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荣 《工业催化》2006,14(8):66-66
全国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简称间歇式)聚丙烯生产技术交流会于2006年6月12-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由全国聚烯烃树脂行业组织秘书处主办,山东迅达化工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2.
全国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以下简称间歇式PP)联络员会议于2003年10月28-30日在福建武夷山市召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与销售分公司以及来自全国28个单位的3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全国聚烯烃树脂行业组织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技术交流会”于1991年7月19日在烟台召开,全国55个厂家及科研单位的11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交流了装置达标和安、稳、长、满、优生产的经验,畅谈了技术改造的新成果,对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统一了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4.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4,21(6):79-79
2004年9月20~26日.全国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以下简称间歇式PP)生产技术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间歇式PP生产厂、科研院(所)和催化剂、助剂、设备的生产厂家共57家单位11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4):11-11
2006年6月13-17日.全国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以下简称间歇式PP)生产技术交流会在山东济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间歇式PP生产厂、科研院(所)和催化剂、助剂、设备的生产厂家共74个单位16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2000年6月13~15日,全国间歇式聚丙烯生产技术交流会在大连市召开,来自全国72个单位的13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树脂橡胶处张伯利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间歇法聚丙烯生产现状及建议》的工作总结。行业秘书处就1999年度行业竞赛评比进行了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7.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装置因其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非常适合我国炼油厂丙烯气资源丰富而分散的特点和国情,故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猛。截止到2000年,我国国内的聚丙烯装置已达86套,而其中间歇式液相本体法工艺的生产装置约达到  相似文献   

8.
1 国内聚丙烯树酯生产现状 目前国内聚丙烯树脂生产装置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前期由国外引进生产技术建成的大型聚丙烯生产装置,就生产工艺看,前期建成的大型生产装置,主要是采用液相本体-气相本体组合法工艺。二是我国自行开发的中小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主要采用的是由我国自行开发的间歇式本体法生产工艺;三是1998年新近建成燕山石化公司年生产能力20万t的聚丙烯生产装置,该装置也是目前国内单套生产能力最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生产中影响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几种原因 ,从原料性质、反应条件、催化剂体系、设备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针对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丙烯转化率的几种影响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工艺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正西 《化工设计》2000,10(6):30-33
阐述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的发展概况、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以及聚丙烯塑料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邓涛 《广东化工》2011,38(5):22-23
根据石油化工行业用能的特殊性,从加强能量的高效转换和传输、先进工艺的开发与应用,能量回收与充分利用等方面说明化工行业的节能措施。同时以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工艺为例,对应地提出采用新型催化剂、实施智能控制、高效换热设备、传热设备的维护与清洗。并计算了采用预测性控制技术、U形冷却管替换指形内冷管和有机蒸汽膜回收丙烯等措施降低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工艺的能耗的效果,结果表明,这些措施能有效地降低聚丙烯生产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PP)生产管理优化系统是应用于PP生产中的管理软件,根据生产需要对该系统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使之功能更加强大,形成了一套适合间歇式液相本体法PP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模式。PP生产管理优化系统可以为企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调整生产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技术改造、分析生产过程中事故原因等提供可靠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间歇式聚丙烯装置产品熔体流动指数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的生产特点,根据实际生产经验,从原料、催化剂的选择与配方、升温操作、氢调、设备维护等对如何控制聚丙烯粉料熔体流动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要控制得当,间歇式聚丙烯装置产品的熔体流动指数可以控制在(n±1.5)g/10min(n为预定值)的稳定范围。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合成低等规聚丙烯(LIPP),催化剂为自行研制的Ziegler-Natta型钛系低等夫聚丙烯配位催化剂,助催化剂为三异丁基铝,并给出了聚合工艺变量对产品收率和KIPP各性能关系的回归方程,比较了LIPP与等规聚丙烯(IPP)间歇式液相本体聚合工艺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粉料闪蒸工序聚合喷料和闪蒸置换由手动生产改为自动操作,该自控技术的应用带来很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全国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以下简称间歇式PP)装置共生产PP树脂0.87 Mt,再次突破了0.80 Mt大关,占PP树脂总产量的23.2%。其中,有21家企业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生产计划,占参评企业的65.6%;有23家企业超过了装置的设计能力,占参评企业的71.9%;有28家企业产量超过万吨,占参评企业的87.5%。  相似文献   

17.
李正西 《化工设计》1999,9(3):52-54
介绍南京炼油厂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的技术改造措施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静中的产生原因及危害,从改进工艺、设备,安装静电消除器,加强管理诸方面提出了消除除静电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粉料造粒新工艺和本体法聚丙烯粉料改性进行了研究,为实现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全过程配套和开展本体法改性聚丙烯的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聚丙烯(PP)工业目前已形成了溶剂法、液相本体一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现在我国的大型PP生产装置以引进技术为主,中型和小型PP生产装置以国产化技术为主。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聚丙烯生产厂家有70多家,生产装置共有近90套,总生产能力合计为450万t/a,约占世界PP总生产能力的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