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及VIP 8个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TACE联合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员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RCT(1 3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联合组0.5年、1年、1.5年、2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均明显好于TACE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结果分别为0.5年[RR=1.24,95%CI=(1.12,1.37)],1年[RR=1.50,95%CI=(1.38,1.62)],1.5年[RR=2.05,95%CI=(1.38,3.06)],2年[RR=1.97,95%CI=(1.65,2.36)],3年[RR=3.39, 95%CI=(2.32,4.96)]。②联合组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完全坏死率和甲胎蛋白(AFP)的转阴率均高于单独TACE组,联合组的复发率低于单独TACE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结果分别为完全缓解率[RR=2.53,95%CI=(1.45,4.41)],总有效率[RR=1.69, 95%CI=(1.43,1.99)],完全坏死率[RR=2.51,95%CI=(1.87,3.36)],AFP转阴率[RR=1.49, 95%CI=(1.28,1.73)],复发率[RR=0.28, 95%CI=(0.15,0.52)]。结论 相比较单用TACE治疗,TACE联合MWA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仍较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肝穿胆道支架植入(PTBS)治疗恶性肝门部梗阻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由胆管癌和胆囊癌所致恶性肝门部梗阻的连续性患者159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30个潜在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危险因素先行单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中P < 0.10的自变量进入多因素分析。结果 PTBS术后30 d病死率为9.4%。单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30个潜在相关危险因素中:6个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WBC(OR = 1.224,95%CI[1.07 ~ 1.44],P < 0.01),INR(OR = 78.75,95%CI[5.02 ~ 1 235.70,P < 0.01),PT(OR = 1.55,95%CI[1.18 ~ 2.04],P < 0.01),BUN(OR = 1.19,95%CI[1.02 ~ 1.38],P < 0.05),CRE(OR = 1.02,95%CI [1.00 ~ 1.04],P < 0.1),淋巴结转移(OR = 0.334,95%CI[0.105 ~ 1.131],P < 0.1)。多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WBC(OR = 1.19,95%CI[1.026 ~ 1.380],P < 0.05),INR(OR = 151.5,95%CI [5.48.13 ~ 5 440.7],P < 0.01),CRE(OR = 1.025,95%CI [1.002 ~ 1.048],P < 0.05)。结论 PTB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恶性肝门部梗阻的姑息方法。术前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肝、肾功能,控制术前感染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应用64排螺旋CT(64?蛳SCT)检测冠状动脉罪犯病变指标,包括斑块类型、斑块衰减(PA)、重构指数(RI),并计算钙化积分(CS)及罪犯病变积分(CLS),探讨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10例临床明确诊断冠心病(CAD)患者行64?蛳SCT检查,其中ACS 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67例。测量患者冠状动脉罪犯病变指标,包括斑块类型、PA、RI,并计算CS及CLS。比较ACS和SAP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别。结果 ACS组比SAP组拥有更多的点状钙化(92.30% 比 9.1% , P < 0.05)、更低的PA(41.32 ± 21.08比90.37 ± 48.19, P < 0.01)、更高的RI(1.29 ± 0.42比0.89 ± 0.45, P < 0.01)、更低的CS(71.43 ± 6.74比154.41 ± 19.02, P < 0.05)及更高的CLS(1.15 ± 1.12比1.06 ± 0.63; P < 0.01)。CLS > 2.0 可以区分ACS和SAP,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7%和67.3%。结论 CLS可用于区分ACS和SAP,对ACS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聚合物涂层改性促进血管内皮化及抑制内膜增殖的作用。方法 选择32只小型猪,在冠状动脉内随机植入裸支架(BMS)15枚、新型聚合物涂层支架(Polymer)17枚、FireBird2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蛳 FB2)17枚和新型聚合物涂层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蛳 Plus)15枚,分别于植入后7、28 d取材,用扫描电镜分析内皮化程度,并分别于28 、180 d取材,病理分析内膜增生程度。结果 扫描电镜分析显示,与SES?蛳 FB2组相比,支架植入后7 d和28 d ,SES?蛳 Plus组内皮覆盖率显著增加(分别为23% ± 11% 比47% ± 21%和84 ± 21% 比100%,P < 0.05),而BMS、Polymer和SES?蛳 Plus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理分析显示,支架植入后28 d和180 d,SES?蛳 Plus组和SES?蛳 FB2组间的新生内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28 ± 0.84 ) mm2比(2.08 ± 0.76 ) mm2和(3.19 ± 0.63) mm2 比(3.06 ± 1.33) mm2,P > 0.05]。结论 SES?蛳 Plus能有效抑制内膜增生,具有明显的促进内皮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评价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64层螺旋CT对59例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共计112枚支架)行CT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64层螺旋CT显示植入的112枚支架中109枚支架内腔得到清晰显示,总显示率97.3%(109/112)。12处中、重度狭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正确10处;15处轻度狭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正确5处,误诊10处,无漏诊。再狭窄诊断的灵敏度83.3%(10/12),特异度99%(99/100),阳性预测值90.9%(16/24),阴性预测值98%(99/101),准确率97.3%(109/112)。结论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用于支架术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蛳 onset?蛳 to?蛳 balloon time,SOTBT)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8例行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STEMI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OTBT分为A组(SOTBT < 6 h)和B组(6 ~ 12 h),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术后1 h ST段50%回落率、CK?