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TACE中应用三氧化二砷(ATO)CalliSpheres Bead(CB)(CBATO)治疗BCLC B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13例TACE术中应用CBATO治疗BCLC- 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随访9~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生存率100%。术后1、3、6、9个月的疾病缓解率(CR+PR)分别为76.9%、76.9%、69.2%、61.5%,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92.3%、92.3%、92.3%、84.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骨髓抑制、肝脓肿、胆汁漏并发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术中应用CBATO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近期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估经皮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治疗组)135例采用TACE + 伽玛刀治疗,B组(对照组)124例采用TACE治疗。完成治疗3个月后复查肿瘤大小,所有病例随访2年。结果 259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 A、B两组总有效率(CR + PR)分别为83.7%、50.8%;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2%、85.9%、71.2%、54.1%和82.3%、65.3%、52.4%、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优于单纯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肝功能Child?蛳 Pugh分级对晚期肝癌(BCLC?蛳 C)TACE治疗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TACE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74例。根据术前Child?蛳 Pugh分级将患者分成Child?蛳 Pugh A级和B级,Child?蛳 Pugh A级患者62例,B级患者12例,术后随访。依据Child?蛳 Pugh分级进行相关性生存分析。结果 Child?蛳 Pugh A级3、6、9、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60%、31%、17%和11%,而Child?蛳 Pugh B级生存率分别为33%、17%、17%、8%和0%。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8.2个月。Child?蛳 Pugh A与B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2.5个月(P = 0.002)。结论 Child?蛳 Pugh A级肝功能进展期肝癌患者,从TACE治疗中能够取得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中含雷替曲塞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9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含雷替曲塞方案行肝癌TACE术,观察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90例患者中获CR 23例,PR 36例,SD 24例,PD 7例,有效率(CR+PR)为65.6%。1年生存率为72.2%,中位生存期(mOS)为15.9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CLC分期、联合治疗、碘油沉积类型、血管瘤栓的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期(χ2=9.83,P=0.002)、联合治疗(χ2=6.40,P=0.011)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疼痛、呕吐及骨髓抑制,Ⅲ~Ⅳ级不良反应少见,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含雷替曲塞方案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好,患者易耐受。

  相似文献   

5.
马青  李慧  刘航  罗荣  杨继金 《工业加热》2019,(2):128-131
【摘要】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介入治疗早中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并分析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4年11月1日—2011年4月30日接受奥沙利铂介入治疗的48例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方案采用奥沙利铂粉剂(150 mg)与适量超液化碘油(3~10 mL)混合对目标病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每6~8周通过CT和/或MRI检查了解目标病灶的活性情况,无活性病灶者随访观察,有活性灶者再行此方案治疗,直至截止日期2015年12月31日,或单用TACE治疗不可控制病情时,按照mRECIST标准客观评价其疗效,并记录疾病PFS。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Kaplan- Meier法(乘积极限法)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到随访结束日期,48例患者均可有效评价,中位PFS为20.0个月,95%CI为5.3~34.7个月。CR 16例,PR 25例,SD 3例,PD 4例。术后31例(64.6%)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肝功能受损、骨髓抑制等,多为Ⅰ~Ⅱ度,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奥沙利铂介入治疗早中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确切,可明显延长PFS,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载药栓塞微球(HepaSpher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15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使HepaSphere微球栓塞,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术后每月随访1次。15例患者共行23次TACE。结果 15例患者随访6~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根据mRECIST标准,3个月疾病缓解率(CR+PR)为7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3.3%,6个月疾病缓解率(CR+PR)为7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6.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汁漏并发感染、肝脓肿、腹腔出血、肿瘤破裂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新型HepaSphere微球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远期效果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颜鹏  方志勇  向华 《工业加热》2013,(2):121-124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经肝动脉灌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术中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并根据肿瘤血管丰富程度分组,术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定期行实验室指标及肝脏CT/MRI/DSA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富血管肿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乏血管肿瘤组患者(85.7%比33.3%,P < 0.05),临床随访数据表明多数富血管的患者通过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有效,生存时间6个月以上者达57.1%(16/28),对于乏血管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病情进展的仅为26.7%(4/15)。