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明胶海绵经导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5例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其中4例有明确外伤史,1例为直肠癌阴茎转移。所有患者均行海绵体血气分析、海绵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以及髂内动脉造影检查,确认血管异常后以明胶海绵行超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术后随访30 ~ 109个月。结果 5例患者彩超均提示海绵体动脉高速低阻血流,3例患者海绵体球部可见明确异常血池。1例血管造影可见右侧阴部内动脉-海绵体瘘,2例可见左侧阴部内动脉-海绵体瘘,1例右侧阴茎背动脉及阴茎海绵体动脉增粗,1例患者双侧阴部内动脉异常增粗。栓塞后所有患者异常勃起症状即刻消失,术后随访除阴茎转移癌患者于栓塞后7个月死亡外,所有患者性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 采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性栓塞阴部内动脉是治疗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的有效方法,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可以很好地保护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联合微弹簧圈经导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外伤所致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HF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5例HFP患者,均有会阴部外伤病史。术前均行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超声和髂动脉CTA检查,确诊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体瘘形成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微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5例患者彩色超声显示阴茎动脉血流呈高流速、低阻抗,CTA表现为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和海绵体瘘形成。所有患者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后4 d内阴茎异常勃起症状消失,1例单纯明胶海绵颗栓塞患者2周后HFP复发,再次微弹簧圈栓塞后无复发。术后随访6~60个月,所有患者勃起功能均恢复至损伤前水平。结论 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微弹簧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外伤性阴茎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体瘘形成HFP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弹簧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外伤性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的技术与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3月我科共收治典型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有会阴部外伤病史。彩色超声均诊断阴茎单侧海绵体动脉瘘,且均经血管造影证实。所有动脉海绵体瘘均经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微圈栓塞。栓塞术后即刻对患者阴茎勃起状态进行体检评价,并分别于术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彩色超声随访,对勃起功能则长期随访评价。结果超选择动脉插管及栓塞均获得成功。其中6例首次治疗即使用微圈栓塞,另1例是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周后复发,再次栓塞时使用的微圈技术。所有患者栓塞后即刻至1h检查,阴茎勃起状态明显消退。7例使用微圈栓塞患者长期随访阴茎勃起功能正常。结论超选择微圈栓塞对治疗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安全、有效。微圈应作为首选栓塞物取代传统的海棉颗粒。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特发性动静脉瘘的影像学特征、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收治4例肾动脉CTA及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特发性动静脉瘘患者,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对病变血管进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介入栓塞术后,肾动脉CTA及肾动脉造影检查发现4例患者畸形血管团及动静脉分流现象均消失,相应肾脏大部分肾实质显示良好,血压、肾功能检查与术前均无明显改变,后期随访无血尿病例。结论 肾动脉CTA及肾动脉造影检查可全面准确诊断肾特发性动静脉瘘,并为介入栓塞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介入栓塞治疗肾特发性动静脉瘘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并可最大限度保留患侧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AVS)的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造影明确AVS的类型、程度后, 按不同方式进行堵瘘及肿瘤化疗栓塞治疗。再次造影评价瘘口封堵的疗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栓塞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肝动脉-门静脉瘘44例,肝动-静脉瘘11例,肝动脉-门脉瘘合并肝动-静脉瘘4例,肝动脉-肺动脉瘘3例。53例患者1 ~ 2个月后DSA复查发现动静脉瘘消失18例,分流量明显减轻19例,稳定9例,进展7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栓塞材料和门静脉癌栓可影响肝动脉-门脉瘘介入栓塞的疗效,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是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VA颗粒和碘油无水乙醇混悬液栓塞疗效优于明胶海绵。结论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应根据动静脉瘘的类型、程度等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栓塞材料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瘘的再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MRI和DSA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方法1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均行MRI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4例行栓塞治疗.分析其MRI和血管造影表现.结果1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中,MRI显示脊髓内弥漫性长T2信号影11例,脊髓斑片状强化2例,脊髓背侧异常血管影6例.