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州市黄岩江口污水处理厂原处理规模为8×10~4m~3/d,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针对其出水标准由二级标准提高至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提标工程对其中2×10~4m~3/d工业废水增设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并将氧化沟工艺改造为MBBR与氧化沟组合工艺。针对处理规模增加,扩建工程新建4×10~4m~3/d改良型AAO生化处理系统。提标工程与扩建工程出水一并进入新增设的12×10~4m~3/d深度处理单元,深度处理采用硝化反硝化/高效沉淀/过滤/臭氧消毒组合工艺。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提标扩建工程总投资为26 276万元,处理成本为0. 805元/m~3。  相似文献   

2.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为30×10~4m~3/d,其中一期工程提标改造规模为20×10~4m~3/d,二期扩建规模为10×10~4m~3/d。一期工程采用MSBR工艺,原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提标改造工程增加"反硝化滤池+微砂高效沉淀池"深度处理工艺;二期扩建工程采用"初沉池+曝气生物滤池(两段式:前置反硝化+后置硝化)+微砂高效沉淀池"工艺,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实施后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准。该组合工艺处理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项出水指标可以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成都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4×104m3/d,需将污水排放标准由原一级A标准提高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地表水准Ⅳ类水质标准)。通过分析原工艺系统存在的脱氮能力不足、碳源投加量大、氧化沟流速不均、污泥易沉积等问题,提标改造工程将原A2/C氧化沟工艺原位改造为五段Bardenpho工艺,并新增高效沉淀池+脱碳生物滤池组合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工程总投资为10 012.24万元,运行成本为0.404元/m3。  相似文献   

4.
蓬安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主体工艺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出水水质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但随着蓬安县人口不断增多、出水水质标准不断提高,一期工程已不能满足污水处理水量及水质的要求,需进行扩能及提标改造。二期扩能部分采用改良型A~2/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均粒滤料滤池+紫外消毒工艺,一期提标改造部分采用三沟式氧化沟(改造为改良型A~2/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均粒滤料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出水可用于厂区生产、绿化及道路冲洗等;污泥处理部分将原有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改为一体化全自动隔膜压滤机,处理后污泥含水率达到60%,最终进行卫生填埋处置。经扩能及提标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焦作市工业集聚区万方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5×10~4m~3/d,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09年7月建成投产,处理量为2.5×10~4m~3/d,进水以生物制药废水为主,采用水解酸化+A~2O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8918—2002)一级B标准。目前实施二期提标扩建工程,总规模达到5×10~4m~3/d,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提标扩建工程采用生化池投加悬浮填料工艺(MBBR)、增加精密过滤和臭氧电磁催化氧化等措施,改造后出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6.
佛山市高明区中心城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10×10~4m~3/d,根据提标后排放标准并结合用地及设施情况,充分挖潜生化段,将A~2O微曝氧化沟工艺改造为A~2O微曝氧化沟-MBBR工艺,并增加了高效沉淀池、转盘滤布滤池等深度处理设施,改造后出水稳定优于设计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工程吨水投资667.7元,吨水运行成本0.344元,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同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张贵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0×10~4m~3/d,采用多级AO+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原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根据天津市2015年颁布的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599—2015),其出水标准由一级A提升到天津市地标A标准,故需对污水厂进行工艺改进。根据厂内运行情况及建设条件,本工程计划采用降低深度处理负荷+新增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方式实现整体提标。工程总投资约2.4亿元,改造工程单位投资约1 200元/m~3,经营成本增加约0.48元/m~3。  相似文献   

8.
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10~4m^3/d,原采用A/O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二时段二级标准的较严值。根据相关要求,需要对该厂进行提标改造。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值。针对进水中工业废水占90%以上、可生化性差、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水质波动大等特点,在原有二级处理工艺基础上进行提标改造,采用了"MBBR氧化沟+混凝沉淀+超滤+臭氧催化氧化(辅以活性炭吸附)"工艺。提标改造投产前、后的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理想,实现了稳定达标运行。  相似文献   

9.
天津某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规模为5×10~4m~3/d,进水中含有制药企业、轮胎制造业、汽车工业等多种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COD成分复杂。该厂原采用活性污泥法HYBAS工艺,设计出水水质为一级B标准,为使出水水质提高至天津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599—2015)中的A标准,实施了提标改造工程,设计采用"反硝化滤池+Fenton高级氧化法"深度处理工艺。中试结果及投产后的实际运行数据均显示,Fenton高级氧化法可将进水COD为60 mg/L的污水,稳定处理至30 mg/L以下。该提标改造工程处理成本为2. 50元/m~3,经营成本为2. 03元/m~3。  相似文献   

