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斌  郑传胜  王奇  梁明  曾军 《工业加热》2014,(7):630-633
【摘要】 目的 探讨泥鳅导丝配合鹅颈套圈成圈技术在抓取腔内管状异物中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方法 2009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3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体内断管患者、1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断管患者及2例更换双“J”管患者,均为女性。采用泥鳅导丝配合鹅颈套圈成圈技术(即将导丝和鹅颈套圈分别置于管状物两侧,用鹅颈套圈将泥鳅导丝前端柔软部分套住后即形成一圈型结构)对6例患者进行取管操作。结果 应用成圈技术均顺利、安全的取出6例患者体内断管或双“J”管。结论 泥鳅导丝配合鹅颈套圈成圈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快捷的抓取腔内管状异物的方法,值得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儿最为安全、有效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 047例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肿瘤患儿,其中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436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61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近、远期并发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21.2%(98/463):近期并发症 32例(导管末端位置异常10例,穿刺处机械性静脉炎17例,局部皮下血肿5例);远期并发症66例(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25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0例,导管移位滑脱 16例,导管渗漏断裂5例)。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5.6%(34/611):近期并发症13例(血肿3例,误穿动脉9例,夹闭综合征1例);远期并发症21例(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3例,导管或泵体破裂渗漏3例,导管与血管壁粘连取出困难2例)。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 TIVAP具有并发症少,安全耐用的优势。PICC则置入简便、无需麻醉,费用低,置入后能即刻使用的特点。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患儿的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故对于儿童肿瘤患儿,应根据个体化差异灵活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左侧腋静脉近侧段途径植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1月采用超声结合DSA导引下经左侧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患者132例临床资料,分析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接受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TIVAP,左侧腋静脉穿刺成功率93.2%(123/132)。发生术中误穿刺动脉5例,气胸1例,心律失常3例,术后切口裂开1例,感染1例,导管移位2例,港体移位1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1例患者因舒适度欠佳,于术后3个月行TIVAP取出。未出现夹闭综合征、导管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结合DSA导引下经左侧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可行、安全,患者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双侧股静脉入路介入插管溶栓方法治疗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 对18例从右股静脉或右颈静脉入路行左髂股静脉插管失败的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左侧股静脉顺行法穿刺,注射对比剂证实穿刺成功后将导丝插入至下腔静脉,将导丝从右侧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出或拉出后建立导丝轨道,再沿导丝将导管自右向左逆行插入左侧髂股静脉留置溶栓。结果 18例左股静脉穿刺16例获得成功,建立了左右股静脉导丝轨道,并顺利将导管自右股静脉或颈静脉插入左侧髂股静内;经过3 ~ 14 d导管溶栓后血栓均完全溶解,下肢肿胀消退;在溶栓过程中左侧股静脉穿刺处无明显淤血和血肿发生。结论 对于经右股静脉或右颈静脉入路插管失败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采用双侧股静脉入路建立导丝轨道后再插管的方法,成功率高、安全、创伤小,临床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220例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易出现的问题,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穿刺成功率达91.82%,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深静脉导管置管顺利175/205例(85.37%);导管置入颈内静脉18/205例,置入对侧头臂干2/205例,导管头折返1/205例,置管时出现心律失常38/21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215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是安全易行,成功率高,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小隐静脉入路血管腔内介入方法治疗髂-股静脉血栓(I?蛳 FVT) 的疗效。方法 对28例I?蛳 FVT患者从健侧股静脉逆行插管失败,改行患侧小隐静脉切开置管溶栓并辅以导丝碎栓、导管抽吸、球囊导管顺次扩张;髂静脉流出道狭窄者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结果 28例急性及亚急性I?蛳 FVT患者经患侧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全部成功置管,溶栓导管侧孔段位于髂静脉至腘静脉间;7例取得明显的疗效, 表现为患肢肿胀迅速消退, 疼痛消失, 肢体松软, 活动恢复正常; 17例患肢肿胀减轻,患肢活动度接近正常,造影血流大部分恢复,好转出院; 4 例症状改善不明显。全部病例均未发生肺梗死。术后随访25例,随访时间6 ~ 24个月,平均14.6 个月,静脉通畅无陈旧血栓18例,有陈旧血栓、静脉腔 > 70%者5例,复发2例,静脉血栓后遗症3例。随访病例中,无下腔静脉阻塞、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经小隐静脉入路留置溶栓导管辅助介入血栓清除的技术治疗I?蛳 FVT, 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创伤小,临床可予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的评估.方法 36例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9例,B级21例,C级6例.术前常规行腹部彩超检查及胃镜检查,31例患者行CT扫描及肝脏血管重建.介入治疗方法:经颈静脉(股静脉)-下腔静脉途径行肝静脉(或副肝静脉)开通;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途径行肝静脉开通;经颈静脉行肝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改良式TIPS).术中常规行肝静脉、门静脉造影和测压和下腔静脉造影,术后给予护肝、抗感染及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和双嘧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经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和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急性SMVT患者,其中23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治疗(经静脉溶栓组),9例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经动脉溶栓组)。结果 28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其中经静脉溶栓组患者22例,经动脉溶栓组患者6例。CTA检查显示经静脉溶栓组17例患者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大部分再通,经动脉溶栓组仅有3例大部分再通。经静脉溶栓组导管溶栓操作时间和曝光时间均明显长于经动脉溶栓组。结论 经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及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均为治疗急性SMVT的有效方法,前者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后者在操作上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颈静脉插管溶栓、左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部分血栓已蔓延至下腔静脉的患者在溶栓前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果28例患者均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中造影检查明确诊断;5例行可回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所有患者均经颈静脉置入溶栓导管于髂股静脉进行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溶解率100%,溶栓后均予以球囊扩张左髂总静脉,其中6例置入髂静脉支架。术后肢体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3~12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滤器置入、经颈静脉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右侧头臂静脉入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BCV入路植入TIVAP共49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7例,女356例;年龄29~78岁,平均(47.3±13.2)岁。总结穿刺成功率及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9%(488/493)。手术时间18~35 min,平均(22.5±8.3) min。术中误穿动脉3例(0.61%,3/493),未见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携TIVAP时间为124~986 d,平均(271.1±53.8) d;并发症发生率为2.25%(11/488),包括港穴出血2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部分血栓形成2例,纤维蛋白鞘形成6例,未见导管异位、断裂、置管相关夹闭综合征(POS)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右侧BCV入路行TIVAP植入,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植入TIVAP提供另一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