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云计算技术如何落地,如何促进工业化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模具行业存在的问题、需求及其原因,提出模具行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系统和关键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支持模具零件库和知识库建设、企业诚信协同管理、协同设计和制造、协同维修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将模具行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建设作为社会技术系统进行研究,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盟,保证平台和系统的成功实施;面向模具价值链的全过程,帮助模具企业向服务业拓展,向产业上下游拓展。建立了模具行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原型,提出了模具行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发展愿景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节水装备制造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针对当前节水装备企业迫切需要改变生产模式、提高产品研发能力的需求,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结合云制造服务模式,构建了节水装备产品云制造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其体系结构,对节水装备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资源描述方法和运行流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贵州机电产品供应链服务水平,搭建数据库访问模型,检索模型、模型提取以及垂直搜索引擎模式,开展机电产品供应链云服务平台研究,为招商引资企业与贵州配套企业建立交流服务平台.通过供应链云服务平台,帮助招商引资企业找到最匹配的配套企业,促进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贵州机电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贵州机电产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互联网+电子认证’技术的检验检测报告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打破传统模式下受检单位获知信息滞后、报告真伪难辨等问题,通过在线身份认证、文件传输加解密、电子签名签章等安全应用服务,实现"互联网+电子认证",以网络手段实现检验检测报告快速送达,运用PC端、移动终端查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及核实检验检测报告真伪,用开放跨平台接口技术,按各行业需求直接调用,实现检验检测服务业大数据统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3D打印云制造服务平台的体系、运行模式,结合3D打印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特点,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服务流程,达到汇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并采用Arena仿真软件建立仿真优化系统,优化系统参数,得到所需要的理想数据。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基于云制造服务模式和思想开发了一种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服务平台.采用多家企业、多个订单、多方协作的服务交易方式,设计了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工作流程和核心功能.对供需智能匹配引擎、交易协同逻辑引擎和信用评估引擎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基于关键字的语义智能搜索、订单跟踪、交易任务引导以及全流程的协同化管理.在汽摩零部件制造行业进行了验证性应用,通过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有效整合了该行业的制造服务资源,实现了云制造服务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质量,在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基础上,对服务等级协议(SLA)的签署流程、云制造SLA的协商模版以及基于SLA的平台性能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SLA、云制造SLA签署流程,并基于云制造理论给出了云制造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属性及量化计算公式,为用户请求的服务选择一个适合度最高的物理服务.构建的基于SLA的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对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云计算技术的进展和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的实际情况,就云检测集成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开拓与应用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无损云检测的实现原理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收集于云端进行分析、存储、处理、评估、预测以及信息反馈,在云端汇集了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一系列软硬件资源,由无损检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构建云计算服务平台,供客户端共享。客户端在检测进程中可进行远程控制和信息共享,享受云检测带来的便捷服务和高效率。介绍一个初步建立的小型模拟无损云检测系统平台。它以X3电磁检测雏形客户终端/U3超声检测雏形客户终端以及分别建立于厦门、北京两地的云端服务节点/中心所组成。以该无损云检测系统平台为例,讨论无损云检测的优越性、技术要点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云制造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面向服务、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智能制造新模式。它融合了现有的信息化制造、云计算、物联网、语义Web、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少、规模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云制造服务平台能有效加以解决。通过对系统集成企业传统的新产品开发设计方法等进行研究,构建了面向云制造的零部件设计选型模式,提出了相应的零部件交易模式,设计了基于云制造的零部件设计选型与交易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服务内容、盈利机制以及平台运行机制,为云制造服务平台实施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据云与应用云分离模式的制造资源云定位服务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各参与方的业务功能解耦,给出了一类涉及服务需求方、制造服务提供方、制造应用提供方、服务平台运营方四种角色的云制造服务模式.该模式进一步将制造应用提供方细分为解决方案集成方、应用上具开发方、基础数据提供方等角色实现了数据云与应用的分离.着重研究了其中的基础数据提供方,探讨了一种基于制造资源定位技术的制造资源基础数据云平台及其组成,讨论了云定位技术在制造环境下的若干应用场景.最后给出了一种基础数据云与应用云分离的云制造服务框架,为构建云制造服务的实际应用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搜索引擎的实用性,在保证其搜索智能度和搜索精度的同时,基于云制造服务模式和思想,开发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供需智能匹配引擎。采用关键字语义智能搜索,使用制造服务资源本体库,根据需求本体构建形式化的需求匹配模式,进行了制造服务资源的智能匹配算法。在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进行了验证性应用,通过"骨架法"构建汽车/摩托车配件本体库,完成了该服务资源本体语义推理,实现了云搜索的有效、快捷智能匹配。  相似文献   