结论 TACE术中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膀胱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膀胱癌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6月至2018年3月共收治32例晚期膀胱癌伴出血患者,其中移行细胞癌(TCC)30例,鳞状细胞癌(SSC)2例。所有患者均行超选择膀胱动脉插管,先行顺铂+吡柔比星灌注化疗,再以碘化油-吡柔比星乳剂以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血管,疗程间隔时间1~3个月。结果 32例患者共行98次栓塞治疗(平均每例3.1次),其中29例(90.6%)首次术后48 h内完全止血,另外3例再次介入治疗后完全止血。平均随访20.2(6~72)个月,半年生存率为93.8%(30/32);22例(68.8%)患者血尿未复发。10例患者随访期间血尿复发,其中8例再次栓塞,另外2例保守治疗; 16例患者(50.0%)在TACE之前需要输血平均3.5(1~8)单位,TACE后仅3例(9.4%)需再次输血。术后2周血红蛋白水平由术前的(85.2±16.9) g/L明显增高至(102.1±17.4) g/L(P<0.001)。随访期间无与介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轻度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和尿路刺激征,均在3~7 d后消失。本组患者末次治疗后1个月CT或MRI影像资料显示,病灶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8例,稳定(NC)3例,疾病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为84.4%,疾病获益率(CR+PR+NC)为93.8%。结论 对于晚期膀胱癌伴出血患者,采用碘油-化疗药乳剂超选择性栓塞膀胱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许亚  周石 《工业加热》2012,(8):675-67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TACE组单纯行TACE治疗, 34例;联合治疗组采取TACE结合经皮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46例。术后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查CT、AFP、肝功能,并随访分析生存率。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治疗组AFP总下降幅度为78.6%,优于TACE组56.1%(P < 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RR(CR + PR)为69.6%,高于TACE组55.9%(P < 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后两组间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治疗组1、2 年生存率为65.2%和45.7%,明显高于TACE组(1、2年生存率为38.2%和26.7%)(P < 0.05),两组3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ACE结合经皮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辅以人工检索国内外关于MWA+TACE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效果对比的临床对照试验。纳入分析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符合条件的16篇文献1199例患者纳入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TACE+MWA组1、2、3年生存率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CR和PR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SD和PD低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 + MWA 对于大肝癌的治疗要优于单独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或临床诊断的不可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53例,分为观察组(n=18,2013年3月—2014年4月),予雷替曲塞(3 mg/m2)联合奥沙利铂(85 mg/m2)、表柔比星10 mg行TACE治疗;对照组(n=35,2012年1月—2014年4月),予5- FU(600 mg/m2)联合DDP(40 mg/m2)、表柔比星10 mg行TACE治疗。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主要研究终点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次要终点是:①术后1个月的疗效评价;②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PFS分别为10.3个月、7.2个月(P=0.047),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77.8%、77.1%(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4.4%、97.1%(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骨髓抑制及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应用到TACE治疗中可显著延长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尝试新型温敏型栓塞剂在介入动脉栓塞治疗中应用,评价其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开展温敏栓塞剂针对HCC动脉栓塞治疗的前瞻性、单臂、开放性、单中心的临床研究。经临床确诊的晚期不可切除HCC患者,给予温敏栓塞剂血管内栓塞治疗; 直至疾病进展或最多不超过4个治疗周期。术后(30±7)d,按照mRECIST标准评价客观疗效,观察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生存期(OS)。安全性评估:NCI?蛳 CTC 3.0版标准观察和判定不良反应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试验共入组10例患者、23处治疗靶病灶。术后评效结果获得完全缓解(CR)1 例,部分缓解(PR)3 例,稳定(SD)5例,进展1 例,客观缓解率(CR+PR)为40%,疾病控制率(CR+PR+SD)90%。肝内靶病灶PFS无疾病进展期为18.4(95%CI:14.15~22.65)周,累积中位生存期mOS为46.2(95%CI:38.18~54.22)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疼痛,发热,肝功能损伤,少量腹水,腹泻等。结论 新型温敏栓塞剂具有不粘管,X线下可视,栓塞效果确实,易于术后观察疗效评估等特点。该栓塞剂并非完美,也存在使用中的一些弱点和不足。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值得尝试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为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技术开辟更值得期待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 D)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ACE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病情控制组(CR+PR+SD)及病情进展组(PD),TACE治疗前、后血浆D- D水平的差异性采用秩和检验,D- D判断TACE疗效的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病情控制组TACE治疗前、后血浆D- D分别为124.00(88.00,212.00)、190.00(75.00,273.00)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组TACE治疗前、后血浆D- D分别为261.50(138.25,559.50)、554.50(398.25,1 080.00) μg/L,治疗前D- D水平高于病情控制组(P<0.05),治疗后D- D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TACE治疗前、后血浆D- D判断术后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907,两者分别取界值181.5、339.0 μg/L时,判断术后疗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70.7%及85.7%、87.8%。