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总结栗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其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幕阜山岩体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体和流来源,区内断裂构造控制了铅锌铜矿体的产出,具有明显的构造和岩浆岩控矿特征。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不仅时间和空间上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而且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矿质来源和热源动力,表现出明显的构造和岩浆岩控矿特征。这些特征为找矿提供了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祁青钼矿区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阐述,分析了区内构造、岩浆岩及石英脉等成矿要素与成矿的关系,总结出了该矿区钼成矿具有构造(裂隙)系统+岩浆多期活动综合控矿的特征,研究了矿床成因,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道孚县农戈山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戈山铅锌矿位于青藏川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与川滇南北构造带西缘交汇处,主要赋存于中生代中三迭统杂谷脑组地层与花岗岩体内接触带及外接触带的角岩内,矿体严格受NNW、近NS断裂带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组成及组构,围岩蚀变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是地层、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其中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通过对矿石S、Pb同位素分析和成矿温度、成矿时代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岩浆岩,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时代为燕山期。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深源构造-热液成因,并具有多期成矿特征。同时,还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在该区内寻找这一类型矿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西藏那曲县格玛铅锌矿床是中国西部近期发现的中型铅锌矿产地之一。赋矿围岩主要为中侏罗统马里组角岩化砂岩、角岩化粉砂岩及长英质角岩。矿体受燕山期岩浆岩及NW向、NEE向断裂控制。为了可以更全面把握构造对格玛铅锌矿成矿控制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展开研究,为矿区下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新  张灯堂  赵春勇 《黄金》2014,(10):34-38
通过对河南小秦岭金矿田主要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分别讨论了地层、构造、岩浆岩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和同位素证据表明,太华群变质岩在成矿作用中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矿床分布规律、矿化规律均指示岩浆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热动力,保证成矿物质的迁移活化,区内金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岩浆的活化下,含矿热液沿构造迁移,当迁移到近EW向的张性构造时,温度、压力、pH等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变化,矿质沉淀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
宝鸭塘矿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河台镇,为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初步认为北东向、北东东向构造具控岩、控矿作用,主要容矿构造为北东东向构造,成矿条件较好。文章主要从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床特征解析了控矿因素与成矿的关系,为指导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台金矿矿床矿源层、岩浆岩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阐述,得出成矿物质来源于古老地层,岩浆岩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驱动力作用,剪切带构造为含矿热液提供了通道和储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甘肃冶金》2021,43(5)
大兴安岭东坡扎兰屯一带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随着内蒙古地勘基金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的开展和研究,对该区域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总结。主要研究成果是归纳了该区域的地层、构造、岩浆岩、遥感影像、航磁、地球化学等特征,并结合以往发现的矿产地、矿点等特征,进行综合对比融合分析,重新厘定了地层层序、岩浆岩分布和侵入期次、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总结了这一带主要的北东向区域性控矿构造、燕山期主成矿期次、铜铅锌银钼多金属矽卡岩型、热液充填型矿产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9.
亚桂拉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位于龙马拉-亚贵拉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东部,门巴-多其木断裂北侧,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二叠统下拉组一段(P2x1),岩性主要为砂质板岩、变石英砂岩等,为赋矿地层;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γ53)-石英斑岩(λπ53),为成矿提供热能和成矿物质。矿区发育三条近平行排列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F1、F2、F3),具多期活动性特点。本文通过介绍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初步分析了亚桂拉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的成因,建立了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属于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云南北衙铁金矿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铁金多金属矿床,文章重点研究了北衙铁金矿太极洞-锅盖山矿段的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矿过程与石英正长斑岩密切相关,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成矿体系的演化过程;虽然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但总体上与岩浆活动及构造关系密切,其矿床形成机制一致,只是赋矿部位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矿体;岩浆岩标志、构造标志和地层标志是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蚀变标志、氧化带标志和采矿遗迹是重要的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桐子山铜多金属区的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结合工作区野外工作情况,系统分析了区内铜多金属矿体的矿体特征,并综合区内构造、岩浆岩、地层分布特征,总结了区内矿产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区内主要发育燕山期岩浆岩,作为重要的含矿母岩,对直接为成矿提供成矿物质,其岩体中成矿元素的高背景值为区内铜金、钨钼等成矿提供了物质保证在岩浆活动的作用下,赋存于围岩中成矿物质被活化,产生迁移富集。  相似文献   

