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立油田新218区块在1993年投入开发,2005年进行井网调整以来,区块油田产量大幅度提高,但随着区块进入"双高"开发阶段,区块稳产状况逐年变差。而新218区块有丰厚的地下资源,为此我们开展了地质特征再认识与深化水驱规律研究工作。在取得"两水井间存在有剩余油"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水井排井间加密试验。  相似文献   

2.
普通稠油油藏经历了边外注水、井网加密、周期注水、蒸汽吞吐以及油井侧钻、补层堵水等措施后,区块产量递减加快、含水上升,区块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为了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针对剩余油分布复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数值模拟、动态分析等多种方法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域,开展井位部署,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锦25块是欢西油田的稠油主力区块,目前已进入到开发中后期,为减缓区块递减速度、提高储量动用程度,2010年我们在锦25块开展加密井网研究部署工作。通过对整个区块油井的开发动态跟踪分析,掌握最新的油水分布特征;同时开展精细地质再认识,重新落实区块的构造、沉积特征、砂体分布、储层物性以及油层分布等。此次研究共部署油井7口,投产3口,截止2010年12月,新井年产油达3162t,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原油田有零星的稠油区块,为了开发这一块资源,提高采收率,开展了稠油冷采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要素以及在中原油田两个区块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杜229块是辽河油田"九五"期间重点产能建设区块之一,属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超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中后期,周期产油量与油汽比逐年递减,通过开展油藏剩余潜力分析,落实油层平面及纵向动用状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区块二次评价,以复合吞吐技术辅助组合式注汽技术为主体,不仅实现了区块稳产,而且实现区块重新上产,并且有望实现区块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杜229块属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超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中后期,周期产油量与油汽比逐年递减,通过开展油藏剩余潜力分析,落实油层平面及纵向动用状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区块二次评价,以复合吞吐技术辅助组合式注汽技术为主体,不仅实现了区块稳产,而且实现区块重新上产,并且有望实现区块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杜229块属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超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中后期,周期产油量与油汽比逐年递减,通过开展油藏剩余潜力分析,落实油层平面及纵向动用状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区块二次评价,以复合吞吐技术辅助组合式注汽技术为主体,不仅实现了区块稳产,而且实现区块重新上产,并且有望实现区块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试采一厂有着边缘区块零、散、多的特点,目前这些区块主要依靠弹性能量开采,采收率比较低,由于井距大,井网稀,无注水井注水补充地下能量,导致各个零散区块的单井始终处于低能开采状况,同样在部分区块因注水压力高而无法完成地质配注,造成单井投产后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快及单井所在零散区块采出程度和采收率偏低的现象。开展零散区块移动式注水工艺研究配套,实现单井试注、区块注水建站前试注及完善注水井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杜229块属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超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中后期,周期产油量与油汽比逐年递减,通过开展油藏剩余潜力分析,落实油层平面及纵向动用状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区块二次评价,以复合吞吐技术辅助组合式注汽技术为主体,不仅实现了区块稳产,而且实现区块重新上产,并且有望实现区块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永乐油田肇293区块位于三肇凹陷永乐向斜东翼,开发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由于储层薄、物性差、同层较发育,且区块内断层较为发育等开发矛盾,截止到2010年区块内低产井、长关井比例已占总井数的75.7%,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了对肇293低效注采区块的治理,以提高区块内油水井的利用率及储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