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凝胶具有良好的绝热、透光、防火和隔声性能,是未来建筑节能技术中理想的新型建筑材料。在总结气凝胶性能和对比传统隔热材料的基础上,探究气凝胶材料在建筑侧窗、屋顶、建筑墙体中的构造做法,通过工程实例对比了使用气凝胶材料前后的建筑节能改造效果,分析气凝胶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应用的优缺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气凝胶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通过借鉴海外学者对气凝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气凝胶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学习交流,旨在促进气凝胶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助力绿色转型,已经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市场上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是以建筑节能75%标准设计,一是不能满足节能率达到90%以上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要求,二是阻燃等级以B级为主,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气凝胶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高效保温隔热环保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SiO2气凝胶保温隔热材料在外墙保温系统应用的特点作了分析和总结,对推动气凝胶材料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气凝胶材料是现阶段建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全新材料,拥有密度低、质量轻、防火与隔热性能好、透明等特征。相比较传统保温材料,气凝胶材料有着非常低的导热系数,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火性能,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气凝胶节能门窗、房顶太阳能集热器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气凝胶透光隔热材料在建筑节能玻璃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具有极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透光性,可用于建筑节能玻璃的透光和隔热。简要介绍了建筑玻璃的保温隔热原理和几种现有建筑节能玻璃的性能和应用。对新型气凝胶透光隔热材料在建筑节能玻璃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气凝胶节能玻璃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外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如何应用安全的外保温材料,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防火材料——气凝胶,对气凝胶的特性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将气凝胶与其他普通隔热材料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气凝胶具有纳米级孔结构和超低导热系数,在建筑节能领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小尺寸测试盒,分别以新型气凝胶隔热材料(SiO_2气凝胶/玻璃纤维复合毡)与4种常用隔热材料(如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聚氨酯泡沫板、玻璃纤维毡等)为保温层,在外温恒定35℃、盒内初始温度25℃条件下实验测试了不同保温材料的动态热工特性;采用热电偶测试了测试盒内外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当盒内温度上升至32℃时,EPS板、PU板、气凝胶绝热板分别需要1.5 h、2.3 h、8.8 h,气凝胶绝热板温度上升最慢,具有最好的温度延迟性能;从初始到10 h时间内,气凝胶测试盒得热量是其它测试盒的75%~85%,具有最好的隔热效果。因此,气凝胶绝热板对温度波的延迟和隔热性能均明显优于传统隔热材料,在建筑绝热节能应用领域具有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建筑材料在功能性和环保方面的双重要求,传统的隔热材料将逐渐退出市场,逐渐会被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所取代。文章系统的归纳了气凝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其在制备、性能及建筑应用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着重列举了气凝胶在建材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目前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为成本较高,对凝胶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进程提出了更好地展望。  相似文献   

8.
将EPS聚苯板和岩棉板这两种常用保温隔热材料与新型纤维增强气凝胶材料进行对比,对纤维增强气凝胶板外墙保温系统构造进行研究,提出了锚固纤维增强气凝胶板和现浇纤维增强气凝胶板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两种构造措施,并研究了其热工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做法均能满足规范对建筑保温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且保温隔热性能优于其他外保温系统。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在建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原材料选择、制备工艺和干燥方法等方面综述了SiO_2气凝胶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SiO_2气凝胶的改性措施和复合方法,重点论述了SiO_2气凝胶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形式和研究进展,分析了SiO_2气凝胶在建筑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筑能耗呈快速增长趋势,而透明围护结构作为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使节能型玻璃日益受到关注。