12.
辽宁营口地区多金属矿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开展辽宁营口地区多金属矿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研究,从地层岩性控矿成矿机制、构造控矿成矿机制和岩浆岩控矿成矿机制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该区域找矿方向进行预测,找出该区域多金属矿产资源具体分布位置,以期为实现对该区域的精准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多龙矿集区已发现勘查了拿若、荣那、多不杂、波龙、拿厅五处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多不杂东矿区位于多龙矿集区中部,紧邻多不杂矿区南侧,成矿地质条件与多不杂矿区近乎一致,区位优势明显、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简要总结和分析多不杂东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物理特征,希望能为多不杂东下一步寻找斑岩型铜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雪峰构造带发育大量的金矿床,是中国重要的金产地之一。然而,该构造带内金控矿因素问题一直未能厘清。金控矿因素研究对金的成矿规律总结和矿产资源勘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方面探讨了雪峰构造带金控矿因素,并结合金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金的成矿机理,结果表明:构造是金成矿的必要条件,而前寒武纪地层和区域岩浆活动仅是金成矿的有利条件,雪峰构造带金成矿期集中在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燕山期,支持成矿流体来源为大气降水的观点。雪峰构造带内金矿床类型为变质碎屑岩型。  相似文献   

15.
刘鹏鹗  吴国学 《黄金》1997,18(9):3-7
别鲁金矿属于西准噶尔金矿带的组成部分,金矿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它受控于海西中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成矿空间,成矿时间,物质成分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是成矿的母岩,矿体直接赋存于北北东向断裂中,控矿断裂发育,矿脉具尖灭再现分支复合膨大缩小的特征,矿体虽不连续,但较富,自然金矿物发育,成色较高。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等特征,证明金矿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密切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金岭矿区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金岭矿区区域构造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区矿床存在岩浆岩控矿带成矿特征。应用该成矿特征.对铁山矿床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工作,发现了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17.
斑岩型铜矿一直以来是广东省重要的铜矿资源占广东省铜矿储量90%上,粤北地区一直是斑岩型铜矿突破的重点地区,本矿区分别从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矿化富集规律、成矿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其成矿规律,为粤北寻找斑岩型铜矿提供一些思路,也为相同类型的斑岩型铜矿提供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认为矿田内铜铅锌矿床与区域内的热水沉积硅质岩密切相关,受层位控制明显,赋矿层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赋矿岩石为碳酸盐岩,二是赋矿岩石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矿体主要产于细碎屑岩、泥质岩和碳酸盐岩建造组合中,具有顺层产出的基本特征;矿床受多种成矿条件的制约,矿床成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成因的矿床;在今后的找矿勘查中应重视“泥盆系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印支期酸性岩浆岩+褶皱构造”相互叠加的区域,是主要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探究哈达门地区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探究了该地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成矿区域的地质背景,并针对哈达门沟金矿区金矿地质特征进行深度分析,最后探究了该矿区金矿床成矿的地层控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和岩浆岩控矿规律,为哈达门地区金矿寻找标志的有效归纳总结和找矿远景的深度探讨提供重要依据,更为哈达门...  相似文献   

20.
岩浆热液系统金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厚  张世红 《黄金》2005,26(10):10-14
众多研究资料表明了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发育于板块碰撞造山带环境,或形成于拉伸环境,或位于板内裂谷环境中。文中介绍国外近期对岩浆成矿系统的矿床类型,以及这些矿床所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岩浆岩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和成矿热液系统的认知和研究现状。对产于这些环境中的岩浆系统特征及其与之伴生的矿床类型的了解,对区域成矿带的划分和深部找矿勘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