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文章分析探讨了壳聚糖在羊毛织物染色中改善染色性能、深色染色、低温及低盐染色、印花增稠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概述了壳聚糖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状况。分析了壳聚糖应用于羊毛织物防毡缩、抗折皱、抗静电及抗菌整理中的整理机理,及壳聚糖结合等离子体、生物酶、纳米新技术等应用于羊毛织物整理中的研究进展。为纺织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开发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以及将壳聚糖结合新技术应用于羊毛织物染色及功能性整理提供了一定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壳聚糖预处理后再染色、壳聚糖与染料同浴以及染色后再壳聚糖处理3种工艺方法对纯棉针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壳聚糖分子量、脱乙酰度、浓度等因素对经壳聚糖预处理后再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棉针织物的染色性能的影响。在此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壳聚糖预处理后再染色的最佳工艺.并按照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壳聚糖对不同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预处理织物再染色,可以提高织物的色深值.但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略有下降;将壳聚糖与染料同浴使用,会使织物的色深值、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均下降:染色后再用壳聚糖处理的织物色深值有所下降.但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可提高0.5~1级:分子量小、脱乙酰度高的壳聚糖对织物染色的增深效果明显、且织物的K/S值随着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先逐渐增加后减小:织物先壳聚糖预处理再染色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浓度0.2%.盐浓度20g/L,轧余率10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亚麻/棉混纺织物的壳聚糖整理技术,并进行了壳聚糖整理亚麻/棉织物的抑菌抗菌效果和抗皱效果的研究。经试验认为亚麻/棉混纺织物的壳聚糖整理加工工艺为:亚麻/棉织物的壳聚糖整理、轧染染色。采用壳聚糖整理亚麻/棉织物是提升该类织物使用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预处理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亮  李淳 《印染》2006,32(17):1-3
以壳聚糖溶液对亚麻织物进行预处理,再以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染色。探讨了壳聚糖处理工艺中壳聚糖浓度、浸渍温度、浸渍时间和焙烘温度等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壳聚糖浓度0.3%、浸渍温度60℃、浸渍时间45min、焙烘温度100℃、焙烘时间2min。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预处理亚麻织物可提高织物的染色性能,预处理后亚麻织物可采用低盐或无盐染色工艺,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壳聚糖对涂料喷墨印花棉织物进行固色后处理,并确定了最优固色工艺。分析了壳聚糖的平均分子量、焙烘温度、浓度、p H值等因素对壳聚糖处理后印花织物的固色率、白度、色牢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处理印花织物,可以提高织物的固色率,且壳聚糖平均分子量越高,处理效果越好。用平均分子量为150 000的壳聚糖对印花织物处理的最佳工艺为焙烘温度110℃,壳聚糖浓度0.3%,p H值为4~6。  相似文献   

6.
将壳聚糖作为助剂用于真丝织物染色中,探讨了壳聚糖整理方法、壳聚糖质量分数、脱乙酰度及分子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真丝织物经壳聚糖预处理后用活性、酸性、直接染料染色,染色深度明显提高,壳聚糖的质量分数、脱乙酰度对染色深度影响较明显,而壳聚糖的分子量影响不大。经壳聚糖预处理后用活性染料染色的织物,皂洗前后颜色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溶液对羊毛织物染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壳聚糖作为羊毛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助剂,探讨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壳聚糖浓度、处理温度、添加剂、分子量等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壳聚糖溶液可以提高羊毛织物的上染率、色牢度和防缩性;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后,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性能及织物的手感柔软度。  相似文献   

