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烟气经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后,产生的硫酸氢铵会造成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冷端蓄热元件腐蚀和堵塞。将三分仓回转式空预器转子看成多孔介质,建立了非热平衡模型,模拟得出某600 MW机组空预器工质和受热面三维温度分布,分析了烟风出口温度和受热面转子温度沿旋转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气沿流动方向温度逐渐降低,空气沿流动方向温度逐渐升高,出口温度沿旋转方向几乎呈线性关系,且由于分仓的存在,沿旋转方向各个分仓的交界面上温度是不连续的;蓄热元件温度从热端到冷端逐渐降低,沿旋转方向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低温腐蚀危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冷段,硫酸氢铵沉积危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冷段和热段交界处。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超临界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堵灰问题,从机组运行状态、参数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判断风机入口暖风器因发生故障而退出运行,导致空气预热器内冷段温度下降,使硫酸氢铵粘附、沉积在换热元件上,引起空气预热器换热元件大面积堵塞,提出将暖风器由固定式改为可抽出式,减少脱硝系统的喷氨量,定期开展空气预热器吹灰工作,保证机组在线水冲洗期间稳定运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200、300、600MW机组配备的暖风器或热风再循环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部分电厂在防止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方面的做法,进行了调查和比较。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对防止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和热风再循环及暖风器设置条件提出了根据煤质情况选用不同加热系统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某电厂600 M 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装置运行3年后,空气预热器堵塞压降增大。通过分析硫酸氢铵在空气预热器处生成析出附集的机理,采取调整吹灰器吹灰方式、控制烟气中反应物含量、合理掺配煤与配风等措施,从而抑制空气预热器区域硫酸氢铵的生成和附集,降低了空气预热器的压降,达到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和提高年利用小时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以防止冷腐蚀和堵灰。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暖风器和热风再循环。着重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周一工 《电力设备》2003,4(4):62-63
分析了热风再循环、暖风器加热、电加热三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预热器进风加热方式的优缺点,并以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参数为例,对三种进风加热方式进行了细致的技术经济分析,指出暖风器加热应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预热器进风加热方式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热风再循环系统是降低锅炉低温腐蚀的常用方法,但会影响锅炉的运行工况。通过对锅炉进行热力计算,分析了热风再循环前后锅炉受热面的参数变化,发现采用热风再循环系统能减轻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但锅炉排烟温度会随之升高,锅炉热效率有所下降。另外通过与暖风器比较,发现热风再循环虽然在控制低温腐蚀上不如暖风器,但其对锅炉运行参数影响较小,更有利于锅炉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锅炉SCR烟气脱硝空气预热器堵塞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礼金  宋玉宝 《热力发电》2012,41(8):45-47,50
分析锅炉进行SCR烟气脱硝时空气预热器冷段元件硫酸氢氨堵塞的原因,认为其主要因SCR装置过量喷氨或局部过量喷氨造成大量氨逃逸所致.对此,提出对于运行效果较差的空气预热器,可结合降低排烟温度或者漏风率进行其换热元件的综合改造等措施.同时,建议空气预热器冷段换热元件在煤中硫含量较低以及出口综合温度较高时采用高性能的考登钢材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后,因硫酸氢铵粘结性积灰导致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严重堵塞的难题,根据硫酸氢铵生成机理、粘附特性及沉积部位,结合空气预热器结构及温度场分布,研发出一种新型在线清灰装置,代替原有的吹灰装置。所研T型吹灰装置的吹灰器采用T型双弧形喷管,喷管上安装多个扇形整流喷嘴,由推进机构定时从冷热端环向延续、径向步进推进。将该装置应用于广东某燃煤电厂600 MW机组锅炉空气预热器,在完成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的人工清洗且机组运行110 d的同样条件下,对比分析投运原有的蒸汽吹灰装置后、投运T型吹灰装置后的空气预热器差压值,可知使用T型吹灰装置时空气预热器阻力增幅可减少300 Pa以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型吹灰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空气预热器阻力,并将阻力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能够安全、经济、有效清除硫酸氢铵粘结性积灰,提高了机组的经济与可靠性,该装置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并存在严重堵塞问题的燃煤电厂。