脊髓血管造影均能显示其瘘口和引流静脉,并反映其病变范围、供血状况及特征.4例行栓塞治疗患者其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结论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主要确诊方法.MRI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内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血管 PVA 颗粒栓塞硬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材料和方法:5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硬膜动静脉瘘(2例累及海绵窦,1例累及右横窦、乙状窦,1例累及上矢状窦,1例累及右侧中颅凹)患者,选择性插管入近病巢处的供养动脉或近供养动脉开口的主干动脉(颌内动脉或颈外动脉),采用 PVA 颗粒悬液加适量优维显300配成不透光混合液,在透视监视下缓慢注入供养动脉直至栓塞瘘道,术后15分钟和6个月随访血管造影及评价临床情况。结果:4例术后瘘道完全栓塞,临床症状消失;1例术后血管造影示瘘道栓塞80%,临床尚存在复视,6个月后随访血管造影瘘道闭塞,复视消失。结论:PVA 颗粒操作方便,临床效果好,相对于其它栓塞材料较为安全,是一种经血管治疗硬膜动静脉瘘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阴茎动静脉瘘致阴茎异常勃起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对2例介入治疗阴茎动静脉瘘致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常规检查、护患沟通、手术方法准备、皮肤准备和术后体位护理、阴茎勃起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例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随访阴茎勃起正常。结论阴茎动静脉瘘致阴茎异常勃起行介入治疗安全可靠,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肾出血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及其栓塞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2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根据肾出血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等栓塞剂行栓塞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溢,其中2例合并假性动脉瘤,2例合并肾动静脉瘘,1例合并肾动脉-肾盏瘘,1例为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肾动静脉瘘;另5例显示为肿瘤血管。25例患者采用不同栓塞剂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随诊4 ~ 10个月,均无再次出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肾出血动脉造影的各不相同,仔细甄别并选用不同栓塞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能有效止血、最大限度地保存肾功能,可作为肾出血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型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均以眼部表现与首发症状,其中5例患者初诊为"结膜炎".25例患者全部经Seldinger技术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13例分流量大、供血动脉条数多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2例分流量小,供血动脉条数少者采用压颈保守治疗.结果25例均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型动静脉瘘,其中13例采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2例采用压颈保守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海绵窦区硬脑膜型动静脉瘘的诊断通常并不困难.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对分流量小的病变压颈保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造瘘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肾造瘘术后出血患者,使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微粒、聚乙烯醇(PVA)微粒或弹簧圈。结果造影显示肾实质动静脉瘘2例;对比剂外溢4例;假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3例。栓塞治疗后异常血管征象消失,12例患者的血尿3~7d内消失,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再次血尿。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造瘘术后出血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瘤内及载瘤动脉栓塞治疗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s,PSA)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7例PSA患者,均经血管造影及相关外伤及手术病史证实,采用瘤内及载瘤动脉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 ~ 6个月。结果 所有PSA患者瘤腔栓塞良好,主干保留。椎动脉、臀上动脉和胫前动脉PSA患者的体表搏动性包块、血管杂音消失;子宫动脉、支气管动脉及肝动脉PSA患者出血停止。术后随访3 ~ 6个月,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PSA瘤腔内未见彩色血流显示;肝动脉PSA患者未再次便血,支气管动脉PSA患者6个月内未再次咯血,所有患者未出现相应肢体或器官缺血症状。结论 采用瘤内及载瘤动脉栓塞法治疗PSA安全有效,适应性较广,操作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畸形(或瘘)所致血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肉眼血尿行肾动脉造影而确诊的肾血管病变7例,包括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3例,非肿瘤获得性动静脉瘘4例,选择相应的栓塞剂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均获成功栓塞,术后1~7d临床肉眼血尿症状完全消失,无严重并发症,随访l2~36个月无再发。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所致的血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22例耳部动静脉畸形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对22例耳部动静脉畸形患者,通过局部穿刺或经导管内超选择径路达到耳部病变的异常血管团内,根据病变的血管团构筑,采用无水乙醇或稀释乙醇进行栓塞,间隔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间隔3~4个月进行临床随访,根据临床检查或血管造影评价临床效果。结果22例患者共进行了38次无水乙醇栓塞,每次无水乙醇的用量为4~65ml 。9例病变局限患者,1~2次栓塞后达到临床治愈;13例病变广泛患者,无水乙醇栓塞3~5次后,溃疡愈合,出血停止,耳鸣消失或减弱。血管造影见9例异常血管团完全消失;8例血管团消失50%~75%;5例血管团消失小于50%。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可逆性局部坏死和水疱形成。