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普通及组合砖砌体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2个普通砖砌体和6个组合砖砌体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描述了砖砌体及组合砌体轴心受压全过程破坏特征,比较和分析了普通及组合砖砌体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给出了普通砖砌体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2.
砖砌体结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加大房屋的维修量,甚至对房屋的结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产生砌体裂缝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梁端垫块局压应力分布及有效支承长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规范中未给出梁刚性垫块上的有效支承长度计算方法。通过试验方法测定了梁端刚性垫块上、下表面局应力分布,从而给出了有效支承长度计算公式。又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梁端垫块上的有效支承工度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并验算常用进深的有铲支承长度,分析得出其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橡胶混凝土砖砌体的吸能、耗能效果及其抵御变形的能力,为使其早日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制作的免蒸压橡胶混凝土砖,对其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通过试验分析橡胶混凝土砖砌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 由橡胶混凝土砖和黏土砖砌体本构关系曲线得到回弹模量和韧性模量分别为0.745 MPa、0.35 MPa,对比可知橡胶混凝土砖砌体的韧性模量是黏土砖砌体的2.13倍.结论 橡胶混凝土砖砌体比粉煤灰砖、黏土砖砌体的吸能、耗能效果好,抵御变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了弹塑性力学中的有限单元法,对带构造柱水平配筋砖砌体的应力、变形、承载能力和破坏过程等进行了弹塑性全过程分析,基本再现了墙体承载能力与裂缝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基本吻合,表明有限元方法可以对模型试验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后砖砌体的抗剪承载力,对1片未加固带壁柱墙体及8片FRP加固的带壁柱墙体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在FRP与砖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基础上,考虑FRP与墙体的界面剥离,将界面黏结力转化为桁架模型中的拉力,并考虑FRP的直接加固作用与间接加固作用,建立了FRP加固砖砌体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其他研究结果吻合较好,且可以很好地计算FRP加固后砖砌体的抗剪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多遇地震下砖砌体结构的随机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可靠度理论,依据我国现有的砖砌体结构所采用的设计规范,建立了抗震和非抗震的砖砌体墙的试验模型,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法,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这两类模型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统计学原理,总结出砖砌体结构墙的失效部位主要发生在墙洞口的角部的结论和及其原因,并验证了有约束砌体的共同工作系数等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厂烟囱砖砌体常出现裂缝的现象,利用在极坐标下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烟囱砖砌体的环向应力和应变与材料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烟囱砖砌体裂缝与环向应力和应变、轴向变形约束的关系,提出了防治裂缝产生的6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酸雨环境下老旧砌体抗压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实验室配置了PH值分别为1.5、2.5和3.5的3种硫酸和硝酸混合溶液来模拟酸雨环境,采用完全浸泡加速腐蚀的试验方法对砖、砂浆和砖柱进行不同程度的腐蚀,并测定其抗压强度。试验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砖试块抗压强度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模拟酸雨溶液PH值越小,砂浆和砖试块抗压强度降低程度也愈大;砖柱极限承载力和弹性模量均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模拟酸雨溶液PH值越小,降低程度愈大;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砖柱初始刚度逐渐减小,极限破坏位移增大;模拟酸雨溶液PH值越小,砖柱在达到峰值荷载时的变形值越小,脆性愈大;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酸雨环境下砖柱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统一数学表达式及酸雨侵蚀后普通烧结粘土砖砌体剩余抗压强度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砖砌体房屋墙直直接开洞的受力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规范推导了墙全开洞的容许净宽和支座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列出了应用表格,并用实际工程验算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综合基础、上部结构等影响新增房屋结合结构的各种因素,给出简洁的验算公式,确保旧房增层后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更好地评价我国带圈梁构造柱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方法 参照国内外抗震设计标准,在总结54个砖砌体墙片抗震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种性能水平所对应的层间位移角范围,提出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对一栋五层砖砌体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在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发生在横向墙体的第三层,其值为1/387,表明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结构不会发生变形过大而出现倒塌的现象,但是其层间位移角已经相当接近1/350的限值,破坏已经十分严重.结论 笔者提出的允许变形值和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勾缝加固砖砌体墙的抗压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勾缝加固方法对砌体墙抗压性能的影响及加固效果,根据不同勾缝深度和加固砂浆强度,设计12个勾缝加固砌体构件和3个未加固构件,并对其进行了轴压试验,分析了勾缝深度和加固砂浆强度对加固砌体墙的开裂荷载、破坏荷载、应力-应变曲线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未加固构件,勾缝加固构件的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相似,但其开裂荷载降低,而破坏荷载和弹性模量提高,提高的幅度与勾缝深度、加固砂浆强度有关,最大达到30%.根据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基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公式,提出了考虑勾缝深度和加固砂浆强度影响的勾缝加固砌体墙的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和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且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因此,勾缝方法可以用于砌体墙的加固,特别是近现代历史建筑.  相似文献   

14.
