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一、编制背景及任务来源 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建立了相关评价和管理办法,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得到高速发展.但是,医院建筑作为建筑中的耗能大户,因其安全性能要求较高、医疗流程复杂、室内外环境要求严格、各功能房间用能用水要求差别较大,尚未进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中.  相似文献   

2.
正1编制工作国家标准《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GB/T51100—2015(以下简称《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学会标准《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CSUS/GBC03—2012基础上编写完成。1.1前期调查研究根据编制需要,《标准》编制组在前期主要开展了以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是总结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该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立了我国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和评价体系.自2006年发布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工作,累计评价项目数量逾两百个(截至其修订工作启动).该标准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绿色建筑标准研究和编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修订工作,重点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主要技术内容,适用建筑类型、评价阶段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定级方法、加分项评价、多功能综合建筑评价、评价条文分值、各等级分数要求等重点技术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1、立项背景"十一五"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领域中的优先主题之一;而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九章第一节明确提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建筑不仅受到了更高层面的关注和要求,也面临着更大规模的社会推广和市场发展。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既是绿色建筑性能的衡量尺度,也是绿色  相似文献   

6.
<正>1修订工作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GB/T50378-2014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标准》GB/T 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1.1前期调查研究先期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19年8月1日实施。介绍了该标准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及修订的重点内容。该标准构建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更新了绿色建筑术语,重设了绿色建筑评价时间节点,增加了绿色建筑"基本级",增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提升了绿色建筑性能。  相似文献   

8.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大中小型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百货店等零售业为主的商店建筑大量涌现.商店建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能源、环境、交通带来很大压力.据调查,我国商店建筑全年平均能耗约为240kwh/m2,是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1.5-2倍[1],约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2]、宾馆建筑和办公写字楼的两倍[3].推广绿色建筑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126号)、《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167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均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1编制背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全球资源消耗巨大,能源趋于枯竭,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世界各国一直都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0.
正1编制背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公众出行便利程度的提高,我国各地新建饭店建筑数量明显增加,对环境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饭店建筑作为一种重要建筑类型,由于其使用功能需求特殊,一般需全年连续运行空调系统,连续供应大量生活热水,故其能源和资源消耗一般比常规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11.
国家标准《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00-2015)(以下简称《标准》)于2015年4月8日由住建部批准发布,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论文介绍了《标准》编制背景、权重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了《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异同点,为工程技术人员的绿色评价和标准选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4日15日发布了第408号公告,批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并定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时废止。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主要技术内容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  相似文献   

13.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4日15日发布第408号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新版标准实施已有1年,业界人士分析了以下亮点。旧标准采用了条数计数法判定级别,新版《标准》采用分数计数法判定级别,这是新版《标准》重大的更新元素。判定级别形态与国际流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保持了相同性和一致性,应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修订工作,重点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主要技术内容,适用建筑类型、评价阶段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定级方法、加分项评价、多功能综合建筑评价、评价条文分值、各等级分数要求等重点技术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共同主编的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审查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标准》通过了审查。《标准》体现"绿色"评价共性要求《标准》全文共分十章和一个附录,其核心内容是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空气质量、运行管理和创新。《标准》符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医院建筑能耗、安全性能要求高、医疗流程复杂、室内外环境要求严格、各功能房  相似文献   

17.
叶凌 《暖通空调》2018,(9):89-89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8]16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开展国家标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修订工作。2018年8月14日,修订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处长周晓杰、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主任科员孟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勤以及修订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修订国家标准GB/T 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修订组通过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开  相似文献   

19.
2019年8月1日,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正式迈入"以人为本"的健康时代。论文就GB/T 50378-2019标准和GB/T 50378-2014标准进行了对比总结,同时针对传统的一、二星级绿建项目在2019版标准体系下进行了达标技术的组合建议,以此帮助GB/T 50378-2019标准更好、更快得过渡和实行。  相似文献   

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新旧标准中的条文有若干条是与暖通专业相关的。根据广西近年来的习惯做法,本文仅将与暖通专业实际工作中相关的条文作比对解读。通过比对发现,新标准部分条文更细化、概括性更强、评定标准更量化、更便于把握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