10.
上海某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一~四期提标改造工程,出水水质由上海市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2009)的二级提高到一级排放标准。生化线改造规模为3. 25×10~4m~3/d,原采用混合均化池+缺氧池+曝气池+二沉池+气浮池+臭氧接触氧化池工艺,改造后深度处理工艺采用V型滤池+臭氧接触氧化池(臭氧与H_2O_2结合)+FLOPAC生物滤池;另外,用于处理高盐低有机污染废水的活性炭线改造规模为0. 4×10~4m~3/d,采用增加活性炭罐数量、降低处理负荷的方式,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运行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了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济源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5×10~4m~3/d。二级处理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以原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为基础,采取了调整运行模式、增加硝化液回流、补充碳源以及加药脱氮除磷等措施,改造工程土建及设备改造规模小、投资节省、能耗低、对进水适应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三级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转盘滤池+紫外线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2.
六安市某污水处理厂扩建规模为1.5×10~4m~3/d,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准,综合比选确定主体工艺采用多级AO+高密池。与一期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运行效果对比表明,多级AO工艺的反硝化脱氮能力优于氧化沟工艺,各出水指标均能够稳定达到设计要求。介绍了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可为其他类似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冯美丹 《山西建筑》2015,(11):121-122
针对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前采用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无法满足出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的要求,对污水厂进行了提标改造,并提出了采用预处理+厌氧池+氧化沟+深床滤池的处理工艺,同时根据污水厂处理设施实际情况,增加了深度处理工艺,出水能完全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4.
湖南某化工农药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2.0×10^4 m^3/d,在充分分析现有污水厂处理工艺、进出水指标以及运行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高级氧化前置预处理+强化生化+后置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直接运行费用为8.004元/m^3。  相似文献   

15.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处理规模为5×104 m3/d。因廊道较长,无独立的缺氧区,设备损坏率较高,出水总氮长期不能达标。为使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决定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利用已建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提标改造。通过结构及设备改造,将氧化沟功能区进行重新划分,改造成AAO氧化沟工艺。实施改造后,氧化沟运行效果良好,管理方便,电耗下降约34.1%,节约电费约90万元/a。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市某水质净化厂主工艺采用改良型氧化沟+絮凝沉淀池+V型滤池,原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为使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准Ⅳ类标准,提出“现有处理设施改造+深度处理”的技术路线,将现有改良型氧化沟改造为具有强化脱氮功能的多段多级AO工艺,将现有絮凝沉淀池(机械絮凝+斜管沉淀工艺)改造为具有强化去除TP和SS功能的磁混凝高效沉淀池;深度处理段针对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采用了生物焦吸附再生工艺。该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后8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均满足提标改造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市某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沉砂池+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氯消毒工艺,原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为使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将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内现有的倒伞表面曝气改为底部曝气,增加氧化沟缺氧段池容,并新增中间提升泵房+高密度沉淀池+超滤的深度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近一年的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各指标均满足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石嘴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原有工艺运行效果不佳、出水氮磷超标等问题,对其工艺进行改造。将原有奥贝尔氧化沟主体工艺改造成为A~2/O底部鼓风曝气工艺,改造后的污水厂处理规模仍为4×10~4m~3/d,最终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改造工程仅增加总成本0.121元/m~3。  相似文献   

19.
盐城城东污水处理厂原设计采用AAO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提标改造工程要求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准。通过生物处理系统的仿真模拟分析,把3座AAO生物反应池改造为MBBR池,以实现充分硝化、反硝化;采用磁混凝澄清池去除TP及SS;对全厂散发臭气的构筑物采用玻璃钢加盖,除臭采用土壤法。工程总投资约7 000万元,单位经营成本增加0. 22元/m~3。工程投运后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MBBR+磁混凝工艺辅以土壤除臭技术对我国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聊城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5×10~4m~3/d,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为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该污水处理厂决定采用磁絮凝技术进行提标改造,出水执行准地表Ⅳ类水标准,其中SS≤5 mg/L、TP≤0.3 mg/L。介绍了磁絮凝沉淀池提标改造的主要设计参数,以及针对高效沉淀池的池体及设备的改造措施。原深度处理段采用两组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组合工艺,提标完成后由一组磁絮凝沉淀池承担3.5×10~4m~3/d规模全部深度处理功能,出水水质稳定满足新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