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作为人口倒挂问题突出的城市,日益高昂的房价、巨大的住房缺口成为留住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重要制约。回顾深圳住房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了目前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需求结构矛盾鲜明、空间供给制约突出、分配机制有失弹性公平3方面的核心问题。基于以上问题,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对转型语境下的保障性住房如何建设进行了针对性探讨,进而指出深圳在转型期间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创新集中体现在服务人群扩展、空间配置引导、管理机制完善3个方面。具体而言,通过鼓励以需定建,满足不同阶层的住房需求;拓宽住房供给,优化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制定准入退出机制,维护保障性住房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翁超  庄宇 《住宅科技》2023,(3):19-26
为应对城市发展中的住房设施供应需求,无论是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或是通过增加城市核心区住房供给以缓解城市人口空洞化现象,美国和日本均应用空间权相关技术,提出包容性区划、高层住宅诱导地区区划、用途容积型地区计划等创新性的区划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有效增加城市所需住房类型和数量的供给,缓解社会中的居住阶层隔离、人口流失状况。通过背景解析,分析比较3种空间权制度的运作机制和实践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思考空间权制度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积极作用,期待未来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丽艳  陈鹏  段中倩 《建筑经济》2021,42(12):97-104
基于消费理论构建了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决策的理论框架,从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与住房消费偏好等方面分析需求侧特征,思察我国现阶段住房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梯度、全覆盖可持续城市"可支付住房"供给体系的构建逻辑.在此逻辑下,搭建多层次多梯度的住房产品体系,形成多主体多渠道的联动供给机制,建立健全多方位支持的住房金融体系,为实现"住有所居"与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住房市场的空间问题及政策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住房市场空间属性,以厦门等城市为例,分析当前大城市住房市场的空间影响.在现实的空间结构下,住房市场存在较大程度的空间分割特征,导致了住房资源的低效分配,城市均衡蔓延的空间拓展,渐进的住房改革进程以及短期利益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前的市场格局.在我国城市住房发展中,除直接供给保障住房之外,要以空间结构的调整降低住房市场的空间分割,改进城市住房市场的结构,将提升城市整体住房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对北京、长沙、昆明三个案例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实地调查与综合分析为基础,指出我国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中存在边缘选址、集中规模化布局、设施配套不足等特征与问题。进而基于空间选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城市空间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这一认识,将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过程划分为规划布局、建设选址两个阶段,提出正是由于城市规划在这两个阶段的"属性缺失"导致相关选址问题的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这种"缺失"源于当前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中存在的"政府选址"、"空间寻址"、"应急选址"等典型特征。最后,结合英、美等国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选址经验,提出加强规划调控、加快法制建设、创新保障方式和建设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制定高质量住房发展策略成为当下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城市承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点。伴随着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我国的住房供需矛盾已逐步从总量短缺转向结构性供给不足,对住房体系构建、空间分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深入剖析伦敦的住房发展经验,在系统梳理伦敦住房政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从政策导向、技术方法、实施管理等方面分析伦敦住房规划的编制方法与要点,以期为新时期我国住房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述桐 《城市建筑》2022,(22):136-138
中国当前的城市住宅存在着住房空间不合理的问题,这与城市居民的切实需求形成了矛盾。结合“集约紧凑”理念,为积极处理矛盾并高效利用资源,本文提出了结合目标住户实际住房空间需求,以“优先功能区”为切入点的城市住宅套型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伴随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经历了大规模建设、缓慢建设和再建设阶段,最终形成多元主体供给、阶层混合、均衡分布、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社区。相较而言,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大,根据政策要求和制度变化可分为保障房建设起步、保障房建设缺位、保障房建设回归和加大保障房建设4个阶段。研究结合国内外城市保障性住房及其住区建设演替特征的比较,包括住房供给目标、供给主体、住房类型、保障对象和住区居住环境建设等,总结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比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导我国保障性住房及其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国田  孙宇 《城乡建设》2013,(11):87-88
拉美国家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住房需求量大幅增加,由于住房建设难以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形成了大量的偾民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问题;为了解决城市住房现状,拉美国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城市的住房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为我国制定住房保障政策、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住房租赁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我国城市住房租赁消费的特点;从供应主体、供应对象、管理与运行三个方面探讨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非营利组织及住房租赁公司,与政府、私人住房所有者共同形成全覆盖、多次性、高效率的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有条件地将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合并考虑租赁住房的供应;完善土地、金融、税收等相关制度,为租赁住房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昆山市位于上海市与苏州市之间,人口密度达到2136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集型城市之一。城市人口密集和城市住房建设有着密切的关切,解决好城市住房建设问题,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住宅的需求,而且能产生缓解通胀、增加有效供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激励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并形成新的消费热点等多重效应,对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江浩 《住区》2021,(6):22-27
