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文斌 《建筑》2023,(4):67-7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湖北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绿色建筑产业融资方式,出台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发布全国首个绿色金融地方标准,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绿色建筑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建筑发展模式相比较,钢结构绿色建筑具有自重轻、施工快、质量好、能耗低等优越性,能够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低碳。在我国完备的基础条件下,大力发展钢结构绿色建筑可以化解我国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形成循环型建筑工业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绿色施工理念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引入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于施工阶段的限定较少.作为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绿色施工被纳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趋势.对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及LEED评价体系,结合<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实施经验,指出我国在绿色施工产业发展中面临政策法规、时间、观念、材料等方面的困难,同时提出扩大绿色建筑法规制定,建立业主激励制度及建筑信托制度,推广绿色施工企业知名度效应等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4.
余丹侬  吴景山  王海霞 《建筑》2021,(23):20-23
我国绿色建筑保险发展较晚,北京、青岛等地的绿色建筑保险试点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研究我国绿色建筑及其保险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全寿命周期内,影响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的各类潜在风险,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绿色建筑保险产品的创新经验,建议我国逐步建立全寿命、多主体、共联动的绿色建筑保险产品体系,以调动市场各方的积极性,促进我国建筑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政策体系不完善、相关人员绿色建筑概念理解不到位、技术应用困难等问题,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分析,明确绿色建筑评价咨询机构在每阶段的职责,完善绿色建筑评价过程,从而提高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的成功率。并以实际项目为例,结果表明完善绿色建筑评价咨询机构的作用对绿色建筑发展和促进效果明显,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然而阻碍当前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在人才。文章从分析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的现状入手,指出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健康、高速、持续地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并且尝试从新型教育体系的建立、对口专业的设置、有效课程体系的构建等多个方面,探索培养我国绿色适用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依托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的国家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月24日在北京举行了揭牌仪式。该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以"绿色建筑"作为检验对象的国家级产品质检机构,它的成立填补了我国质检体系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空白。新成立的国家绿色建筑质检中心将围绕建筑物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管理的整个过程,推进全寿命期"绿色度"的质量检验和标准体系建设,为政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目标,北京市绿色建筑积极探索采用金融加保险方式,通过绿色建筑项目方在开发建设初期购买绿色建筑保险,明确项目建成绿色建筑星级目标,采用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监督,实现绿色建筑量质双升。同时,鼓励银行采信绿色建筑保单,对投保绿色保险的项目予以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向绿色产业发展,全面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新型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中能够充分发挥节能环保效能的新型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主要趋势,需要充分重视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以便更好地保证建筑质量、施工进度与工程成本之间的平衡。论文对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初步分析,阐述了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意义、原则及具体措施,并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深圳市拟出台《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全方位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同时,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绿色建筑之都",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高水平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城市。据了解,《办法》将从设计、施工、运行和报废等阶段对绿色建筑进行全寿命期监管,并加强对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依法全面推进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1.
建筑产业互联网作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贯穿建筑全要素、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是打通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实现全产业链资源的优化配置,赋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建筑产业互联网相关研究和试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旨在梳理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对行业专家的深度访谈与行业观察,剖析我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助力我国建筑产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建筑质量有着重大关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节约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筑行业作为一个能耗大行业,发展绿色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使房地产企业对绿色建筑项目成本风险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成本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开发绿色建筑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特研究我国绿色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风险。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识别绿色建筑项目成本风险因素,建立符合绿色建筑特征的成本风险评价体系,构建成本风险评价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给出绿色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成本风险因素重要程度优先级排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防水行业高速发展,但质量问题突出。本文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分析防水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及相关的监管、咨询、服务业,并从加强产业创新与绿色化发展、提高防水工程设计质量与水平、加大防水技术工人培训力度、建立防水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和加强市场监督、建立全产业链协同运作的产业化运营模式等方面,分析探讨了防水行业全产业链质量提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发展,建筑教育需要积极地将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融入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形成绿色建筑教育体系.本文介绍了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中期阶段和成果阶段的教学过程和在不同阶段运用数字技术的方法,总结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提出了在建筑学专业中建立绿色建筑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报告(2018)》通过行业调查和典型企业调查,分析了建筑装饰企业绿色发展的理念、方案、技术和代表性实践案例,通过路径分析、案例分析、产业趋势分析,把握行业绿色发展的现状、条件、机制。在全世界绿色发展大潮和国家绿色发展根本战略下,中国企业只有从本土建筑文化和传统出发,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工法,结合国际认可的一流标准体系,才能不断开拓创新适合自身绿色发展的路径、方案和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推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授权,国家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14年12月1日正式成立. 国家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第二家依托上海建科院集团成立的国家级中心,更是我国首家以“绿色建筑”作为检验对象的国家级产品质检机构,填补了我国质检体系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建立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可以提高绿色建筑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科学性。本文结合当前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背景,提出了按目标层、评价层、实施层和支撑层四个层次来构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思路。结合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从绿色建筑的概念特征、全寿命期各阶段和建设过程各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从目标、阶段、专业三个维度来构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国家政策及国际社会对环境的日益重视催促着房地产行业向低能耗高技术的绿色房地产转型和升级。中海地产将被动式节能绿色建筑理念引入项目开发体系中,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项目的绿色建筑实践。以苏州中海海悦花园四区项目为例,从可行性研究、绿色评价体系、重点绿色技术应用、设计全过程绿色建筑指标控制等方面进行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最终形成节能可持续的绿色成果。  相似文献   

20.
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将绿色建筑的建造从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到更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看成一项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四维结构体系,构建绿色建筑全过程模型。该模型具体包括四个维度:时间维、逻辑维、环境维和知识维。时间维是指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涉及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工作内容;逻辑维是指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逻辑思维步骤;知识维是指在绿色建筑各阶段所需要具备和运用的各种专业知识;环境维分析了绿色建筑的不同阶段所需要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形成一个对于绿色建筑整个过程具有指导作用的系统思维模型,以便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科学地贯彻绿色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