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能效测评的意义,介绍了能效测评的内容及方法,开展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项目能效测评数据的分析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及数据对比,提出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的关键环节以及注意事项,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地区6个城市的62个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项目进行了能效测评,分析了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不同系统形式、不同集热器类型热水系统的节能减排量与经济效益,得出了节能量与集热器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地区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并且集热器面积越大,节能效果越明显,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丁嘉慎 《安徽建筑》2014,(3):178-178
文章以合肥某具体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改变该项目某一栋建筑的朝向得到不同工况下太阳能集热器区域日照时间满足的户数,从而得到合肥地区适宜的建筑朝向角度,使得太阳能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建筑气候区典型城市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调研检测,对检测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特点、太阳能保证率、费效比等性能指标情况,并讨论了直接式系统和间接式系统、平板型集热器系统和真空管型集热器系统的性能指标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可优先选用直接换热式平板集热器,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可优先选用间接换热式真空管集热器。可为不同气候区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无锡市48个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能效测评,将所得结果统计分析,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所占比例最大。通过现场性能检测,得到10个大型公建示范项目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全年太阳能保证率、全年节约费用以及静态投资回收期,分析系统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给出节能指标及经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水系统"这一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无锡地区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2008年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施工质量的检查及应用能效评价方法给予指导。然而,由于太阳能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季节性差异等特点,各地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际检测方法也略有不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寻求符合广西本地实际情况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不同保证率设计值时逐月太阳能保证率变化及系统投资收益,探讨了天津市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中保证率的合理取值范围,得出:对于侧重在采暖季使用的系统,太阳能保证率设计值取50%~60%较为合理;对于侧重在过渡季使用的系统,太阳能保证率设计值取50%~70%较为合理;对于全年使用的系统,太阳能保证率设计值取50%~70%较为合理;对于侧重在供冷季使用的系统,太阳能保证率设计值不宜低于55%。另外,对于申报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作为参评项时,建议从全年运行角度出发,进行保证率取值的确定,然后通过审核侧重使用期内的太阳能保证率,不断调整保证率设计值,以满足评价标准和项目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深圳地区250个太阳能热水项目进行测试,从建筑类型、集热器形式和系统形式的不同角度对项目应用情况以及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指出深圳市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效果达到预期水平,但还存在提升空间。提出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维以及产品准入机制,并应编制适合深圳当地的检测标准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9.
显著的节能效果是太阳能热水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而适宜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是维持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高效运行的前提。研究针对广西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各类建筑中的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广西大部分地区处于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地区,但由于制备生活热水所需温升小,在标准推荐的单位水量太阳能集热器配置面积情况下,就能使全年太阳能保证率均达到65%以上。广西各地均适宜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优先在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市等南部地区规模化推广应用。结合建筑功能,归纳总结得到不同类型建筑适宜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以宁波地区为例.从其政策导向和属地化气候资料入手,从量化角度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取、集热器面积计算及补偿(考虑遮挡因素)、位置的确定、太阳能保证率一太阳能利用率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并选取典型建筑.包括低层、多层及小高层建筑,针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同类项目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其他夏热冬冷地区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言 近年来全世界均极其重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我国出台了大量的促使建筑能耗降低的法律法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可再生能源法》、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节约能源法》等,这些法律法规都鼓励在建筑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最重要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其中太阳能光热系统是最主要的技术形式,占我国太阳能系统建筑应用的90%以上,太阳能光热利用中90%以上是太阳能热水系统,近年来有部分太阳能企业试点了少量太阳能采暖系统,有部分运行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其中很大一部分项目失败是因为冬季集热系统效率太低,太阳能保证率太低导致辅助能源消耗较大,节能经济性较差.目前绝大多数太阳能供暖系统设计的散热末端均是传统的地板辐射采暖,其系统运行热水温度一般在50℃以上,而在采暖季节运行热水温度越高则集热系统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于太阳能资源的不稳定性特点,需要配置辅助能源.常用的辅助热源形式有电直接加热、燃气加热、空气源热泵加热以及燃油加热.本文利用RETScreen分析工具,以宾馆建筑为例建立太阳能热水系统基准模型,选取太阳能资源分区的四个典型城市,对寿命期内能效状况、减排效果、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最佳太阳能保证率和辅助热源的地域适用性,进而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市某项目为例,采用TRNSYS模拟软件定量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各立面相结合时的效率,并与设置于屋面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设置于立面的集热器效率较低,当集热器与立面保持一定倾角时可有效提高效率与保证率。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斌 《建筑节能》2010,38(1):57-59
探讨了与建筑相适应的不同太阳能热水系统特点,提出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过程中各专业协调配合流程,对比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成本及性价比,给出了当前不同建筑宜采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形式。  相似文献   

15.
结合本次振业城与别墅结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本次测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次测试及理论分析,提出了优化热水系统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提高太阳能保证率的措施,为深圳市太阳能热水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勇 《建筑知识》2013,(11):123-124
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所采用示范技术进行能效测评,并对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的系统性能进行实测验证,评估该项目的节能减排效果。并从设计理念、实施过程、运营管理等各方面评价示范项目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为城市建筑的节能减排所起到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垚  丁勇  叶强 《重庆建筑》2014,(6):60-62
通过典型年太阳辐照量、太阳能实测对重庆地区太阳能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典型年太阳能资源数据对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实验测试的方式,从集热效率、得热量、太阳能保证率等方面对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适宜性进行实测研究。研究表明,重庆地区太阳能资源全年太阳能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分布特征,水平面上太阳辐照量最大;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效率、得热量、太阳能保证率等均具有阶段性特征,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宜阶段性使用。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财政厅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规范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工作。 该省规定.申报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分为集中供热水(供暖)系统、集中一分散供热水(供暖)系统、分散供热水(供暖)系统等三类。申报项目必须是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应纳入建筑工程建设的程序.统一规划,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项目所在地区具备较好的太阳能资源利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优先利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辅助、全自动化控制等原则,对夏热冬暖地区某医院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设计,并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对系统进行测评,结合地域特性与工程现状对系统运行及节能情况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测评数据与设计方案数据进行对照验证,证明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节能效果良好,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对夏热冬暖地区医院等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及推广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筑节能》2009,(9):25-25
日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规范该省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工作。该省规定,申报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分为集中供热水(供暖)系统、集中一分散供热水(供暖)系统、分散供热水(供暖)系统等三类。申报项目必须是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应纳入建筑工程建设的程序,统一规划,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项目所在地区具备较好的太阳能资源利用条件;新建建筑本体应达到当地建筑节能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