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娟  卿德刚  倪慧  付亚明 《食品科学》2008,29(1):257-259
目的:建立红花黄色素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研究红花黄色素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对各色谱峰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红花黄色素的指纹图谱.结果:各批次的红花黄色素差异很小,共有峰的重现性良好.结论:采用HPLC方法作红花黄色素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红花黄色素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14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筛选,发现X-5、EB020和AB-8这3种树脂适合于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精制。研究了X-5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吸附性能,得到提纯红花黄色素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值3,吸附流速4.8BV/h,解吸剂采用50%乙醇水溶液,解吸流速2.4BV/h。经过X-5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精制后,产品中红花黄色素含量提高近5倍,其回收率为93.2%。  相似文献   

3.
对红花黄色素在真丝上的染色性能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用于真丝染色的条件为pH=3,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50~60min。红花黄色素对真丝具有较好的提升性。染色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也能符合一般纺织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可  段旭 《食品工业科技》2015,(01):226-229
采用微胶囊化方法提高天然红花色素的稳定性,以推广天然红花黄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本文首次采用多孔淀粉为吸附剂,使用明胶对天然红花黄色素进行包埋,制备红花黄色素微胶囊,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70℃,包埋时间2h,芯壁材比1∶40,此时红花黄色素的包埋率高达89.5%。其水溶性有所提高,红花黄色素微胶囊对温度、酸碱、光照、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剂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刘可  段旭 《食品工业科技》2015,(1):226-229,234
采用微胶囊化方法提高天然红花色素的稳定性,以推广天然红花黄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本文首次采用多孔淀粉为吸附剂,使用明胶对天然红花黄色素进行包埋,制备红花黄色素微胶囊,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70℃,包埋时间2h,芯壁材比1∶40,此时红花黄色素的包埋率高达89.5%。其水溶性有所提高,红花黄色素微胶囊对温度、酸碱、光照、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剂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法精制红花黄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筛选,发现X-5、D3020和AB-8这3种树脂适合于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精制。研究了X-5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吸附性能,得到提纯红花黄色素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值3,吸附流速4.8BV/h,解吸剂采用50%乙醇水溶液,解吸流速2.4BV/h。经过X-5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精制后,产品中红花黄色素含量提高近5倍,其回收率为93.2%。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天然色素染色织物上天然色素的鉴别方法,探讨了红花黄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剥色工艺,探讨了溶剂种类、溶液pH、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对染色织物剥色效果的影响。最佳剥色工艺为:以50%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pH=7.0,100℃处理70 min。将剥离的色素与红花黄色素标准品的红外光谱图、液相色谱图进行对比,可对红花黄色素进行定性鉴别,得到了两种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及双亚酸单用和二者不同比例合并使用的抗血栓作用。方法:观察双亚酸、红花黄色素以及合并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对小鼠血栓块的溶解率的影响。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PGF1a)、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各实验组均能增加小鼠血栓块的溶解率,降低TXB2、PGE2含量和增加6-Ke-PGF1a的含量,且红花黄色素与双亚酸合并后各剂量组的作用强于红花黄色素和双亚酸单用。结论:红花黄色素、双亚酸及合并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具有抗血栓作用,且合并后的作用高于其单独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天然色素红花黄掺伪葡萄酒的鉴别检测方法,样品经葡聚糖凝胶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确定了红花黄中掺两种主要呈色物质:红花黄A和红花黄B,在10~5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5%~93%,相对标准偏差(RSD)<4%.方法准确、灵敏、简单,适用于葡萄酒中外源红花黄色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红花色素在苎麻、蚕丝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志成 《纺织学报》2004,25(5):19-21
对红花黄色素、红色素在苎麻、蚕丝上的染色性能做分析比较。红花黄色素在蚕丝上的K S值明显高于苎麻 ,颜色特征值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而红花红色素在蚕丝、苎麻上的K S值接近 ,颜色特征值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媒染剂对红花红色素的结构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红花色素的稳定性及在真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志成 《丝绸》2003,(3):20-22
介绍了红花色素的提取,对红花黄色素、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其在真丝上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疆红花黄色素的分离与提取、纯化与鉴定等工艺条件。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率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溶剂的种类、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红花色素进行纯化。HPLC和UV对单因素处理的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样品与10%乙醇提取液的料液比为1:50(m/v)、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50min为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获得的红花黄色素提取液经冷冻干燥后,以乙醇:丙酮:水=3:2:1配比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了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主的两种红花黄色素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疆红花黄色素的分离与提取、纯化与鉴定等工艺条件。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率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溶剂的种类、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红花色素进行纯化。HPLC和UV对单因素处理的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样品与10%乙醇提取液的料液比为1:50(m/v)、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50min为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获得的红花黄色素提取液经冷冻干燥后,以乙醇:丙酮:水=3:2:1配比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了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主的两种红花黄色素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14.
天然食用色素栀花黄、山兰红在食品中应用试验报告王安邦昆明市瓶酒厂关键词栀花黄、山兰红、着色前言桅花黄色素由茜草科植物黄桅子Gardeni-asootepensisHurch的黄色香花提制而得。主要化学成分为藏红花原素及其甙元藏红酸复烯色素和4’-羟基...  相似文献   

15.
微波法提取红花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采用MAS-I型常压微波辅助合成/萃取反应仪,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以蒸馏水为萃取溶剂,对微波萃取红花黄色素的影响因素,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体积等进行单因素的考察.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波萃取红花黄色素的优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0 min,液固比为100(mL/g),提取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食用天然色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天然色素是色素发展方向,而功能性天然色素是发展的重点。本论述了几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天然色素:姜黄色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红花黄素,从其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生理功能、提取方法以及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促进色素工业进步。  相似文献   

17.
EDTA对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红花黄色素褪色及变褐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改善其色泽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EDTA不仅可减慢红花黄色素溶液的褪色速度,还可有效抑制铁离子对其产生的影响,使之应用范围扩大,提高了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食品工业科技》2003,(03):31-33
对红花黄色素褪色及变褐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改善其色泽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EDTA不仅可减慢红花黄色素溶液的褪色速度,还可有效抑制铁离子对其产生的影响,使之应用范围扩大,提高了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天然红花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是从红花花蕾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该色素是水溶色素,在ph4~5范围内光稳定性好,氧化剂,还原剂,盐,糖,金属离子(除铁外)对色素的色泽,色价无色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经红花黄色素染色后纯棉织物的性能。研究表明,染色后的纯棉织物保留了红花黄色素的特性。当红花黄色素的质量分数大于3%时,纯棉织物的上染率变化幅度较小,且当红花黄色素的质量分数为3%~4%时,染色后纯棉织物的表面比电阻与颜色特征值达最大值,而吸湿回潮率则为最小值。综合各指标可认为,红花黄色素染色纯棉织物的最佳质量分数为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