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在役机组加装脱硝装置后对空气预热器的影响,包括硫酸氢铵产生的机理和预热器内部腐蚀堵灰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惠润堂  韦飞  王宝德  杨爱勇 《中国电力》2014,47(10):110-112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是目前燃煤电厂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火电厂加装SCR脱硝装置后易出现空气预热器(空预器)腐蚀和堵塞问题。通过某电厂实际案例,分析了SCR脱硝装置投运后对空预器运行造成的影响,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给出应对措施。为控制空预器压差不继续增加,该电厂低负荷运行时SCR脱硝系统停止喷氨,正常运行时减少喷氨量,并在停炉后将空预器冷端换热元件更换为镀搪瓷元件。采取措施后运行一年多来,空预器压差正常,未出现严重的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1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和吹灰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成 《电力建设》2006,27(10):61-0
河北西柏坡发电厂300 MW火电机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存在漏风和堵灰缺陷。其原因是转子的热变形、密封片两侧压差较大、风压较高造成转子两端漏风。分析原因后,进行了空气预热器双密封结构的改造和密封间隙的调整,以及采用燃气脉冲吹灰技术,降低了空气预热器漏风量以及空气预热器积灰和低温腐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某电厂600 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存在脱硝效率低以及空气预热器磨损严重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分析该问题的原因,对该机组SCR脱硝装置进行了优化改造。结果表明:在省煤器出口水平扩张段的多变截面烟道采用小角度、多片数方法设计导流板,消除了水平扩张段的涡流低速区和高速区,提高了喷氨上游烟气流动的均匀性,并且使水平扩张段的流动阻力降低;对比涡流静态混合式喷氨、线性喷氨和分区喷氨,分区喷氨可以更好地控制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脱硝效率、减少氨逃逸;在SCR脱硝反应器出口到空气预热器入口增加导流板可以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流速分布的均匀性,减轻空气预热器的磨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炉底漏风进入炉膛后排烟温度大幅度升高但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无明显变化的原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炉底部漏风进入炉膛后火焰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炉底漏风对燃烧器区以上的火焰形态和火焰中心几乎无影响,当漏风率达到总风量10%时,炉膛出口火焰温度增加15.7 ℃;基于空气预热器换热的热平衡推导了炉底漏风使通过空气预器风量减少引起排烟温度升高的关系式,解释了炉底漏风后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不变、排烟温度大幅变化的现象,可以作为该领域相关技术工作的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除了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量,其漏风位置对热风及排烟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以某400 t/h再热燃煤锅炉为例,在热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空预器轴向进行离散化处理,计算并比较不同轴向漏风分布时的热风及排烟温度。结果表明,漏风位置越靠近空预器热空气出口,热风及排烟温度越高,热风温度的变化越明显,而排烟温度的变化越不明显;在空预器两端漏风和中间漏风两种情况下,排烟温度十分接近,而热风温度差10℃左右。论文的研究结果对回转式空预器的检修、改造及热力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空气预热器积灰在线监测模型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提出了一个管式空气预热器积灰热阻的在线监测模型。该模型只利用进出口烟气温度、空气预热器管壁温度和烟气压降等易测参数来监测积灰情况。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7.
王春昌 《中国电力》2012,45(1):37-40
脱硫设备的烟气加热器积灰堵塞问题是困扰电厂的老大难问题,目前尚无好的解决方法。掺二次热风加热脱硫塔出口净烟气技术的工程应用是取代烟气加热器的创新尝试之一。对掺二次热风加热脱硫塔出口净烟气技术的运行经济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并与脱硫设备蒸汽加热器技术进行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以净烟气温度被提升30 ℃计算,掺二次热风加热脱硫塔出口净烟气技术对机组供电煤耗的影响高达4.3 g/(kW·h)以上,比蒸汽加热器技术至少高出0.3 g/(kW·h),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掺二次热风加热脱硫塔出口净烟气技术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超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漏风是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漏风严重将直接影响到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本文详细分析了受热面转动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的形成原因 ,并针对大坝电厂一、二期部分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偏大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