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乱流洁净室换气次数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乱流洁净室净化空调设计中室内发尘量和新风比对换气次数的影响。讨论了换气次数的正确选取方法。引入当量人员密度,提出了规范中换气次数上限适用的当量人员密度限值。  相似文献   

2.
以啮齿类实验动物手术隔离器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不同送风方式和换气次数下手术隔离器内的气流分布情况,寻求最佳送风方式和换气次数。综合分析温度场、速度场及洁净度,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换气次数下,矢流方式优于上送上排方式,更有利于污染物及时排出,有效提高隔离器内环境的洁净度;同时为避免隔离器内风速过大或存在静止区,影响动物的舒适性,推荐换气次数60次/h,饲养笼盒放置远离隔离器排风口,隔离器内笼盒放置距底面<0.4 m。  相似文献   

3.
气溶胶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可吸入颗粒物和其可能携带的病毒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为了深入了解气溶胶颗粒在室内的沉降与扩散规律,有必要通过实验对不同粒径颗粒在不同换气次数下的浓度衰减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对于粒径在0.3μm以上的颗粒,随着粒径的增加,颗粒沉积衰减系数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着室内换气次数的增加,各个粒径颗粒的沉积衰减系数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
以某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尺寸、布置、使用情况建立模型以研究末端形式、回风口位置、换气次数三个因素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L9 (34)正交实验表对应9个工况下的流场及浓度场。选取四个参考区域的颗粒物浓度作为评价指标以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考区域的因素影响大小排序不同。总体而言,末端形式是各局部颗粒物浓度的显著性因素,换气次数是室内平均浓度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在自然通风状态下阳台对公寓室内气流组织及房间换气次数的影响机理, 对带阳台公寓和无阳 台公寓分别进行建模, 并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两种模型进行模拟, 得出以下结论:阳台对来流空气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带阳台工况下的换气次数小于无阳台工况下的换气次数;带阳台和无阳台两种工况下, 随着气流吹入角度的增大, 阳台对换气次数的影响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带阳台工况下来流空气在阳台内形成涡旋, 涡旋改变了前窗空气流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计算,提出针对不同控制粒径,在换气次数、过滤器选择等方面应采取不同的合理措施。并分析了现行规范中推荐的换气次数适用条件,纠正了实际工程中几个常见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7.
理化等实验室的换气次数与通风柜的配置密切相关,在保证换气次数的条件下,通过分析通风柜不同配置情况下,采取全变风量、部分变风量及定风量等不同的控制方案来满足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Airpak软件模拟分析了体积为6.8 m×3.1 m×2.8 m的某10000级洁净室中污染物的浓度及温湿度,并对照测试结果分析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其模拟结果表明,在改变室内送风状态点的情况时,室内的最佳换气次数为18次/h,在不考虑改变室内送风状态点的情况下,室内的最佳换气次数为22次/h;其完全可以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通过降低换气次数降低洁净室的能耗。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隔离病房合理换气次数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把传染性隔离病房换气次数指标定为12次/小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惯例。而且直到目前仍未见研究报道不同换气次数与病人污染物扩散程度之间的关系,国内亦是如此。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探讨,经过对比分析,就如何从节能以及污染控制的角度对传染性隔离病房换气次数的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污染控制和节能的角度出发,以氨气作为主要污染物指标,着重探讨了实验动物设施内影响换气次数指标选取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合理设计实验动物设施换气次数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