蛳 MB与cTnI峰值、术前与术后24 h及1周BNP、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A组PCI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 3级血流率、TMP 3级率及ST段50%回落率均显著高于B组,CK?蛳 MB、cTnI峰值显著低于B组;两组术前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及1周A组BNP均显著低于B组,LVEF显著高于B组。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MACE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缩短SOTBT能够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03例接受急症PCI 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IPOC组(n=103)和对照组(n=100),IPOC组在再灌注开始1 min内行IPOC处理,对照组在再灌注后最初6 min内不作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蛳 MB)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校正的TIMI计帧(CTFC)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梗死相关血管、缺血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OC组CTFC明显快于对照组[(25.3±7.9)帧对(29.4±8.4)帧(P<0.05)];IPOC组CK?蛳 MB峰值、cTnI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57.3±83.6) U/L对(201.5±77.3) U/L,(2.5±1.3) ng/ml对(3.1±1.0) ng/ml)(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WMSI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IPOC组LVEF、WMS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7.4±8.7)%对(53.6±9.3)%,1.19±0.4对1.27±0.3(P<0.05)]。IPOC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POC能够改善STEMI急症PCI 治疗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HIF)?蛳 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月对60例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另选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清HIF?蛳 1a VEGF含量。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KPS评分、Child?蛳 Pugh分级、门脉癌栓、血管侵犯及BCLC分期等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采用Kanplan?蛳 Meier法分析术后血清中HIF?蛳 1a VEGF含量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TACE术前HIF?蛳 1a和VEGF含量分别为(175.7 ± 62.2)pg/ml和(346.6 ± 134.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1 ± 5.07)pg/ml和(49.9 ± 11.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术后第1天血清HIF?蛳 1a含量明显高于术前[(603.1 ± 166.6)pg/ml比(175.7 ± 62.2)pg/ml,P < 0.01]。VEGF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周血清HIF?蛳 1a、VEGF含量分别为(210.7 ±61.5)pg/ml和(300.1 ± 82.6)pg/ml ,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5);术后1个月下降更明显[分别为(146.8 ± 50.6)pg/ml和(244.8 ± 54.5)pg/ml,P < 0.001)]。Cox回归分析证实KPS评分、Child?蛳 Pugh分级、门脉癌栓、肝内外转移、血管侵犯等因素中,回归系数对风险度有重要相关性。Kanplan?蛳 Meier分析显示,术后血清HIF?蛳 1a、VEGF含量高低对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结论 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后血清HIF?蛳 1a和VEGF含量变化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戴煌  秦永文  萧毅 《工业加热》2012,(7):541-546
【摘要】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T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82例患者先后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并以ICA为金标准,评估320排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50%及≥ 7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CTA成像质量4分71例(86.6%),平均心率为67次/min;3分10例(12.2%),平均心率为74次/min;2分1例(1.2%),心率为83次/min;1分0例,全部病例均无阶梯伪影。CTA发现174个狭窄≥ 50%的节段,ICA发现144个。以ICA为金标准,320排CTA诊断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96.0%、77.0%和99.0%。CTA发现40个狭窄≥ 70%的节段,ICA发现40个。以ICA为金标准,320排CTA诊断狭窄≥ 7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5.6%、45.5%和100%。 结论 320排CTA图像质量好,诊断冠心病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估无对比剂3.0T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前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D?蛳 TOF?蛳 MRA)检查。对每枚动脉瘤,用3D?蛳 TOF?蛳 MRA决定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法,包括经或不经球囊/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治疗、外科夹闭、保守治疗。3D?蛳 TOF?蛳 MRA术前治疗计划与DSA最终决策的动脉瘤实际治疗方式相比较判定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 以动脉瘤为基础评估对颅内动脉瘤检测的准确性为96.9%,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PPV)为98.8%,阴性预测值(NPV)为87.1%。依椐3D?蛳 TOF?蛳 MRA工作位上动脉瘤的解剖特点可以准确地制定术前治疗计划,其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4.0%、100%、100%、74.4%。结论 无对比剂3D?蛳 TOF?蛳 MRA在检测颅内破裂动脉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且可以有效、准确地制定适合的动脉瘤术前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 伴发门静脉癌栓(PVT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Wan Fang Data、VIP等数据库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HCC伴PVTT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7年3月。