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拉索减震支座设计合理地解决了减隔震效果的根本问题,既实现了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力与位移合理平衡,还具有显著的防落梁效果。本文引入了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论框架,通过建立一座三跨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多维损伤准则对不同拉索减震支座设计参数的桥梁结构进行了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与易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拉索减震支座的设计参数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桥梁结构的易损概率,在减震设计时需要进行支座参数优化设计,使得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力与位移达到合理平衡。本文所建立的概率地震易损性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类型减隔震支座,也为以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性分析与决策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设计的系杆拱桥固定墩地震响应较大,固定墩的能力往往无法满足抗震性能目标。基于一座主跨跨径为105 m的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的工程背景,设计拉索减震支座同时变化拉索初始自由行程的三个减隔震方案,采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地震作用下各个方案的墩、桩地震响应。分析可得:在拱桥中应用拉索减震支座,可以达到较好的减隔震效果;通过合理地控制拉索的初始自由行程,既可有效地减小桥梁易损构件墩和桩的地震响应,同时又可有效限制墩梁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3.
许辉云  姚猛 《市政技术》2011,(Z1):39-41
介绍了桥梁支座的分类,减震抗拉球型支座的主要工作原理、构造特点、常用系列以及QZ型支座技术性能;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KJQZ系列支座的具体安装与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4.
选择具有脉冲性质的近断层区地震动记录和无脉冲地震动记录作为地震输入,考察了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我国常见的板式橡胶支座类型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针对国内外抗震规范及学者提出的橡胶支座与黏滞阻尼器组合使用方法,研究了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组合使用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探讨了橡胶支座与黏滞阻尼器组合使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影响明显,显著增大了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墩柱地震力、梁体地震位移及梁体残余位移;组合使用黏滞阻尼器方法虽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梁体地震位移及残余位移,但同时以增大墩柱地震反应为代价;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桥梁支座滑动后整桥体系缺乏自恢复力、震后存在梁体残余位移,组合使用黏滞阻尼器无法根本解决,可在支座与墩、梁间设置连接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拉索减震支座对大跨度下承式拱桥的适用性,以一座主跨125 m的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为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空间分析模型,通过滞后系统、间隙、勾三种非线性单元组合模拟拉索减震支座的滞回特性,运用非线性时程方法评估拱桥结构在E2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拉索刚度及初始间隙的合理设置,拉索减震支座能够显著减小拱桥下部结构的内力响应,同时可以有效控制主引桥间的相对位移,整个桥梁体系的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近场地震作用下采用拉索减震支座桥梁纵向地震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台湾集集近场地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以常规盆式支座和铅芯减隔震支座为对比,系统考察了近场地震动的速度脉冲效应、破裂方向性效应、上盘效应对采用拉索减震支座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并且对拉索减震支座进行了参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三种效应对采用三种支座的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都有放大效应;拉索减震支座同铅芯减隔震支座比较,对于位移的放大效应有明显的减小,对于在近场强震情况下通常由位移控制的减隔震连续桥梁,突出显示了其限位优势,能够实现力和位移的完美调节;通过调整拉索减震支座的摩擦系数和拉索自由程能达到更理想的减隔震效果,控制结构的位移,防止落梁、碰撞等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梁伟  李宁 《四川建筑》2011,31(1):148-150
介绍了E型钢阻尼支座,并以厦-深线尚书桥为例,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Midas对其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E型钢阻尼支座能有效的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减小桥墩的最大剪力和弯矩,在减震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穆祥纯 《特种结构》2012,29(3):58-63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进入新世纪前10年,我国城市桥梁支座的创新和应用情况,并介绍了桥梁支座更换新工艺及其应用情况。同时,对桥梁支座在城市桥梁建设领域的发展和相关问题作出了简要陈述,以期引起人们对该领域的重视,推动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快实现我国由世界桥梁大国向世界桥梁强国迈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霞 《山西建筑》2014,(32):179-180
