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价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检测肾动脉解剖形态的优势及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中上腹部320排动态容积CT增强扫描动脉期资料,容积数据通过ViTAL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合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成像进行统计分析,检出肾动脉变异和疾病患者,并对肾动脉变异类型和病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99例(49.5%)存在变异肾动脉,其中62例(31.0%)有副肾动脉,57例(28.5%)有肾动脉早发分支。共发现142支变异肾动脉,变异率为35.5%(142/400),左侧为38.5%(77/200),右侧为32.5%(65/200);副肾动脉80支(56.3%),肾动脉早发分支62支(43.7%);起源于腹主动脉78支,起源于肾动脉主干62支,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支,起源于右膈下动脉1支。200例患者中检出11例13支肾动脉狭窄,5例肾肿瘤。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增强检查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既能准确评估肾动脉变异类型,又能清晰显示各类变异细节,为临床肾脏病变介入治疗及其它外科治疗提供更多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3.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肺周占位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72例患者穿刺前进行CEUS检查,为造影组;之前60例未进行CEUS检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点,穿刺活检次数,病理诊断准确率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CEUS对提高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应用价值。结果 造影组肺周病灶内部坏死的显示率为44.4%(32/72),高于对照组的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造影组中,12.5%(9/72例)显示病灶伴局部不张肺组织,CEUS可清楚显示位于不张肺组织内的病灶,对照组为1.7%(1/60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造影组对照病理,诊断正确率为95.8%(69/72),高于对照组的80%(48/6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穿刺次数分别为(2.4 ± 0.6)次和(2.6 ± 0.6)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发生率分别为2.8%与3.3%,均无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肺穿刺前行CEUS检查可对病灶内部结构进行有效评估以及筛选适应证,并可显著提高病理诊断正确率,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9月-2011年2月收治17例严重血尿的医源性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超选择插管后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栓塞治疗,并平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16例DSA清晰显示患者病侧肾对比剂外溢,均1 次栓塞成功,另1例2次栓塞成功,出血均停止。17例全都保留患肾功能和大部分组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血尿复发。结论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成功率高、见效快、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肾组织,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究超选择血管造影CT(SSCTA)在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54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岛细胞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SSCTA检查,对其术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经腹部超声(TAUS)检查42例;超声内镜(EUS)检查48例;超声造影(CEUS)检查51例;增强CT检查30例;增强MRI检查48例;血管造影(SAG)检查54例,分析各检查方法的定位灵敏度及准确率,以指导更好地选择术前诊断方法。结果 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的定位灵敏度及准确率:经腹部超声为21.4%,14.3%;超声造影为82.4%,58.8%;EUS为87.5%,68.8%;增强CT为70.0%,60.0%;增强MRI为87.5%,81.3%;血管造影为72.2%,44.4%;SSCTA为94.4%,88.9%。SSCTA定位诊断胰岛细胞瘤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其它诊断方法(P<0.05),54例患者行SSCTA检查后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 SSCTA对胰岛细胞瘤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纵隔肿瘤供血动脉来源及其栓塞的价值。方法 收集近年来经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的纵隔肿瘤6例,其中胸骨后甲状腺肿1例,恶性胸腺瘤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2例,滑膜肉瘤1例,纵隔型肺癌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纵隔肿瘤的动脉供血来源,评估栓塞对辅助手术切除及预后的价值。结果 纵隔肿瘤根据生长位置可有不同的供血动脉,本组病例所见主要供血动脉有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支气管动脉、膈下动脉和肋间动脉,发生胸壁侵犯时可有胸壁外侧动脉供血。肝动脉也可向邻近纵隔肿瘤供血。可同时有纵隔两侧动脉供血。3例于栓塞后20 h内手术切除,术中出血明显较少,肿瘤易于剥离,切除标本可见肿瘤大部分变性坏死。3例因为术后复发、瘤体巨大未行手术切除,复查可见肿瘤大部分坏死、体积萎缩。结论 纵隔肿瘤供血动脉来源复杂,需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全面寻找可能的供血动脉,以达到彻底栓塞的目的。栓塞对于辅助手术切除和控制肿瘤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DSA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肾动脉DSA造影表现、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等,并随访1 ~ 3个月。结果 21例患者中单纯假性动脉瘤16例(76.2%)、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3例(14.3%)、假性动脉瘤伴对比剂外溢2例(9.5%)。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介入栓塞术,栓塞材料包括线段、丝线颗粒、明胶海绵颗粒及弹簧圈。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表现。术后血清肌酐轻度异常2例。患者2 d后肉眼血尿消失,随访无血尿复发。结论 肾动脉DSA造影能明确诊断肾动脉假性动脉瘤,选择性或超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能有效止血并能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是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8.
