提量,出水水质需提升至地表水准Ⅲ类标准,处理规模由 2.5×104m3/d提升至 6×104m3/d。提标扩容项目的难点和核心在于低温下实现高标准排放,综合考虑进出水水质和现有工艺运行情况,新建系统和现有设施改造均采用MBBR+MBR组合工艺。项目运行后出水水质稳定,其中出水氨氮均值为0.57 mg/L、TN均值为 7.86 mg/L,在水质冲击和低温条件下出水仍可稳定达标。改造后 MBR膜组件清洗周期延长 50%,降低了运维成本。MBBR+MBR 组合工艺脱氮负荷高、占地省、抗冲击能力强,适用于低温地区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改造或新建。  相似文献   

13.
北方某污水处理厂新建处理规模为1×104 m3/d的污水处理设施,要求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V类标准。采用BFM装配式进行施工建设,仅用时29 d就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实现通水运行,通水7 d后实现达标排放,解决了项目面临的占地受限、实施周期短、稳定性要求高等难题。项目实施完成后单位占地仅为0.142 m2/(m3·d-1)。实际运行效果显示,BFM出水水质稳定并优于设计标准,通过纯膜MBBR后缺氧区碳源调控,可保障BFM出水TN低于5 mg/L。BFM装配式具有集约紧凑、高效稳定、经济快速的优势,为污水厂提标扩容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江西某油脂有限公司的生产废水和冲洗废水采用混凝气浮/UASB/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采用隔油+混凝气浮进行预处理,油脂去除率高且稳定;以UASB和生物接触氧化为主体工艺,污泥浓度高,处理效果好。稳定运行后,出水COD为89 mg/L,BOD_5为19mg/L,SS为69 mg/L,动植物油为10 mg/L,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铁碳微电解/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絮凝沉淀工艺处理某化学研究所特种化工废水,处理规模为50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最终出水COD、总氮、氨氮和SS分别低于15、9、0. 8和2 mg/L,达到允许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四川建材》2017,(8):89-90
安徽省某市的垃圾填埋场采用DTRO+卷式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规模为20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电导率小于150 us/cm,SS出水浓度小于10 mg/L,CODcr出水浓度约为40~80 mg/L,NH_3-N出水浓度小于25 mg/L,出水水质要求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介绍了本项目工艺流程及其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7.
新型气浮—沉淀工艺是给水处理的新型组合工艺之一,珠海三灶水厂(2×10~4m~3/d)的改造工程采用了该工艺。在水厂调试运行过程中,新型气浮—沉淀池切换运行气浮或沉淀工艺,分析了其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在原水高浊度情况下,沉淀+过滤工艺的出水浊度稳定在0.5NTU以下;在原水低浊度、高铁浓度或高藻类的情况下,气浮工艺较沉淀工艺出水水质好,气浮出水浊度绝大部分稳定在0.5 NTU以下、铁稳定在0.05 mg/L以下、藻类数稳定在3×10~5个/L以下;而在原水高锰浓度(0.1 mg/L)情况下,运行气浮工艺和沉淀工艺出水效果都不理想,但后续的锰砂滤池可以有效去除多余的铁、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筛选并确定采用气浮+UASB+芬顿+AO工艺处理某企业含油废水。该工艺能将含油废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有效去除,COD去除率95.10%。出水COD500 mg/L,SS40 mg/L,石油类30 mg/L,达到市政管网三级纳管标准,运行成本为29.79元/m~3。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臭氧+普通/改性生物砂滤池"组合工艺对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采用逐步增加臭氧投加量的方法来驯化生物砂滤池中的微生物,18 d后生物膜培养驯化成功。滤池稳定运行后,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5 min、水力负荷为4.5 m~3/(m~2·h)时,"臭氧+亲水改性生物砂滤池"、"臭氧+铁离子改性生物砂滤池"、"臭氧+疏水改性生物砂滤池"与"臭氧+普通生物砂滤池"四种组合工艺出水中NH_3-N平均浓度分别为0.98、1.33、2.54和2.25 mg/L,UV254平均值分别为0.075、0.076、0.073和0.079 cm-1,COD平均浓度分别为32.76、34.18、39.35和38.40 mg/L;臭氧预氧化对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可达48%以上,四种组合工艺出水色度都维持在12.0倍以下,浊度均低于2.0 NTU。在低温6~12℃时,四种生物砂滤池对二级出水中NH3-N、UV254、COD、色度和浊度等常规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下降13%~20%。  相似文献   

20.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工艺,是污水厂提标改造的主流工艺之一。通过北方某污水厂的持续升级改造工程,分析了基于MBBR的AAO和Bardenpho工艺(分别记作MBBR-AAO工艺、MBBR-Bardenpho工艺)的实际运行效果。MBBR-AAO工艺和MBBR-Bardenpho工艺的实际硝化能力分别为0.158、0.208 kg/(m~3·d),远高于活性污泥法,而且MBBR-Bardenpho工艺的抗冲击能力更强、出水水质更稳定;两种工艺的出水TN浓度分别为(20.9±3.8)、(7.4±2.3) mg/L,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1.4%和88.8%。MBBR-Bardenpho工艺可使出水TN低于12 mg/L,达到地表准Ⅳ类水质标准,在TN去除方面优势突出。沿程测定结果显示,MBBR-Bardenpho工艺通过增加后置缺氧区,可使好氧区出水TN进一步降低,大大提高了生化池对TN的去除效果。悬浮载体和活性污泥的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悬浮载体对硝化菌的富集能力较强,相对丰度超过10%,主要起硝化作用;而活性污泥中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较高,主要起反硝化作用。两种工艺的生化池占地分别为0.162、0.136 m~2/(m~3·d~(-1)),基于MBBR的优势,均可再次提标提量,吨水占地将进一步降低。两种工艺均有良好的除污效果,其中,MBBR-AAO工艺主要适用于常规浓度进水的一级A达标污水厂,而MBBR-Bardenpho工艺适用于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地表准Ⅳ类及以上标准的污水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