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高灿香  宋明星 《当代建筑》2023,(S1):110-114
我国将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适老化服务已成为国家战略问题。社区作为老年人使用频率较多的场所,其环境的健康程度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研访问、问卷调查、数据收集、文献整理及专家咨询等方式构建适老化视角下寒地社区户外空间健康环境模型,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提出寒地社区户外空间健康人居环境设计策略,为建设健康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对寒地居住环境户外休息空间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主要以居住区整体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设计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及方法,适宜地设计会直接影响着居住区人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老年人的空间需求,对既有社区户外空间公共空间滞留性弱、交通空间安全性差、节点空间设置不合理等适老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以期对现行的既有社区改造做出适老化引导,推进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韩桑  孙青 《中国市政工程》2023,(2):40-43+105-106
近年来,城市建设正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优化,精细化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模式。老城区社区作为现阶段重要的改造提升对象,政府和居民对其改造更新的品质和规模都有更高要求。老城区社区内的户外空间是更新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居民生活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通过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对上海市多处具有代表性的老旧社区户外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以居民的户外游憩活动需求为导向,以模块化技术与景观更新方法相结合,通过构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模式,提升老城区社区户外空间更新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户外交往的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寒地城市的特点及存问题,提出了如何在寒地气候条件下,创造出宜人的户外活动空间,从而促进人们的交往。  相似文献   

6.
刘鑫 《城市建筑》2023,(1):40-43
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井喷期,成都市老年人口比例显著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社区养老设施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在地安养需求,而城区用地紧张,设施户外空间面积小且未得到充分利用。为探究老年人在社区养老设施户外空间的环境需求与行为模式,本文从使用者需求出发,通过对成都社区养老设施的实地调研,分析老年人户外活动类型,并对户外空间进行现状研究,提出了各类型空间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从平面再优化、利用可拆卸装置、人为引导等方面提出优化设计策略,使户外空间满足老年人聚集、停留、交往、徘徊等活动需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哈尔滨旧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寒地旧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性改造的必要性,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层面提出了寒地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以营造宜人、包容性的户外环境。该研究为寒地旧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性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研究适宜老人的户外环境越来越重要,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也就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根据寒地城市气候的特殊性分析当前居住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以部分居住区为实例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以求尽量减少恶劣的气候条件对老年人冬季户外活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犯罪防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晋 《华中建筑》2005,23(1):112-113
城市犯罪是当代城市严重的社会问题之,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公共空间犯罪实施有效的防控是解决城市犯罪问题的个重要途径。该文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犯罪防控进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商业区、住宅区、公园、街道等公共空间作了相应的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7,(12)
近年来,随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则主要以寒地城市养老社区为例,从寒地城市养老社区发展现状及老年人性格及活动场地出发,探讨养老社区中建筑景观设计如何适应社会老龄化的需求,并提出具体设计措施,旨在为寒地城市养老提供一定程度的推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及“三孩政策”的放开,近年来老人和幼儿数量逐年递增,呈现少子老龄化的特征。隔代抚育成为当今的育儿热潮,从隔代双方的视角重新审视社区空间无障碍的设计,平衡祖孙差异化的需求,寻求老幼群体的共性需要,合理规划活动空间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武汉任冬社区为例,分析老幼群体的活动特征及空间需求,从步行交通、空间环境及社区交往三方面探讨针对于老幼等弱势群体的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营造策略,以期为城市更新和社区开发建设方式转型提供发展思路和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寒地城市社区儿童室外环境设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儿童(主要为独生子女)交往的角度,剖析寒地城市社区的室外公共空间的特点,其对社区中儿童交往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结合哈尔滨的城市特点,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提出创造城市社区儿童室外交往空间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书颀  梅洪元 《当代建筑》2021,(10):114-117
城市微空间在存量优化、精细化更新进程中成为更具公平性的场所.本文通过文献整理与实地调研梳理寒地城市微空间基本概念及现状问题,分析其在社会层面、自然层面及两者协同机制下的包容性内涵,进而得出以容纳多元化群体为导向预设可置换功能,以有利全天候使用为导向构建弹性化空间,以平衡综合性效益为导向提升环境参与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杭州户外空间高温闷热的夏季小气候现状,文章在实地测定小气候要素并使用Ray Man计算PET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提出夏季小气候环境改善措施主要为遮阴、降温、降湿通风三方面。基于Grasshopper平台,使用Ecotect、ENVI-Met等软件对实验场地的小气候环境改造方案进行模拟推演。模拟结果证明改造策略可有效改善小气候环境,提升户外人群热舒适度。研究初步证明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可行性,可为相近环境空间的小气候环境设计与改造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态化防控视角下单位大院中社区聚集性空间难以定位而亟待优化的现象,引入实地调研与空间句法评析相结合的手段,清晰地量化揭示社区聚集性空间的属性与特征,发现社区聚集性空间并非完全依照开放场所或功能节点的设置产生,而是由适宜的空间形态引导居民进行自发聚集,另外社区聚集性空间也是常态化防控视角下潜在病毒传播的主要场所之一,对其定位与优化能够有效优化社区防疫韧性。研究通过空间句法参数与实际活动情况的曲线拟合,深入而可度量地评估了社区聚集性空间的属性特征,并基于常态化防控视角下的防疫与栖居需要,提出有效定位并改进社区聚集性空间的适用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瑞  白小鹏 《华中建筑》2008,26(12):109-112
通过阐述社区重建中户外空间需要具有精神内涵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灾后社区居民精神需求的特点,该文呼吁震后社区重建活动要关注社区精神,关注居民精神生活,最后提出了灾后社区重建的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地震区的居民创造出真正宜居的社区和宜居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触媒理论对存量时代的社区更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具备复合性、凝聚性、链接性特征的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有着明显的触媒潜质,然而老旧社区的儿童游戏场地却普遍存在弱势化、同质化、碎片化等问题,其触媒效应未被完全激活。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从触媒打造、载体构建、效应发挥三个方面对老旧社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进行多维建构,激发整个社区活力与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8.
第三空间是城市活力研究的重要视角,也是寒地城市复兴的重要载体空间.文中以探讨寒地城市第三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为目的 ,以哈尔滨第三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室内、室外以及虚拟第三空间从宏观布局、微观建设等层次提出第三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为寒地城市第三空间的营造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监狱空间的特点出发,结合服刑人员在监狱中的行为和心理改造过程,针对服刑人员对环境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性化的监狱户外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监狱工作人员和服刑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户外景观。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室外步行空间有利于学生心理生理健康,而寒地高校室外温差较大容易导致在校大学生缺乏室外运动时间,故本文探讨具有寒地适应性的室外步行空间设计。基于大学生行为与心理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室外步行场地设计,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