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好感官享乐,注重生活艺术,尤其体现在饮食方面.他说:"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又说,"中国人领受食物像领受性、女人和生活一样."烹制好此菜.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好感官享乐,注重生活艺术,尤其体现在饮食方面。他说:“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又说,“中国人领受食物像领受性、女人和生活一样。”的确,民以食为天,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头上的天。不过此话印证到四川美食大家、谈吃杂文家车辐身上,似乎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3.
吃在旅途     
奕秦 《食品与生活》2004,(11):16-17
我的一位在美国生活了一辈子的中国教授告诉过我有两样东西作为中国人永远不会改变:一用中文数钱;二吃中国菜。 雪儿说:"用什么语言来数钱那要看我数的是美金还是人民币。" "至于吃嘛,他说的说法不太精确。应该说喜欢吃中国菜是因为中国人熟悉它的口味,并非世上只有这么一种美食。其实很多西餐也很不错的。"雪儿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4.
不只我一个人不知道.应该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凯迪拉克也生产眼镜。当我告诉朋友有人要送我凯迪拉克时.他脸色都变了。我说是眼镜.凯迪拉克眼镜.他才松了一口气。不过在任何实物面前加上凯迪拉克.人都不会等闲视之。就像法拉利不仅仅是一辆汽车一样.凯迪拉克也不仅仅是一辆汽车了。  相似文献   

5.
1、黄永玉招待友朋家宴,席上有碗自己腌制的湖南凤凰家乡小山椒。他介绍说:“这东西可香了,吃一口想两口,下饭。”友朋问:“辣否?”黄答:“看你从什么角度说这个问题了。耐辣的人认为不辣,不善辣的人会认为它太辣,站的高度、起点不一同,立场观点也就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6.
从不挑食     
我父亲虽已年近花甲,可在现场施工时爬上爬下时那劲头却一点也不比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差.于是就常有人问他:“张工,你的身体为什么这么好?有什么秘决?”我父亲 总是对他们说:“只要你能像我们家吃饭那样,不挑食,啥都吃,我就能  相似文献   

7.
经常有人问笔者:“你老九十多岁了,怎么腿脚还那么灵奋,腰杆挺直,步履稳健,面色红润,每天都吃些什么呀?” 笔者:“我吃‘食补’。” 问者:“什么叫‘食补’?” 笔者:“您没听说马家军的教练马骏仁说,他们队员没吃过兴奋剂,只是平日吃‘食补’。国际田径联合会检查员安德森先生说,根据药物检查的结果,认为马骏仁的说法完全可信。‘但是什么叫食补呢?’他问马骏仁。马教练笑了笑,说道:‘这个保密’”。 问者:“他对外国人保密是应当的,但对本国人似乎应该公开。你老也吃‘食补’,当然知道他说的‘食补’是什么东西。”。 笔者:“总的说来,我应该知道,但是“食补’也有多种。我先说说食补的来源。它是根据中国道家的炼丹术来的;道家的派别也不一样,各派有各派的炼丹方法。不过有一点:马家军的‘食补’与道家的炼丹有极大的区别,道家的炼丹是服用与锻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周末,美国朋友克劳斯请我们去他家作客,我原想谢绝,可儿子欣然接受。他说美国人请客的心理与中国人有些不同,美国人被请,如无特殊情况会爽快答应,决不含糊。如他请你,也期望能够很高兴愉快地接受。如实不能去,当然可以把原因婉转相告,如果愿意去却要像在国内一样再三推辞,那就很可能被误会成看不起他,不愿意作他的客人。克劳斯夫妇是儿子儿媳的好朋友,得到过我的热情接待,更何况我们到正宗的美国人家里作客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多角度了解美国正是我所希望的。 动身前我建议带点礼物。送什么呢?儿子说“投其所好是美国…  相似文献   

9.
因为拍照,我有幸与美女张庭“亲密”接触,在影棚旁边的一家茶楼,我和张庭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她和我讲起了她关于吃的故事。她说她从小到大就特别喜欢吃,特别是拍完了电视剧《满汉全席》后,大家索性送她一个绰号:“食神”。每天拍戏收工前,张庭就开始想自己今天要吃什么,她不喜欢每天都吃一样的,就像她的个性,不喜欢每天看到一样的人,觉得那样很闷。  相似文献   

10.
《中外食品工业》2009,(7):26-29
有人说,恋爱和品酒一样,恋爱中的人爱上的不是那个人,而是爱情本身.就像我们陶醉的是杯中的美酒一样。但是,酒杯也有自己的不同陶醉态度.就像通过不同人.会邂逅不一样的爱情一样。  相似文献   

11.
暑假期间,我们餐厅来了一个叫阿里木的青年人。他是一名大学生,新疆人,是为了挣学费而出来打工的。阿里木平时干活很能吃苦,也很认真,对此我十分佩服。我和他的性格很合得来,因此一有空就去帮他干活,跟他聊天。一次我问阿里木:“你的家乡有什么好吃的吗?”阿里木说:“我的家乡很偏僻,也很穷,可以说几乎没什么好吃的。不过有一样东西却使我终生难忘,那就是我们的老村长为我焖的那锅羊肉。”“那锅羊肉是怎么回事?”我问。阿里木告诉我:当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都高兴得像过年似的,但接着却又为学费的事而发愁。正在…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恋爱和品酒一样,恋爱中的人爱上的不是那个人,而是爱情本身.就像我们陶醉的是杯中的美酒一样。但是,酒杯也有自己的不同陶醉态度.就像通过不同人.会邂逅不一样的爱情一样。  相似文献   

