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静态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特性一致:室温条件下,吸附平衡时间约为24 h,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Boyd动力学模型说明液膜扩散是吸附反应速率的控制因素;与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相比,Langmuir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吸附行为,说明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经过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计算出的平均吸附自由能小于8 kJ·mol-1,表明吸附为物理过程;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为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在吸附过程中,固-液界面的无序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优化了测定水中微量砷的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当水样中HC l浓度为10%时,用1%碘化钾-1%抗坏血酸进行预还原,再用0.5%KBH4-0.125%NaOH溶液为还原剂,分别以1%HCl溶液及氩气为载液及载气(流速50 mL/min),该方法测砷的灵敏度为0.16μg/L,检出限为0.066μg/L,最低检测浓度为0.48μg/L,相对误差3.8%,相对标准偏差1.12%,回收率在100.9%~106.2%,具有分析简便、准确、快速、干扰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HG—AAS)测定炼油工业所产生的渣泥中砷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样品处理和实验条件,考查了共存离子的干扰.用本法测定渣泥中的砷,灵敏度为0.7ng/mL/1%吸收,检出限为0.8ng/mL,变异系数小于40%,回救率为95%~105%,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0ng/mL。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种氢化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砷(Ⅲ)的方法,纺织品中的微量砷经酸性试液萃取、过滤后,经过直接氢化物发生器形成砷化氢,进入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进样系统进行定量测定.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9,线性范围为0.003 76~0.24 mg/L.该方法对砷(Ⅲ)的检出限为0.0005mg/L.对0.1~1.0mg/kg范围内的4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94.8%~9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8%~0.7%之间.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基体背景干扰小,准确性高,检出限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ZrO2,并用透射电镜及比表面积分析仪测定了产品的平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研究了纳米ZrO2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及洗脱条件.在pH值1~10范围内,纳米ZrO2对As(Ⅲ)及As(Ⅴ)的吸附率均大于98%,吸附容量分别为1.4mg/g As(Ⅲ)和1.1 mg/g As(Ⅴ),富集倍数均为100倍,采用0.5 mol/L NaOH可完全洗脱纳米ZrO2所吸附的砷.考察了共存离子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ZrO2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此研究对于含砷废水的处理、痕量砷的分离富集以及砷的形态分析,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长江水中的砷和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砷、汞的含量,对各种实验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同时测定砷、汞两种元素的最佳条件。As(Ⅲ),Hg(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μg/L和0-5μg/L,检出限分别为0.0028μg/L和0.0013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和1.8%(n=11)。利用本方法对长江马鞍山段水样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取样水域未发生明显的砷、汞元素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以L-半胱氨酸为预还原剂,对涂料中痕量的砷和锑进行了测定,讨论并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最佳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表明:砷和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58 μg/L和0.075 μg/L,回收率为98.5%~100.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和0.9%.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涂料中砷和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利用Fe(Ⅱ)盐氧化絮凝对As(Ⅲ)和As(Ⅴ)的去除效果,采用FeSO_4·7H_2O作为氧化絮凝剂,探究不同初始Fe(Ⅱ)浓度和pH对As(Ⅲ)和As(Ⅴ)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TEM分析不同pH下最终生成的铁(羟基)氧化物.结果表明:随着Fe(Ⅱ)加入量的提高,As(Ⅴ)的去除率升高,As(Ⅲ)的去除率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溶液初始pH的升高,As(Ⅴ)和As(Ⅲ)的去除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初始As/Fe摩尔比为0.5、As(Ⅴ)和As(Ⅲ)的初始浓度均为0.5 mmol/L条件下,在pH为9.0时,溶液中同时形成水铁矿和砷酸铁,通过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去除As(Ⅴ),反应0.5 h后去除率为63.7%;在pH为11.0时,溶液中形成砷酸铁,通过共沉淀和吸附作用去除As(Ⅲ),反应0.5 h后去除率为75.7%.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以L-半胱氨酸为预还原剂,对涂料中痕量的砷和锑进行了测定,讨论并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最佳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表明:砷和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58μg/L和0.075μg/L,回收率为98.5%-100.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和0.9%。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涂料中砷和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用单扫描极谱法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并灵敏的分析中成药中砷的方法.研究表明:以NH4I-H2SO4-Sr(Ⅱ)为底液,As(Ⅲ)在-0.81 V左右有一个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其峰高与As(Ⅲ)的浓度在0.20~8.0 μg/m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 6,检测限为0.08 μg/mL ,砷的回收率为98.4%~104%.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砷的极谱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中成药的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水中As(Ⅲ)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以纳米凹凸棒为载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KH-560为交联剂,采用表面聚合法优化制备As(Ⅲ)离子印迹聚合物,并探究该材料对于水中As(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模板离子质量浓度50 mg/L,交联剂用量6 mL,pH=4的情况下,印迹材料的吸附效果最好;该材料对水中As(Ⅲ...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初始砷浓度和pH值对氢氧化铝吸附砷(Ⅴ)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对砷的吸附与pH值有关:在弱酸性到弱碱性条件下,氢氧化铝吸附砷的能力最强.在低初砷浓度(0.000 01~0.001 mol/L)和相同pH值条件下,吸附效率随砷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pH=3、7和12时,吸附等温线都可以用Freundlich公式来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0.99.  相似文献   

14.