以太原市跨双塔街、青年路高架桥建设为例,介绍了该桥高阻尼橡胶支座的型号规格及支座种类,分析了高阻尼橡胶支座经济、环保、耐久性强等优点,并探讨了现浇箱梁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工艺及维护保养的方法,指出高阻尼橡胶支座在建筑抗震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海南一座跨断层简支梁桥为例,模拟生成了跨断层地震动,并采用多点激励位移时程法分析比较了采用叠层橡胶支座与铅芯橡胶支座两种情形下,考虑与不考虑混凝土挡块作用的跨断层简支梁桥的响应。研究表明:铅芯橡胶支座能有效降低跨断层简支梁桥的响应,挡块对非紧邻断层桥墩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紧邻断层桥墩的影响。跨断层跨的挡块变形明显高于非跨断层跨处的挡块变形,跨断层跨的混凝土挡块在响应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破坏失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隔震层会产生较大位移,易造成上部结构的侧向倾覆失稳或支座损坏。采用软碰撞限位器对隔震结构进行保护,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一栋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输入罕遇烈度近断层地震波,分析隔震层设置在1层、4层、7层时隔震结构的限位动力响应,研究了软限位装置的预留距离、限位刚度对隔震层和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断层地震动具有不同于远场地震动的动力特征.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非隔震与橡胶支座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选取近断层与远场地震动记录进行分析.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后结构的最大层间剪力与最大层间位移均减小为非隔震结构的0.3倍左右,隔震对近断层地震动响应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与远场地震动作用相比,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上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增大3~5倍,隔震层最大位移增大15倍,须对隔震层采取防止侧移失稳措施.现行规范以近场影响系数考虑近场橡胶支座隔震设计,尚需随近断层地震动研究新成果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近断层脉冲地震动的工程特性.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抗震设计,选择具有前方向性效应、滑冲效应和远场地三类地震动作为输入,采用Sap2000时一座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和基底剪力等结构动力响应参数,当结构的地震反应进入弹塑性阶段后...  相似文献   

14.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相对于远场地震具有明显的长周期速度脉冲、上下盘效应和破裂方向效应,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很大.电气设备在目前的结构设计和分析中,仅限于常规地震,未考虑冲击性较强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该文选取1999年台湾Chi-Chi地震和1994年Northridge地震中含有速度脉冲型记录的近断层地震和非速度脉冲型的近断层地震记录,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避雷器在近断层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避雷器在含速度脉冲型的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比无速度脉冲型的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要大,在对避雷器设计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时,应考虑速度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桥梁由于恒载较大,纵向滑动墩支座处往往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力,同时由于其结构体系相对较柔,在地震作用下支座相对位移一般也较大,由此产生的摩阻耗能效应将可能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典型大跨度连续梁桥,应用非线性时程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场地类型地震输入下,连续梁桥纵向活动支座摩擦效应对连续梁桥地震反...  相似文献   

16.
对LRB(Lead Rubber Bearing)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系统参数研究.考虑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数量的有限性,为了参数研究的方便,提出了人工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方法,即以实际的常规地震波(即远场地震)为底波,在此基础上叠加上等效脉冲模型来模拟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以此为输入,系统研究比较了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和常规地震作用下,LRB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特性、不同的近断层脉冲型类型以及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参数和LRB隔震系统力学性能对上部结构最大绝对加速度和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最大绝对加速度和隔震层最大位移与常规地震作用下相比,均有较大增加,隔震范围有一定减小;近断层地震动的脉冲类型,以及脉冲周期对LRB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目前人们尚不能对地震做出做好的预测,不同烈度地震作用要求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具有不同的性能,研究其在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进行了铅芯橡胶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分别对模型结构输入了不同烈度的地震波,并对试验结果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铅芯橡胶支座在大震和小震时均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适于工程应用的空间地震动输入合理性的判定工具,提出了一种将多维标度法(MDS)和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相结合揭示空间地震动相关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可将多点地震动数据的差异转化在一个低维空间内,从而通过各点地震动在该空间内对应的位置反映空间地震动台阵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传统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直观性且有利于挖掘地震动数据间的潜在关联,利用该方法在对某次地震的台阵记录以及相应合成人工波的分析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复杂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载体夯扩桩是一项新技术,它承载力高、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通过复合载体夯扩桩在成都八里阳光小区复杂地基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工艺原理、适用范围、设计、施工,并对单桩竖向承载力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处理成都地区复杂地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有其优越性,为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