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9篇文献91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和6篇回顾性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25I粒子联合TACE试验组控制疾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58,95%CI=1.46~4.57,P=0.001);术后3个月(OR=7.40,95%CI=3.52~15.57,P<0.000 1)、6个月(OR=4.41,95%CI=3.19~6.11,P<0.000 1)、12个月(OR=4.72,95%CI=3.35~6.64,P<0.000 1)累计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肝功能不全(OR=0.33,95%CI=0.13~0.82,P=0.02)和消化道出血(OR=0.39,95%CI=0.19~0.80,P=0.00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术后转移率(OR=0.82,95%CI=0.46~1.46,P=0.50)和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C伴PVTT患者经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TACE治疗安全有效,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同时降低肝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受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高质量、大样本前瞻性RCT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冷冻球囊消融(CBA)对比射频消融(RF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万方(WanFang)和中国维普(VIP)等数据库,收集RFA与CBA治疗PAF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5年12月。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由2名评价员各自独立完成。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RCT研究文献(636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RFA相比,CBA增加了术后膈神经麻痹发生率(RR9.26,95%CI2.17~39.63,P=0.003),但手术时间(MD10.07,95%CI-9.10~30.52,P=0.29)、X线透视时间(MD-0.18,95%CI-8.14~7.77,P=0.96)、随访12个月成功率(RR0.91,95%CI0.72~1.14,P=0.40)和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RR0.47,95%CI0.11~2.02,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RFA相比,CBA治疗PAF在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随访12个月成功率及房速、房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能增加膈神经麻痹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汁引流(PTCD)术后不同抗肿瘤治疗方式对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期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的60例经胆道钳夹活检明确诊断为胆总管中、下段腺癌,按照TNM肿瘤分期分为Ⅱ期9例,Ⅲ期39例、Ⅳ期12例。按照分化程度区分高分化者9例、中分化者37例、低分化者14例。将此6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所有患者行引流管置入及支架植入以解除黄疸症状,根据后续抗肿瘤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引流手术后行规律动脉灌注化疗;B组引流手术后行胆道内粒子链植入;C组引流手术后行规律动脉灌注化疗及胆道内粒子链植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为(186.0±36.4)d,B组中位生存期为(183.0±26.5)d,C组中位生存期为(252.0±43.6)d。肿瘤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经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HR=8.434,95%CI(3.41~20.090)]是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HR=0.616,95%CI(0.429~0.884)]是死亡的保护因素,肿瘤分化程度(Score检验,?字2=0.197,P=0.657)与死亡无关。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HR=1.012,95%CI(0.558~2.179)],而C组治疗方式[HR=0.334,95%CI(0.148~0.075)]是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 肿瘤TNM分期及不同治疗方式对中下段胆总管癌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中下段胆总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引流术后应行化疗及内放疗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确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P/Q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ω?蛳 agatoxin?蛳 IVA(蜘蛛毒提取物)在猴脑缺血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广西猕猴8只,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术前CT平扫和血管造影排除脑血管及颅内病变。各组动物经介入法插管至大脑中动脉,注入自体血栓造成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证明栓塞成功,于术后30 min椎管内注射ω?蛳 agatoxin?蛳 IVA溶液,术后60 min行CT灌注扫描(CTP)观察梗死范围,术后1、15和30 d观察行为学表现,术后第30天行MRI扫描测量梗死体积,处死动物并取脑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术后介入血管造影和CTP均证明栓塞成功,术后60 min两组动物脑缺血范围在CTP图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5和30 d行为学评分,治疗组分别为27.0 ± 3.0和27.0 ± 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5 ± 4.7和17.5 ± 4.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0 d MRI扫描测量的梗死范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 ± 38比193 ± 24,P < 0.05)。结论 ω?蛳 agatoxin?蛳 IVA可以降低猴脑缺血后的梗死范围,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对6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272节段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CTA能够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其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CTA发现钙化病变52节段,SCA仅发现钙化病变35节段。CTA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6.33%,特异度98.16%,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97.56%。其中对左主干、左前降支病变及>75%的病变灵敏度最高,分别达到100%和94.4%。