12.
程功勋  刘丽兰  林智奇  俞涛 《中国机械工程》2012,23(11):1318-1323,1336
分析了云制造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立足于云制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在云服务平台上,当用户需求不明确与面对云服务平台上海量服务云时,以用户对LED灯具的需求为例分析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某个服务阶段和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链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偏好的智能云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对实现面向用户偏好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为未来实现面向用户偏好的智能云服务平台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云制造模式下,制造服务交易过程中的供需双方信任问题亟需解决。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共享总账技术,其发展得到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云制造服务平台制造服务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和信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制造服务可信交易方法,重点研究多链数据存储架构、动态QoS评估方法和共识算法设计等关键技术,设计了基于智能合约的制造服务匹配及交易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区块链的制造服务可信交易方法在保证交易信息的开放性、安全性以及企业信息的隐私性的同时,可以自适应地完成制造服务组合与资源匹配,有效提高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可信度和系统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分析网络化制造、制造网格、制造服务平台与云制造的特点,云制造具备三种传统制造模式所缺少的优势。本文将云制造模式引入工程机械中的起重机行业,借鉴基于云计算的服务系统三层结构构建了基于云制造的起重机协同设计与制造模式,并详尽地阐述了该模式中各层的组成与作用。分析了起重机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流程,最后分析了基于云制造的起重机协同设计与制造模式的案例。云制造的引入,将大大提高起重机设计与制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实时视频流处理成为可能.实时视频流数据属于典型的大数据,从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因此需要利用大数据与视频流处理技术,通过实时处理模组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由于视频流的大数据特性,传统的数据存储方法成本较高,需要配合云存储技术来实现视频流的高效处理与运算.云存储服务提供了...  相似文献   

16.
检验检测在服务市场监管、提升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伴随产业升级,新型领域的不断出现,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检验检测服务逐步融入了各行各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仍存在行业集中度低、质量效益不高、品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推进检验检测行业标准化建设,对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云服务平台是机器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而产生,为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机器人接入、监控、管理、数据分析、控制优化等专业化服务的一种软件服务平台。提出一种基于ROS的机器人云服务平台架构,根据功能层次分为基础层、平台层和服务层三个层次。基础层是提供基础设施资源的物理硬件层次,包括云平台底层的硬件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平台层是用于促进用户应用开发、部署的中间件云服务,为机器人软件程序提供开发、测试和运行环境的层次;服务层是将资源抽象和虚拟化封装成服务统一部署在云平台上,以提供软件的方式为用户服务。基于ROS的机器人云服务平台架构结合了现有的机器人云平台架构,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借鉴OpenStack的松散耦合架构完成基础层的设计,根据微服务体系结构将应用软件拆分成一系列小型的微服务来实现平台云服务的封装。  相似文献   

18.
为了重新规划与设计面向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访问控制模型,从资源的使用角度出发,将云制造服务平台中的广义制造资源划分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计算资源与智力资源,分析了各类制造资源在云制造服务平台中的使用方式和访问控制需求,依此设计了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访问控制模型,定义了系统级别的宏安全策略及子域级别的访问控制请求与响应流程,并展示了初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云制造服务平台协同式子域的授权路径分析工具,有利于促进云制造服务平台资源的安全使用,是云制造领域已有研究工作的延伸和技术扩展.  相似文献   

19.
港口起重机服役期长,工作环境恶劣,损坏率较高,需定期维护保养。为保障港口起重机健康可靠运行,基于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及工业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港口起重机在线远程监控及预防性维护健康保障系统。健康保障系统通过采集起重机数据来反映起重机的健康状况,并给出预防性维修意见。结合健康保障系统的应用网络和总体框架,设计了面向港口起重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与集成、基于大数据的健康分析优化、基于公众互联网的企业间协同应用、云服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等部分功能模块。针对健康保障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了港口起重机钢结构裂纹远程监视与自动识别系统、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健康保障系统、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的起重机故障诊断及预估分析优化等,结合港口起重机健康保障系统研究现状,提出了健康保障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设计的微服务架构对客户需求响应能力较差,导致微服务架构工作过程损耗过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自动化工程BIM+GIS云平台的微服务架构。采用自动化工程BIM+GIS云平台技术,对微服务架构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了自动化工程BIM+GIS云平台的微服务架构结构,微服务架构结构主要包括微服务节点、微服务控制接口以及电力云服务平台,采用负载均衡算法和先序遍历算法得出自动化工程BIM+GIS云平台微服务的构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的自动化工程BIM+GIS云平台的微服务架构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端发送的服务请求,时效性较高,有效实现授权、负载均衡、注册等功能,提高了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微服务架构服务质量低下、开发难度大、维护成本高、响应服务请求效率低、不易进行功能扩展等问题,可行性和稳定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