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机载武器传递对准精确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武器传递对准时.主、子惯导的安装距离、机翼的弹性变形及颤振对机载武器子惯导的对准精度将产生很大影响。文中基于实际工程需要,对影响机载武器传递对准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精确建模及全面分析。提出了机翼弹性变形的三阶随机过程模型.建立了机翼的颤振模型及杆臂效应误差模型。同时.研究了一种“速度积分+角速率”匹配的传递对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速度+角速率”匹配的方法相比.在主、子惯导之间的失准角的估计及惯性器件的标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对机载导弹中的惯导平台采用速度传递进行初始对准的方法,作了简要的理论推导和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机仿真,其特点是对子平台绕其某水平轴施矩,使方位对准达到快速、高精度,避免了对飞机机动飞行的要求,成功地解决了方位初始对准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车载导弹光学辅助数学传递对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发射准备时间和对准精度等方面分析现代战争环境下车载导弹对初始对准的要求,提出利用自准直仪进行光学辅助数学传递对准的方法。给出光学辅助数学传递对准系统搭建方案,推导主、子惯导方位光学传递关系,将光学准直得到的相对方位测量角引入到“角速度+加速度”匹配模式中构成新的量测方程,对主、子惯导安装角进行滤波估计。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方位光学传递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并对光学辅助数学传递对准方法进行了数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对准速度和较高的对准精度,能够满足现代车载导弹快速高精度初始对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9.
采用惯性导航系统的舰舰导弹作为海战场最重要的攻击武器,能否快速准确地在舰艇上对导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是影响舰舰导弹捕捉概率的重要因素。动基座对准误差导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作为的初始误差,会随着工作时间增长不断累加,导致末制导雷达开机时导弹散布误差和航向误差角不断增大,将致使末制导雷达的捕捉概率下降。基于动基座初始对准误差对导弹飞行控制误差的影响,以目标位置误差圆分布为基础,建立舰舰导弹捕捉概率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条件的参数设置,仿真计算出某型舰舰导弹动基座初始对准误差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捕捉概率近似线性下降,下降值约为静基座对准时的4.2%~6.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机载灵巧弹药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导航传递对准时间过长、严重制约载机安全的问题,提出了MEMS陀螺零偏两点估计算法和弱可观测状态分离估计的快速传递对准算法。该方法基于对Kain等[1]提出的速度+姿态匹配快速传递算法的可观测度分析,解决了陀螺零偏弱可观测状态的分离估计。采用系统噪声变分贝叶斯-卡尔曼滤波自适应算法处理快速传递对准算法中分离估计器参数对滤波器收敛的影响。仿真和靶场试验结果表明,在2.5 s内两点估计法估计准确度至少达到88%,对应的传递对准时间缩短到8 s.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建立了“速度+姿态角”匹配下传递对准滤波器模型。详细研究了不同机动方式对机载武器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并对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该研究成果为实现机载武器动基座快速精确初始对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机载武器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仿真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地研究机载武器的传递对准过程,设计了一个能够分别模拟主子惯导IMU输出,并包括杆臂效应补偿、机翼振动模型和IMU误差模型在内的用于传递对准研究的仿真环境。建立了滚转角辅助倾斜转弯下的姿态角速度模型,提出并建立了包括安装误差角在内的惯性器件误差模型。通过仿真表明,该仿真环境比较真实地反应了实际的飞行轨迹,既可以作为研究传递对准算法的工具,也为更进一步研究传递对准过程提供了平台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对机载设备进行靶场实验时.设备的承载平台往往需要对准目标,才能开始实验。为此,基于直升机的GPS和惯性导航系统,建立导引系统。该系统能实时解算出目标相对于机载平台的角偏差值,再通过伺服控制系统控制机载平台自动锁定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分析潜射导弹水下传递对准的特点,通过解算潜艇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得到潜艇水下机动的轨迹数据,在潜艇较低强度的机动条件下,进行传递对准仿真,对弹上惯导平台失准角的估计精度能够达到导弹瞄准的要求,表明传递对准技术应用在潜射导弹瞄准中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