8.
使用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再用活性染料对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染色,并借助SEM、FTIR对纤维表面形貌和羊毛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羊毛纤维发生了化学反应.随着壳聚糖质量分数的增加,K/S值逐渐增大,当壳聚糖分子量小于1万,质量分数为1%时,增色效果最为明显.低分子量壳聚糖整理的羊毛织物增色效果要好于高分子量的壳聚糖.壳聚糖整理对羊毛织物染色日晒牢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配置壳聚糖/胶原蛋白复合溶胶,通过分析其黏度确定壳聚糖与胶原蛋白对粘胶织物的最佳体积混合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测试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手段分析所筛选黏度的壳聚糖/胶原蛋白复合溶胶对整理前后粘胶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壳聚糖/胶原蛋白复合溶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黏度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壳聚糖与胶原蛋白混合体积比为60∶40时,溶胶对粘胶织物的功能整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织物的力学性能,且整理后织物表面光滑平整,但热学性能有所下降。得出:壳聚糖/胶原蛋白复合溶胶对粘胶织物功能整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羊毛织物利用壳聚糖与绿茶染料进行联合染色及功能整理的效果,采用绿茶染料上染经壳聚糖预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对比分析羊毛织物原样及采用直接染色织物的染色、抗菌、抗氧化及防紫外效果。结果显示:羊毛织物经过壳聚糖预处理后,纤维表面附着一定量的壳聚糖,其在染色过程中利用静电吸附作用来提高织物的上染百分率,从而使得织物的染色深度和牢度都随着预处理液中壳聚糖用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经壳聚糖预处理后的羊毛染色织物在抗菌、抗氧化及防紫外方面也体现出较好的效果,且随着预处理液中壳聚糖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处理羊毛织物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探讨pH值、温度对羊毛织物的M型活性染色影响,以及壳聚糖脱乙酰度、浓度及分子量等对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染色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羊毛织物用M型活性染料染色,能获得较高的固色率和K/S值。提高处理液中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或浓度,都能大大提高活性染料对羊毛织物的固色率和K/S值,而且对染色样的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影响不大。壳聚糖的分子量对织物的染色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对柞蚕丝绸抗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壳聚糖、柠檬酸、次亚磷酸钠等的混合溶液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壳聚糖分子质量及焙烘温度对抗皱性能的影响,并对壳聚糖整理前后丝绸表面微观形貌、撕破强力、白度及柔软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5 g/L的低分子量壳聚糖整理柞蚕丝绸可获得较好的抗皱效果,整理后柞蚕丝绸表面平挺光滑,折皱回复角显著提高,强力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8.1%和92.4%,柔软度有一定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许云辉  刘新  张英 《纺织学报》2014,35(6):14-0
采用HNO3/H3PO4-NaNO2氧化体系选择性氧化棉织物得到单羧基纤维素,然后与壳聚糖溶液酰胺交联反应,使壳聚糖化学键合单羧基棉织物。研究HNO3/H3PO4-NaNO2氧化时间对单羧基棉织物羧基含量、断裂强力及壳聚糖接枝后棉织物增重率的影响,得出氧化时间在45min时,壳聚糖接枝棉织物的最大增重率为5.52%。运用固相CP/MAS 13C NMR、FT-IR、SEM和XRD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HNO3/H3PO4-NaNO2体系将棉纤维葡萄糖单元中C6位伯羟基选择性氧化成羧基,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与氧化棉织物上的活性羧基反应形成C-N酰胺化学键,壳聚糖在织物表面共价交联成膜。壳聚糖接枝反应后,单羧基棉织物的结晶度从65.37%下降到60.86%,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断裂强力、白度及毛细效应有所减小,但折皱回复角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提高细旦涤纶仿真丝织物的透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细旦涤纶仿真丝绸的前处理和后整理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实验证明织物经碱减量前处理后透气性提高,但随之断裂强力也下降,在保证一定强力的前提下选择碱减量工艺。织物经碱减量后再经壳聚糖整理,织物的透气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毛用活性染料Doractive WN3BR与壳聚糖中氨基反应的特性,对经壳聚糖整理的棉织物进行染色,测定其K/S值,发现K/S值与整理到棉织物上的壳聚糖含量在0~15 mg/g(棉织物)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3)。通过氮元素含量测试,验证壳聚糖含量与经壳聚糖整理的棉织物染色后的K/S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绘制标准工作曲线,从而建立一种通过测试K/S值来评估纯棉织物中壳聚糖含量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偏差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柠檬酸和壳聚糖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柠檬酸和壳聚糖在棉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研究了壳聚糖的浓度对棉织物抗菌性的影响,多元羧酸的含量对壳聚糖固着率的影响及焙烘温度对壳聚糖固着率和白度的影响;并对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用柠檬酸和壳聚糖的混合液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的效果是明显的,整理后棉织物的耐久定型和折皱回复率都有提高,而且经反复洗涤后,其抗菌性仍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郑铮 《印染助剂》2021,(2):51-53,60
利用天然栀子黄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时间、栀子黄用量、pH和温度对染色棉织物K/S值的影响,并研究了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色牢度、防紫外和抗菌性能.结果 表明壳聚糖改性实现了棉织物纤维的阳离子化;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优化工艺:栀子黄用量8%,pH 5,60 min,40℃;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  相似文献   

18.
精纺呢绒的壳聚糖抗菌整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性,已被应用到织物的抗菌整理中.文章采用环保型化学物质--壳聚糖和柠檬酸,按轧-烘-焙工艺整理精纺呢绒,使其获得良好的抗菌性能.分析了柠檬酸、壳聚糖、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抗菌整理的最佳工艺.整理后的精纺呢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性和耐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19.
赵雪  张子浩  何瑾馨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0):55-56,58-60,62,63
壳聚糖单胍盐酸盐采用微波焙烘固着的方式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的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对整理后羊毛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包括白度、断裂强力和整理剂在羊毛上吸附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方式进行了对比。采用元素分析对壳聚糖单胍盐酸盐处理羊毛前后的氮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对微波焙烘固着后整理剂壳聚糖单胍盐酸盐,交联剂柠檬酸与羊毛之间的交联机理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的交联程度进行了对比。采用微波焙烘固着方式和传统的烘干焙烘加热固着方式将壳聚糖单胍盐酸盐对羊毛织物进行处理,对比了两种不同方式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