结论 血浆D- D水平变化对PHC患者病情评估及TACE疗效有一定评估作用,血浆D- D升高,意味着患者病情较重,TACE疗效差。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HIF)?蛳 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月对60例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另选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清HIF?蛳 1a VEGF含量。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KPS评分、Child?蛳 Pugh分级、门脉癌栓、血管侵犯及BCLC分期等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采用Kanplan?蛳 Meier法分析术后血清中HIF?蛳 1a VEGF含量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TACE术前HIF?蛳 1a和VEGF含量分别为(175.7 ± 62.2)pg/ml和(346.6 ± 134.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1 ± 5.07)pg/ml和(49.9 ± 11.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术后第1天血清HIF?蛳 1a含量明显高于术前[(603.1 ± 166.6)pg/ml比(175.7 ± 62.2)pg/ml,P < 0.01]。VEGF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周血清HIF?蛳 1a、VEGF含量分别为(210.7 ±61.5)pg/ml和(300.1 ± 82.6)pg/ml ,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5);术后1个月下降更明显[分别为(146.8 ± 50.6)pg/ml和(244.8 ± 54.5)pg/ml,P < 0.001)]。Cox回归分析证实KPS评分、Child?蛳 Pugh分级、门脉癌栓、肝内外转移、血管侵犯等因素中,回归系数对风险度有重要相关性。Kanplan?蛳 Meier分析显示,术后血清HIF?蛳 1a、VEGF含量高低对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结论 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后血清HIF?蛳 1a和VEGF含量变化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灌注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 Fu)及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 Fu/THP化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及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分为TACE组和TAE组。对TACE灌注OXA/5 Fu/THP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单纯肝动脉栓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TACE联合OXA/5 Fu/THP治疗的65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55.4%,疾病控制率(DCR)81.5%;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11.5个月,中位OS时间为18.5个月;单因素分析中,Child Pugh A级、无门脉癌栓、无肿瘤转移、肿瘤直径小及TACE治疗次数多的患者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的患者预后优于C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及肿瘤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纯TAE相比,TACE联合OXA/5 Fu/THP可提高患者的mPFS。结论 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 Fu/THP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治疗肝转移瘤的价值与疗效。方法 转移性肝癌患者50例,单纯TACE组25例,微波消融联合TACE组25例,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单纯TACE组CR 3例,PR 11例,SD 6例,PD 5例,缓解率为56%;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联合组CR 7例,PR 15例,SD 2例,PD 1例,缓解率88%,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CD3CD5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 <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MCT联合TACE治疗肝转移瘤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0%,平均生存期15.5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CR+PR)为46.2%(12/26)。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9%、6.3%,平均生存期7.5个月CR2例,PR6例,CR+PR为25.0%(8/32)。A组的生存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TACE联合CT引导下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能明显提高其疗效,并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究单药雷替曲塞经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3年 1 月—2015 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9例,分为雷替曲塞组(A组,n=24),表柔比星组(B组,n=35)。A组行单药雷替曲塞(3 mg/m2)TACE治疗,B组行单药表柔比星(40 mg/m2)TACE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术后分别根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NCI- CTCAE)V4.0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评估,并且比较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 两组都无完全缓解(CR)病例,其中A组治疗有效率(RR)37.5%,疾病控制率(DCR)87.5%;B组分别为 25.7%,8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呕心呕吐、发热、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mPFS分别为181 d、7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雷替曲塞单药方案经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表柔比星相当,但能显著延长患者m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