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干法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可显著减少有毒化学污染的新型整理技术,等离子体处理在纺织行业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等离子体处理技术适用于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和形貌。低压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广泛用于纺织品的表面改性。在棉织物上应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可提高其表面性能。综述了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对韧皮纤维的影响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蛋白基膜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蛋白膜表面亲水性,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和热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蛋白基膜表面亲水性,处理时间60 s,处理功率110 W,基板间距4.3 mm,蛋白基膜的表面接触角最小,为30.32°。由于等离子体的刻蚀作用,处理后的蛋白基膜表面形成粗糙,不规则点状结构。红外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提高蛋白膜表面含氧基团含量。总之,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玉米醇溶蛋白基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为在食品包装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牦牛毛纤维的表面性能,提高其染色性能,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牦牛毛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分析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探讨了经氧气和空气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后,牦牛毛的拉伸强度和染色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刻蚀牦牛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而且空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优于氧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牦牛毛纤维的染色速率以及染色上染率,同时保持其物理性能即拉伸强度不变。  相似文献   

4.
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产生原因及对涤纶织物润湿性能的影响。采用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观察了未处理和处理后放置不同时间的纤维表面形貌,并测试织物表面化学成分及涤纶织物经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润湿时间。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涤纶的表面润湿性,但在放置过程中,去离子水的润湿时间会随涤纶表面含氧基团数量的减少而延长,而纤维表面的刻蚀效果与刚处理后相比则无明显的区别。认为:等离子体处理的时效性是由涤纶纤维表面C、O化学组分的改变所造成。  相似文献   

5.
低温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提高PET亲水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冰  陈银  王红卫 《纺织学报》2007,28(6):28-31
为了提高PET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应用低温氩等离子体对PET进行表面处理。对不同等离子体处理工作参数(放电功率、放电时间、工作气压)下PET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变化进行了规律性和原理分析。用IR和SEM分析了处理前后PET薄膜表面形态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等离子体处理工作参数下PET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性;经等离子体处理后PET薄膜表面CO和CC键的数量增加,酯基数量减少,显著提高了薄膜的亲水性;但是低温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ET薄膜放置一段时间后时效性问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等离子体由于它的特征性质,近年来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方面应用相当广泛。特别是低温等离子体,其工作温度一般接近室温,对于热敏感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最为适宜。以低温等离子体对纺织材料改性,是高新技术应用于纺织工业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制的LTP-V型等离子体处理毛条设备及以等离子体处理毛条对羊毛纤维表面性能的改善情况。 低温等离子体对毛条进行处理,改善了羊毛纤维的表面性能。由于等离子体的表面刻蚀作用.使得羊毛纤维表面产生粗糙化.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7.
陈银  陈冰 《毛纺科技》2007,(6):17-21
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设备是一种在纺织行业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设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改善天然纤维表面性能的有效方法.文章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对羊毛表面进行改性,选用氩气作为处理气体,研究了气压、功率和处理时间等参数对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羊毛的等离子体处理实验以及试样的制备,并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羊毛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达到了良好的表面效果.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技术表面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的作用原理,总结论述了等离子体对高聚物表面作用的几种理论,综述了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表面改性高分子材料的最新进展。运用等离子体技术改变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质的方法主要有三类:等离子体处理、等离子体聚合和等离子体接枝。重点介绍了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竹丝装饰材表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改性技术是一种环保有效的表面改性技术,利用低温等离子处理竹丝装饰材,能够改变竹丝装饰材的表面形貌和性能。本研究通过不同功率、时间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竹丝装饰材,分析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竹丝装饰材的表面微观形貌、化学特性、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工艺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竹丝装饰材表面均有一定的影响,60 W/120 s处理会使炭化青丝表面发生轻微炭化,120 w/75 s处理使青丝、黄丝、炭化黄丝表面产生明显炭化,改变竹丝装饰材表面原有形貌;随处理时间增加或处理功率增强,竹丝装饰材表面会产生蚀刻。经过功率为60 w,处理时间为120 s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竹丝装饰材的表面润湿性均最好,有益于后期涂饰与胶合。  相似文献   