倪钧  张瑞岩  胡健  杨震坤  张奇  沈卫峰 《工业加热》2016,(12):1046-1048
【摘要】 目的 评价肾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 纳入连续收治的134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内径狭窄>70%),并予以肾动脉支架成形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年和2年血压及血清肌酐水平,同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10年后血压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与术前基线值比较,术后24 h肌酐升高[(109.8±24.6) μmol/L对(99.4±27.8) μmol/L],GFR降低[(57.6±19.3) ml/min对(68.5±18.9) ml/min)]。患者术后1、2年平均肌酐值与术前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2、10年时分别有56例(50.9%)、50例(47.6%)和33例(44%)血压改善。结论 尽管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肾功能无变化,但远期血压控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动脉损伤肾动脉造影表现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SRAE)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PCNL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肉眼血尿患者共22例,均经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并接受SRAE术治疗,栓塞材料为微弹簧圈。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22例患者中DSA造影表现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14例(63.6%),肾动静脉瘘(RAVF)5例(22.7%),RAP伴发RAVF 3例(13.6%)。SRAE术后肾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均达到完全栓塞,所有患者活动性出血停止,技术成功率及有效止血率均为100%。术后随访3个月,22例患者均未见血尿复发及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结论 RAP、RAVF是PCNL术后肾动脉损伤的主要类型,采用微弹簧圈行SRAE可作为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通过与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评估双轴旋转冠状动脉造影(XperSwing)在我国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2月连续入选151例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年龄 ≥ 65岁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造影组(n = 75)和XperSwing组(n = 76),并记录两组患者造影所用对比剂用量、射线剂量及操作时间。记录术中症状、心律失常发生以及造影前后即刻血压、心率、血清肌酐值的变化。两组所需追加造影体位数用于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且追加造影体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XperSwing组总对比剂用量较标准造影组减少约44%[(29.28 ± 5.06)ml比(52.02 ± 12.05)ml,P < 0.01)],总射线剂量减少约50%[(11 383.60 ± 4 114.52)mGycm2比(22 755.97 ± 11 239.22)mGycm2,P < 0.01)]。两组造影所用操作时间、术中症状、心律失常发生以及造影前后即刻血压、心率、变化的差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虽然两组间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均未发生对比剂肾病。结论 本研究显示XperSwing在中国老年人群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使用中安全有效,相对标准造影来说,XperSwing能明显减少患者对比剂用量和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夹心法检测5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PCT浓度,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及临床症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对比两组PCT、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 血清PCT以0.25 ng/ml为阳性临界值,对胆道细菌性感染诊断的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7.5%,WBC以8.89 × 109/L为阳性临界值,灵敏度为54.8%,特异度为83.3%,中性粒细胞比值以74.25%为阳性临界值,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70.8%,细菌感染组PCT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明显升高(P < 0.05)。结论 PCT检测在胆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胆道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靶向刀治疗肝癌方法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CT引导下行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术的肝癌患者共计41例(52个病灶),通过MRI评价目标病灶完全消融率和近期的局部复发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41个病例完全消融率为90.2%,在平均约8个月的随访时间里,41例患者全部存活,术后3、6个月的累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1%、25.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国产靶向刀治疗肝癌安全有效,能有效灭活局部瘤体。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体-肺循环分流(BP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例DSA确诊的BPS的MSCTA资料,以超选择性支气管相关体动脉造影(DSA)为标准,对照分析MSCTA与DSA在诊断不同分流水平的BPS的一致性。结果 MSCTA显示肺动脉分支错期显影。在显示亚段以上的BPS的效能上与DSA相当(Z = -1.854,P > 0.05),显示末梢BPS的效能明显低于DSA(Z = -3.923,P < 0.05);MSCTA确诊BPS 11例,灵敏度为35.5%(11/31),检出的BPS肺动脉分支数、分流水平与DSA所见相当;检出的支气管相关异常体动脉数目与DSA相当;无假阳性病例。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诊断肺动脉亚段以上的大分流量BPS;显示异常的支气管相关体动脉,有助于介入术前对BPS程度及供血动脉的预计。
  相似文献   

14.