结论无水乙醇栓塞是耳部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有可能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椭圆形中心顺序(elliptic centric ordered)的快速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fast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在脊髓血管畸形中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临床怀疑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在1.5T MR机上接受了椭圆形中心顺序的快速CE-MRA检查,所有病例行选择性全脊椎动脉造影,18例施行了外科手术,其中2例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术后MRA随访了10例;以选择性全脊椎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就病变诊断、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瘘口或瘤巢、引流静脉和血管的图像质量(包括血管的连续性、强化程度和清晰度)进行MRA和DSA的比较。结果经外科手术证实18例,包括脊髓动静脉畸形3例、髓周动静脉瘘5例、硬膜动静脉瘘7例、椎旁动静脉瘘1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2例;MRA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瘤巢或瘘口、引流静脉与DSA的符合率分别为93.8%、92%、96.2%、100%和100%,MRA显示血管强化和清晰度类似于DSA(P>0.05),DSA显示血管的连续性优于MRA(P<0.05);9例MRA未见椎管内异常血管,与DSA完全符合。术后MRA随访的10例原异常血管未再显示。结论椭圆形中心顺序的快速CE-MRA能够初步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亚型,能够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养动脉起源、供养动脉、瘤巢或瘘口、引流静脉,能够指导选择性脊椎动脉造影和手术治疗,是脊髓血管畸形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重介入栓塞对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7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术前均行DSA造影检查,其中6例病灶主要由上颌动脉及颈内动脉分支供血,均行双重介入栓塞治疗即局部穿刺瘤体内直接栓塞+供瘤动脉栓塞;另1例仅上颌动脉供血,故仅行供瘤动脉栓塞.结果所有病灶在栓塞后造影检查中均明显缩小.结论双重介入栓塞治疗可作为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前必备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医源性肾血管损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9例医源性肾血管损伤患者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损伤原因有行肾脏穿刺活检术后5例、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2例、经皮穿刺右肾盂造瘘术后1例、肾脏肿瘤局部切除术后1例。临床表现有失血性休克7例、患侧剧烈腰痛7例、血尿8例;CT和超声波检查发现肾脏周围血肿8例。栓塞材料用微型钢丝圈7例、普通钢丝圈2例,同时用聚乙烯醇微球5例、用明胶海绵碎粒2例。结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显示肾实质内动静脉瘘6例、假性动脉瘤2例、肾实质血管破裂对比剂外溢1例。本组9例均栓塞成功;治疗结束时复查造影显示异常血管消失,正常分支保留。7例失血症状明显者,栓塞后经给予补充血容量、失血症状迅速改善;7例剧烈腰痛者,术后2~4d腰痛消失;血尿8例,术后2~14d消失。术后原有肾功能不全加重3例、新出现肾功能不全2例,其中2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超声复查显示肾周围血肿于2~4个月逐渐吸收。随访6~78个月(平均38个月),4例死于原发疾病,5例健在、未再针对肾脏损伤进行外科或介入治疗,未再发生出血,血肌酐、尿素测定属正常范围。结论经导管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是治疗医源性肾脏血管损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弹簧圈联合组织胶经皮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异常体动脉供血左肺下叶(ASALLL)基底段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ASALLL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栓塞治疗结果。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咯血、咳嗽、咯痰等;CT检查显示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及肺组织正常,左下叶基底段肺动脉缺如,各1支异常体动脉起源于胸主动脉供血左肺下叶基底段;血管造影证实异常体动脉供血情况及相应肺动脉缺如。经皮血管内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栓塞异常体动脉后,患者症状改善。结论 ASALLL患者CT和血管造影表现具有特异性,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栓塞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报道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科治疗的7例SDAVF患者流行病学、脊髓MRI及脊髓DSA、治疗方法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7例患者脊髓MRI均有异常发现,DSA明确诊断后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7例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经NBCA胶栓塞治疗4例无复发,经Onyx胶栓塞治疗3例中1例复发。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SDAVF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陈峰  陈石伟  乔德林  唐震 《工业加热》2010,(11):862-864
目的评估弹簧圈栓塞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肠道造瘘口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2月-2010年5月,上海公利医院共收治8例门静脉高压性肠道造瘘口出血患者,其中直肠癌术后4例、乙状结肠癌术后3例、降结肠癌术后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A血管重建检查,经血管造影证实。治疗方法均为经皮穿肝经门静脉至迂曲扩张肠系膜静脉,置入弹簧钢圈栓塞迂曲扩张静脉,同时联合脾栓塞。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依据CT增强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止血率及复发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8例皆1次栓塞成功,均获满意止血,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行增强CT检查,弹簧圈位置均良好,未见曲张静脉增强显影。术后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曲张静脉团内未见血流。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造瘘口再出血。结论经皮肝穿经门静脉栓塞曲张静脉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肠道造瘘口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