利用4种消解方法将电气塑料中的Pb溶解出来,消解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的Pb。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确定其中方法一准确度较高,其测定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7.3%~98.9%。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合成黄铁矿(FeS_2),并用于水中五价砷(As(Ⅴ))的吸附固定.利用XRD、 SEM对合成的黄铁矿进行了表征,利用XPS对与As(Ⅴ)反应后的黄铁矿表面进行了价态和成分分析,并研究了pH变化和腐殖酸(HA)添加对As(Ⅴ)去除的影响.结果显示,合成的黄铁矿具有较小的粒径(1.6±0.2μm)和较高的比表面积(7.42 m~2/g). FeS_2粒子对水中As(Ⅴ)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 XPS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后的黄铁矿表面As(Ⅴ)和As(Ⅲ)产物共存.在pH为6.0时,黄铁矿对As(Ⅴ)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了99%以上;碱性条件下去除效果较差, pH值为10.0时, As(Ⅴ)的去除率只有48.8%.加入HA后,在pH为10.0时,黄铁矿对As(Ⅴ)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在pH为6.0时, HA添加对As(Ⅴ)去除有轻微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半导体材料废水中As(Ⅴ)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膨润土、D202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含As(Ⅴ)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D202阴离子交换树脂对As(Ⅴ)的吸附分别在1h、2h内达到平衡,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1.2mg/g、5.09mg/g,废水中Ga^3+、In^3+的共存使膨润土吸附As(Ⅴ)的能力大大提高,却使树脂的吸附能力下降,比较而言,用膨润土处理半导体材料废水中的As(Ⅴ)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金属污染这一课题,文中采用溶胶-凝胶法、浸渍镀膜法在赤泥基多孔陶瓷滤球上涂覆Eu-Ce共掺杂纳米TiO2膜,利用多孔陶瓷的吸附作用及稀土共掺杂TiO2膜的光催化剂强还原作用去除电镀废水中的As(Ⅴ)离子。研究了浸渍时间、涂覆次数、涂覆方式及膜热处理制度对膜与赤泥基多孔陶瓷滤球结合性及光催化性的影响,进行了涂覆Eu-Ce共掺杂纳米TiO2膜的赤泥基多孔陶瓷滤球对As(Ⅴ)离子去除试验。结果表明,浸渍10min、涂覆2次、550℃热处理的赤泥基环境修复滤球材料对As(Ⅴ)离子去除率可达95.96%。通过SEM、TG-DTA、UV-Vis吸收光谱等现代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赤泥基多孔陶瓷滤球上涂覆Eu-Ce共掺杂纳米TiO2膜的赤泥基环境修复材料的成膜机理和去除重金属As(Ⅴ)离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Fe(Ⅲ)改性D401螯合树脂吸附微量砷(V)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Fe (Ⅲ) 负载型D401螯合树脂,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进水As(V)浓度和SO2―4/Cl-共存离子对Fe (Ⅲ) 负载型螯合树脂去除As(V)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及动力学研究表明, Fe (Ⅲ) 负载型D401螯合树脂可将1 mg/L以下的含砷水降至我国饮用水标准0.05 mg/L 和美国环保局最新饮用水标准0.01 mg/L以下,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去除生活饮用水和工业废水中微量砷的脱除剂.Fe (Ⅲ) 负载型螯合树脂可通过稀盐酸较为方便地再生,再生率可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Fe(Ⅲl)—phen和Fe(Ⅲ)—phen—EDTA体系的光还原条件,实验发现当用高压汞灯液内照射时,上体系中的100~300μgFe在6~15分钟能被还原为Fe(phen)_3~(2 )。这种光还原方法用于GSD—1标准矿样中铁的分析,其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