其中,气凝胶玻璃由于具有超级绝热和透光性好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气凝胶玻璃的几种构造形式,包括气凝胶涂膜玻璃、整块状气凝胶玻璃和颗粒气凝胶填充玻璃;针对目前在商业应用中占主导地位的颗粒气凝胶填充玻璃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气凝胶填充玻璃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国产二氧化硅气凝胶为基体材料,E玻纤为支撑骨架,添加白色硅酸盐水泥为粘结剂,掺少量的矿粉降低水化热,制备出低热导率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分别测样品的压缩强度M、常温常压热导率λ和体积电阻率ρ。结果表明:经过600℃处理0.5h的样品,密度D为230kg.m-3,M值为2.00MPa,λ值为0.052Wm-1K-1,ρ值为1.61×1011Ω.cm。本研究对性价比高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产业化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日前,在陕西铜川市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王益区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开门红。总投资23亿元的气凝胶隔热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落户王益区王家河工业园区赵家塬规划区内,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000万立方米气凝胶。该项目由香港华民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气凝胶的工业化量产技术,使低成本高性能的气凝胶产品广泛应用于市场。气凝胶是目前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3千克/立方米),也是迄今为止保温性能最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动力电池,但其在极端条件下存在热失控安全问题。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纳米多孔隔热材料,复合材料耐温可达1000℃以上,其凭借优异的隔热性能及轻质、防火、环保等特性,被逐渐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芯隔热防火。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现象及热防护措施,常用的气凝胶隔热材料及其应用于锂电池中的性能优势,并与传统动力电池隔热材料进行对比,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耗能依旧呈增长趋势,其中围护结构在建筑耗能方面的占比为20%~40%,是建筑节能的短板之一。应用先进技术及新型节能材料于围护结构设计是当前降低建筑耗能的有效方法,其中气凝胶玻璃由于具有传热系数低、透光性好、避免眩光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市面上不同气凝胶种类,比较了气凝胶玻璃在严寒、酷暑等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并对主流的颗粒气凝胶玻璃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气凝胶玻璃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市场上所用的模塑(石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酚醛泡沫塑料等有机类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较低,但燃烧性能达不到A级要求,燃烧时易释放大量有害物质,消防隐患很大。虽然所用的岩棉、泡沫玻璃、泡沫混凝土等无机类保温材料燃烧性能达到A级,但密度又偏大,导热系数偏高,这都导致两类建筑保温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气凝胶材料,被称为"最轻的固体材料",是一种无机材料,具有A级不燃的特性,同时其导热系数较低,因而成为国际关注的新型隔热材料,又被称为"超级隔热保温材料"。本文通过探析低成本制备的气凝胶材料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应用,实现高效节能与防火兼备,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推进建材行业循环、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6.
SiO2气凝胶是一种高孔隙率的固体材料,具有热导率低、质轻、透光率高和比表面积高等特性,防火防潮性能优异,是一种轻质环保的新型多功能材料。SiO2气凝胶与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结合,可以制作出新型气凝胶墙板、气凝胶毡、气凝胶涂料和气凝胶砂浆混凝土等保温性能优异的新型建筑墙体保温材料。SiO2气凝胶在建筑墙体保温隔热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隔热性能优秀,导热系数可达0.013W/(m·K)~0.018W/(m·K),与纤维复合,在增加成本很少的前提下,就可以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保温隔热材料聚苯板等,是A级防火保温隔热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技术制备了气凝胶绝热板,将其与2种传统保温隔热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和玻璃纤维毡)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针对保温盒试验记录的温度分布情况,建立了热阻-热容简化传热模型,预测了在周期性室外干扰条件下3种保温盒的温度变化、温度波延迟时间和衰减倍数.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保温隔热材料,气凝胶绝热板温度波延迟时间可增大1倍,衰减倍数增大约40%,表明气凝胶绝热板的热工性能明显优于传统保温隔热材料.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技术的发展反映在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尤为显著,如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防水密封材料等新型材料广泛运用到绿色生态建筑中,关于如何应用本文提出了模仿生物(仿生)、模仿机器、模仿传统建筑等三类等,最后以如何加快新型建筑材料在绿色生态建筑中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现役消防服的隔热层材料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多种新型隔热材料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初步对比讨论了具有超低密度和热导率的SiO_2气凝胶应用于消防服的可行性。实验证明,采用SiO_2气凝胶作为隔热层的消防服综合导热系数仅为现役消防服的1/4,而重量仅为现役消防服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