13.
一切华丽在他身上或是在他的设计中都是如此恰当、合宜。似乎他生来就是为了演绎“华丽”、设计“华丽”。但他的华丽并不突兀、并无平庸,他的华丽在妩媚中透露着狠与劲。当然,在他的设计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那不加半点掩饰,源白骨子中的时尚感。被无数时尚达人膜拜为教主的他说:“我的设计大胆出位,自己也是衣不惊人死不休。我热爱华丽的首饰,敢把女装堂而皇之地穿进宴会厅,不过,我这种惊人的着衣风格,从头到脚都是处心积虑的小细节,作艺术不疯不行。”因他的不疯魔不成活的境界,有人说他就像游戏人间的疯狂艺术家,随心所欲又苛求完美;也有人说他就像游走东西方的桀骜才子,没有所谓的传统,却又在设计的肌理中渗透中国文化与东方美学。但无论如何,祁刚都是时尚圈中不可或缺的一位率真怪才  相似文献   

14.
快乐厨师     
从小到大,我在家里都是出了名的好吃嘴。但好吃并不懒做,平时我总喜欢亲自动手,随心所欲地做些我觉得好吃的东西。虽然别人说我这是瞎吃、胡吃,而我却认为这是大胆的吃,痛痛快快的吃。我从来就认为,吃就要吃得舒坦,吃就要吃得心旷神怡。虽然迄今为止,我也没有吃成什么社会名流,吃成什么达官贵人,但是却吃壮了身板,也吃出了一些学问,还通过吃悟出了一些烹饪艺术的真谛,通过吃为我当厨师奠定了基础。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歪打正着”吧。吃能够给人带来享受,吃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而快乐的人才有激情,快乐的人才富有创造力。因…  相似文献   

15.
我刚来上海时候,所有的中国菜都不能吃,连味道也不想闻,感到吃什么东西都不对我的胃口,只能在家吃自己做的菜。有一次,邻居的一位朋友到我家。他说:“你每次就这样吃饭吗?”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八岁去美的表妹还乡,还带了一个中学好友,在中国吃得不亦乐乎。为了让这个在美国南加州长大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味,我也加入其请客行列。有次去吃夜上海,点心叫了酒酿圆子,表妹竟然没有吃过。我告诉她,你看这小小一碗,有米的三种形式,做成酒的米、做成圆子的米,还有磨碎的米。她像得了什么真传忙着向刚离席回来的好友宣传,你看一把米能做到这么微妙。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道平常点心,个中细节已经不须多说,可是遇到外人,倒想出它的种种妙处了。  相似文献   

17.
郝驰 《四川烹饪》2003,(2):12-13
成都人以好吃闻名于世。我的一位朋友某日竟突发奇想,说是要对成都人做一次专题社会调查:什么东西最好吃。我说,你这简直是吃饱了撑得慌,肯定忙活半天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向灯的,也有向火的,绝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百口不同味,何况如今有人爱吃“生抠”,有人爱吃“生鲜”,有人爱吃“点杀”,还有人喜欢“活吃”,你没有一个客观的尺度,又怎能评判出最好吃的东西来呢?朋友说,其实他早有答案了:“欺头”最好吃。成都俚语中的“吃欺头”,是占便宜的意思。现代成都人继承和发扬了先辈的幽默感,他们给“吃欺头…  相似文献   

18.
北方有句谚语,叫做“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躺着。”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了:这世上好吃的东西多的是,干嘛非得说什么东西都比不过饺子呢?广东人首先就不服气:“且不讲生猛海鲜有多好吃,就是我们饮茶时的点心,哪一样也不会输给饺子呀。”上海人也会说:“阿拉上海的小笼包也比侬的饺子好啊。”四川人更会说:“我们的担担面和龙抄手也不比你们的饺子差嘛。”不过,你要是碰巧问到的是一个北方人,那他一定会说:“什么最好吃?那还用说,饺子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个人心目中最好吃的东西,还是他小时候最爱…  相似文献   

19.
英语里有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这句话翻译准的确不容易,意思是说,你吃什么就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西方人这些年大讲饮食健康,甚至餐厅的菜单上都标明哪样菜是多少卡路里,可能根儿上与这句话有关。中国人也有句类似的话,“吃哪儿补哪儿”。以形补形,有点像中国的象形文字,产生的道理很直接。怕小孩不够聪明就让他吃动物脑子,见老年人腿脚不好就让他吃猪蹄,看来想用吃食物来解决身体其他问题的想法在中国和西方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真正见到董璇我很晾叹,就像最初给我的印象一样。高挑的身材,清秀的面庞。有人说她像巩俐,我却认为董璇就是董璇,她有她自己的美,自己的气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独特魅力……这些不是说像一个人而练就的,而是董璇与生俱来的东西,也是她不断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