伴随我国的快速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增长,非正规住房空间广泛存在并不断扩张.这些区域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为低收入人口提供住所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随着传统的运动式拆违、大规模异地安置等治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基于精细化测度与评价的综合治理需求日趋强烈.本文以美国、非洲、印度三个非正规住区测度探索作为案例,梳理非...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武汉市实地调研所获得的问卷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城市低收入群体因户籍分异而存在的二元居住需求。研究表明,市籍和非市籍低收入群体由于历史成因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住房选择存在着明显差异,市籍低收人群体主要由城市原住民构成,提出通过城市更新来改善居住状况;而对于流动性较大的非市籍低收入人口而言,需要考虑低成本通勤和就业机会,因此与工作地相匹配的租房成为其首选;最后根据以上特征,分别提出城市更新下的地域平衡供给策略、基于低成本就业的灵活供给策略以及多渠道均衡统筹布局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住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确定住房市场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前城镇家庭居住水平与住房现状。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对京沪穗城镇家庭住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这是造成城市住房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2000~2010年间,伴随房地产市场化进程,城镇家庭居住水平不断提高,京沪穗三地中广州市城镇家庭居住水平改善程度最高。当前一线城市家庭住房现状和消费偏好决定了住房需求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住房市场调控要结合需求变动趋势来进行。未来随着一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和存量住房交易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住房市场结构亟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5.
徐菊芬 《住宅科技》2011,31(10):46-50
文章首先引用经典理论,认为不同收入阶层、城市管理者的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到空间资源的分配;然后分析住房需求和供给市场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经济收入的分化导致当前城市社会出现了多样的收入阶层和消费群体;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旧城更新以及新区建设都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住房需求的增长。在住房供给方面,地方政府、房产商以及商业银行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住房供给的利益分配中,其中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丰厚的财政收入,是趋利性住房供应制度的实施者;房产商作为住房开发的主体,是物质居住空间的塑造者;商业银行通过对房产商及个人提供贷款而间接作用于居住空间,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资金纽带,客观上推动社会空间居住分异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6.
城市住房投资对住房供给有重要影响,故城市住房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分析城市住房投资的区域差异性,其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城市住房投资的影响因素,从全国和区域尺度分别构建滞后一年和两年的住房投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城市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可达性和住房市场规模对城市住房投资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在空间上存在区域差异。研究丰富了城市住房投资影响因素的时空研究,可为住房调控政策的地区差异化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洞察居民的住房需求结构是科学制定住房市场供给政策的前提。不同城市住房市场差异化现象日趋显著,“因城施策”成为住房市场调控的主导原则。为弥补当前对小城市住房市场关注度的不足,将居民理性购房意愿与住房需求类别分析相结合,采用排序多元 Logit 模型刻画居民的购房心理,基于此应用多类别 Logit 模型推测合理的住房市场需求结构,并以江苏省小城市作为实证对象。实证结果可为相关决策部门合理制定住房供给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保障性住房的角色和作用愈加重要,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商品住房价格变化是供给需求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保障房供给规模的增加,商品住房价格的涨幅也会发生改变,说明保障房的供给规模会对普通商品房的供需产生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商品住房市场为例,选取住宅需求、住宅供给、住房投机对价格的影响为自变量,住宅价格为因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商品住房价格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通过考虑保障房供给对住房市场产生的不同挤出效应,分析保障房供给规模供需变化对房价产生的影响,进而为政府制定相关的住房保障政策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更新战略为抓手的老城空间供需关系调整,是推动城市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其中老城绿地空间系统作为缓解城市空间公平问题、提升绿地系统的社会服务功能、改善居民健康福祉的重要载体,需将使用者的需求偏好同设施供给、环境营建有机结合以提升其空间质量。基于传统需求理论的多学科交叉分析,评价使用主成分相关系数分析(PCA-PCC)模型,选取三级需求评价指标下的耦合要素;结合ISM模型确定广州老城综合、专类、社区绿地空间的特征,与主观需求问卷的分析结果互为信度和效度检验。评价初步发现广州老城三类绿地空间呈现一定程度的人地规模分异、分时段多样化需求的弹性不足、文化创新特色不够彰显的问题。最后提出按需求分类施策,增强老城绿地空间系统安全可达、便捷舒适、文化创新的优化策略,重塑高质量发展的老城空间。  相似文献   

20.
张弘 《山西建筑》2010,36(21):230-231
通过对上海市现状城市住房供给途径及分布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供给途径转变下的城市居住特征,并探讨了住房开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以期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