结论CTA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开口畸形、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评价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Pubmed、EMbase和SCI数据库中关于As2O3联合TACE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检索日期自建库至2017年6月;用Revman5.3软件及Stata12.0对所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18篇,共1 531例患者,其中以As2O3联合TACE治疗的(研究组)807例,单纯TACE 治疗的(对照组)724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2,95%CI=1.20~1.69),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10~1.53),生活质量降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38~0.70),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2,95%CI=1.31~1.76),生活质量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2,95%CI=0.91~1.37)。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 As2O3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比较臭氧与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臭氧和胶原酶治疗LDH的随机(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C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5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医师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897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① 臭氧对胶原酶的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 = 1.03,95%CI(0.90,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84);② 臭氧对胶原酶优良率:RR = 1.02,95%CI(0.91,1.15),P = 0.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 臭氧对胶原酶VAS评分:MD = 0.08,95%CI(-0.47,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783)。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 现有证据提示,对于LDH的治疗,臭氧与胶原酶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邓灵波  李晓光  明韦迪 《工业加热》2013,(12):1000-1006
【摘要】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F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文献,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和质量进行评价,并用RevMan5.1.10版软件对RFA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有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FA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CR + PR)是不使用RFA治疗的3.21倍(95%CI:1.94 ~ 5.31)、复发率为0.33倍(95%CI:0.20 ~ 0.57)、生存率为2.60倍(95%CI:1.90 ~ 3.55)、生活质量为4.79倍(95%CI:2.71 ~ 8.48),且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使用RFA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结论 使用RFA治疗晚期NSCLC能够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RFA治疗晚期NSCLC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于RFA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尚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规范化、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18F?蛳 FDG PET/CT显像评价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7月40例口服索拉非尼的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行18F?蛳 FDG PET/CT检查,并记录每例患者肝内病灶区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评价其疗效,Cox模型分析影响总生存期(OS)和无肿瘤进展生存期(PFS)的因素。结果 40例患者随访中位时间9(2 ~ 18)个月,3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22例患者疾病稳定,总有效率为62.5%。中位生存期和PFS分别为6.1个月(95%CI:0 ~ 12)和4.8个月(95%CI:1.4 ~ 7.2)。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甲胎蛋白(AFP)水平,门静脉主干癌栓和SUVmax是影响OS独立预后因素。AFP水平和SUVmax是影响PFS独立预后因素。根据SUVmax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SUVmax值和高SUVmax值两组:低SUV组的OS和PFS明显大于高SUV组(P分别为0.009和0.003)。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HCC,18F?蛳 FDG PET/CT显像的SUVmax有价值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通过与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评估双轴旋转冠状动脉造影(XperSwing)在我国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2月连续入选151例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年龄 ≥ 65岁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造影组(n = 75)和XperSwing组(n = 76),并记录两组患者造影所用对比剂用量、射线剂量及操作时间。记录术中症状、心律失常发生以及造影前后即刻血压、心率、血清肌酐值的变化。两组所需追加造影体位数用于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且追加造影体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XperSwing组总对比剂用量较标准造影组减少约44%[(29.28 ± 5.06)ml比(52.02 ± 12.05)ml,P < 0.01)],总射线剂量减少约50%[(11 383.60 ± 4 114.52)mGycm2比(22 755.97 ± 11 239.22)mGycm2,P < 0.01)]。两组造影所用操作时间、术中症状、心律失常发生以及造影前后即刻血压、心率、变化的差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虽然两组间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均未发生对比剂肾病。结论 本研究显示XperSwing在中国老年人群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使用中安全有效,相对标准造影来说,XperSwing能明显减少患者对比剂用量和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