用拆除墙段建造新砌体结构在实现拆除墙段再利用的同时,推进了砌体结构工业化拆除及建造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用拆除墙段建造的砖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分析了用拆除墙段建造的砖砌体结构与普通砖砌体结构的异同,以构造柱间距、结构层数和砌体强度为基本参数,选取地震峰值加速度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损伤指标,选取了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碳纤维布加固砖砌体墙的抗震受力性能及不同的碳纤维布粘贴方式对砖砌体墙抗剪承载能力的影响,提出纵横粘贴碳纤维布和四面围束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方法 对比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和横向粘贴碳纤维布,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各种不同的碳纤维布粘贴方式,并对墙体和碳纤维布分别进行应力分析,对各种碳纤维布粘贴方式的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 交叉粘贴碳纤维布的墙体抗剪承载力较未加固墙体提高了5.6%,横向及纵横向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1.4%~20.4%.四面围束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墙体的抗剪承载力提高了20.3%.结论 在砖砌体墙表面粘贴的碳纤维布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增加墙体的整体性,改善墙体抗震受力性能;纵向粘贴碳纤维布能够有效控制横向碳纤维布的剥离.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可靠度理论,依据我国现有的砖砌体结构所采用的设计规范,建立了抗震和非抗震的砖砌体墙的试验模型,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法,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这两类模型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统计学原理,总结出砖砌体结构墙的失效部位主要发生在墙洞口的角部的结论和及其原因,并验证了有约束砌体的共同工作系数等结果.  相似文献   

17.
考虑太阳辐射作用的砌体结构温度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砌体结构的温度裂缝机理,对砌体结构的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由通用有限元软件SAP ALOGOR的稳态温度场计算结果得出砌体结构的温度分布规律,提出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即对墙体和屋面分别按独立的一维问题进行计算,推导了一维瞬态温度场的隐式差分公式,取消了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相互约束。编制了程序进行计算,所得墙体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相吻合,表明该计算方法是简洁可行的;同时,利用该方法可为砌体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提供可靠的温度参数。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讨了砌体结构墙体抗侧承载时的剪切滞后问题,文章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在不作平截面假定的情况下,从理论上推导出砌体结构墙体的整体高宽比(H/B)对正截面应力分布的影响函数,并与常规情况下采用平截面假定的应力分布作比较,得出较有意义的计算结论。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收缩是砌体结构产生非受力裂缝的主要原因.结合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根据工程实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一超长砌体结构在温度效应和收缩效应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温度效应和收缩效应对结构性能影响显著.为减轻这两种效应造成的有害影响,提出设置后浇膨胀带的构造措施,并对设置后浇带的结构进行了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屋面保温层和后浇膨胀带能够控制超长砌体结构在温度效应和混凝土收缩效应下产生的有害裂缝.分析结果可供同类结构分析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为依据,讨论了砌体结构砌筑砂浆强度降低对砌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当砂浆强度降低一个等级后,砌体承载力能满足使用荷载要求,但由于砌体结构可靠度降低,故砌体结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