魏炜  艾红  阮郦韬 《工业加热》2015,(7):629-63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小微病灶导丝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临床触诊困难的乳腺小微病灶,术前通过高频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经手术循迹切除,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病灶均定位成功并完整切除。病灶组织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1例,导管内癌5例,小叶原位癌2例,黏液癌2例,纤维腺瘤24例,不典型增生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导丝定位安全、可靠,对触诊不佳的乳腺小微病灶定位准确,能够帮助临床准确探寻病灶并完整切除,避免不必要的乳腺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肾假性动脉瘤(RAP)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1例RAP患者资料,术中分别采用普通弹簧圈、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作为栓塞剂。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11例均为单发RAP,3例有出血征象。RAP位于肾上段1例,中段4例,下段5例,副肾动脉1例。单纯PVA栓塞1例,弹簧圈栓塞1例,PVA加弹簧圈栓塞1例,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栓塞8例。术后瘤体及造影剂外溢均消失,载瘤动脉呈残根样。术中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术后1周内2例出血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现象,尿常规正常。结论 介入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治疗RAP的方法,其安全可靠,能最大程度保护肾脏正常组织、挽救患者生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琳  周庆华  王忠敏  陆健  张丽云 《工业加热》2014,(12):1088-1091
【摘要】 目的 评价临床不能触及乳腺病灶影像引导下放置钩丝定位引导手术切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钼靶X线或B超显示的微小病灶诊治过程。其中32例采用乳腺钼靶X线定位下穿刺,29例采用B超定位下穿刺,留置导丝于微小病灶区,引导手术将病灶切除活检。结果 32例钼靶穿刺引导均一次性定位成功,定位满意率93.8%,病灶完整切除。穿刺定位平均时间15.6 min,平均摄片5次。29例B超穿刺引导,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术中发现导丝均位于病灶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导丝移位、气胸、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影像引导穿刺钩针定位简单易行,是诊治临床不能触及乳腺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徒手肾穿刺活检术与使用穿刺架肾穿刺活检术的优缺点,探讨超声引导下徒手法肾组织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18 G巴德一次性自动活检枪对甲组226例慢性肾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徒手肾组织穿刺活检术,乙组261例慢性肾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架肾穿刺活检术,按相同的穿刺活检标准决定穿刺部位、穿刺次数,取出的肾组织标本能完成完整的病理诊断,视作活检成功;术中记录穿刺次数,术后观察并发症。结果 甲、乙两组患者平均每例的肾活检穿刺次数各为(2.97±0.43)次和(303±0.72)次、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各为4.9%和2.7%、活检成功率各为98.2%和98.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穿刺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使用穿刺架法穿刺失败主要是因为患者特别肥胖或肾脏位置特殊,徒手法穿刺失败主要与穿刺时穿刺枪的稳定性有关。结论 超声引导下徒手法肾穿刺活检术与使用穿刺架法肾穿刺活检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徒手法更适合特别肥胖及某些肾脏位置特殊的患者,可作为使用穿刺架法重要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7例TACE治疗效果欠佳的较大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肿瘤大小5.4~11.0cm,平均6.2cm,单发病灶23例,2个病灶4例,共31个病灶。AFP阳性22例。术后通过增强CT及AFP检测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2~20个月。结果射频治疗后1个月随访显示,31个肿瘤中14个(45.2%)肿瘤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17个肿瘤部分坏死。22例AFP阳性患者,AFP明显降低15例(68.2%),不变3例(13.6%),升高4例(18.2%)。并发症中3例出现表皮烫伤,1例顽固性呃逆,1例肝内出血,1例肝脓肿,1例术后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术后2个月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8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29%。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较大原发性肝癌,RFA是较有效的局部介入治疗方法,合理应用RFA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TACE中,进行髂外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盆腔肿瘤接受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进行双侧髂外动脉造影并栓塞异常供血动脉,将术中发现有髂外动脉分支血管供血的病例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75例盆腔肿瘤患者中,16例(21%)发现有髂外动脉分支血管参与供血。结论 对于盆腔肿瘤行TACE治疗,术中建议行双侧髂外动脉造影,明确是否有异常分支血管参与肿瘤供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胃及大肠癌术后的治疗、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方法 对50例术后1~12个月胃及大肠癌患者依据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取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泵温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6例采取术后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跟踪随访12~36个月.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提高、术后肝转移率及腹腔内种植率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泵温热灌注化疗疗效明确,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胃及大肠癌术后复发及腹腔内转移,并对术前已有腹腔内转移者能抑制肿瘤生长速度,延长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