10.
庄华炜 《印染》2014,(23):54-55
纤维和织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研究已有40多年历史,但在纺织品湿加工领域,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产业用纺织品。等离子体处理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被称为"降解型表面处理",去除纤维表面的物质;另一种是将纤维表面活化或赋予其功能化,使其能够进行后续加工,例如涂层等。此类等离子体处理可达到以下功效:·表面清洁处理·刻蚀作用·灭菌效果·表面活化,如(暂时)提高表面能·表面功能化,如(耐久性)引入化学基团·表面涂层/整理剂沉积与传统湿加工如间歇式或连续式湿加工、泡沫加工、溶剂处理等相比,等离子体处理的优势是可提供清洁、干燥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鲜参切片表面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以及对鲜参切片表面色泽的影响,获得优化杀菌工艺条件,为鲜人参的保鲜贮藏提供新方法。方法 首先,以鲜参切片表面微生物的杀菌率为指标,考察放电电源功率(W)、等离子体处理时间(min)、气体流速(cm3/min)三个因素的杀菌效果,然后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应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获得最佳杀菌工艺,并测定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鲜参切片的色泽变化。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鲜参切片的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放电电源功率340 W、等离子体处理时间4.7 min、气体流速10 cm3/min,在此条件下的杀菌率为99.89%;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大小顺序为: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电源功率>气体流速,且鲜切参片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色泽无明显变化。与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相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杀菌率提高了5.3%, 杀菌时间缩短了57%, 杀菌效果更好。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鲜参切片表面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显著,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更高效、更省时的非热杀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芳纶界面性能的影响,制作了满足要求的试样并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浸润性实验等方法对芳纶表面的刻蚀程度进行表征,并对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芳纶进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功率的增大,芳纶表面刻蚀度加剧;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芳纶的拉伸性能变化不大,但纤维的浸润性有了明显改善;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强度也有近50%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PTT形状记忆织物的润湿性能,对其进行氧气等离子体处理.通过SEM分析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分别改变等离子处理时间、反应功率及氧气压强等参数,研究各因素对织物润湿性的影响关系,实验表明,经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PTT纤维表面因等离子刻蚀作用而变得粗糙,纤维表面能提高,纤维亲水性增强,PTT形状记忆织物的润湿性有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导电高聚物聚吡咯在涤纶长丝表面的黏附牢度,采用亚真空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涤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再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涤纶复合导电纱线,考察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聚吡咯/涤纶复合导电纱线导电性能和耐久性变化。结果表明:利用亚真空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高能活性粒子在涤纶表面轰击产生微小凹坑,可有效增加涤纶表面粗糙度,但对涤纶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该处理方式改善了聚吡咯薄膜的连续性、均匀度以及其与涤纶纱线基材的黏附牢度;复合导电纱线的导电性和耐久性均得到明显提高,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复合导电纱线电导率分别为0.67 和1.16 S/cm。  相似文献   

15.
探讨氧气等离子处理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分析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并分别改变等离子处理时间、反应功率及氧气压强,研究各因素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经氧气等离子处理后,UHMWPE纤维表面因等离子刻蚀作用而变得粗糙,纤维表面能提高,纤维断裂强度较未处理时有一定的降低,而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UHMWPE/PANI复合导电纤维。为提高复合纤维的电导率,采用了氧气等离子体对UHMWPE纤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处理时间、反应功率和氧气压强等因素对复合纤维导电效果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等离子处理对UHMWPE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等离子预处理增大了UHMWPE纤维的粗糙度,提高了其表面能,UHMWPE/PANI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增大,在功率90W,压强40Pa的处理条件下处理2min,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可以达到0.18S/cm。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反应功率的提高及氧气压强的增大,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原棉织物的亲水性能,本文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原棉织物表面性能的影响。主要探讨了等离子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处理距离,如何影响原棉织物芯吸效应。XPS分析结果发现,原棉织物经等离子体处理后,C-O-H、C=O、O-C=O键的数量大大增加,润湿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原棉织物的芯吸高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超过25s后,芯吸高度增加的量减小。当增加处理功率时,原棉织物的芯吸高度也随之增加。原棉织物的芯吸高度随着处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纱线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原棉纱线的拉伸强度在不同程度上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