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分布式动态信道分配算法(DDCAA),该方法能在高密度WLAN/WPAN环境下大大提高每个用户的吞吐量,尤其在变化的不均匀的通信量条件下,解决由于有限的信道所带来的自身干扰问题.仿真表明:给定任意的通信负载分布及原始信道分配,算法会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的使用状态自适应的改变算法启动门限,并且只通过AP自身完成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真正解决了高密度WLAN/WPAN环境下的自身干扰问题,简单有效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移动环境下,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存在丢包现象,通过研究WLAN的链路层协议切换步骤,提出了采用减少扫描信道数量和选择扫描信道的策略来解决无线通信高速切换时的数据丢包现象,并通过构建高速无线通信切换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减少扫描信道数量和选择扫描信道的异步无线通信切换机制可以将切换链路中断的时间由6s左右缩短至不到2s。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频率选择算法,该算法基于DCF机制,不改变原有IEEE 802.11b的MAC层协议。算法定义了一个信道质量参数用来评估自身干扰情况,通过周期性的检测信道状态,自适应的优化算法参数,动态分配频率资源,在现有的信道资源下提升系统容量。给出了算法处理过程的描述以及相关参数,并以IEEE 802.11b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在高密度、负载不均衡的无线局域网环境下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4.
在同时同频全双工(CCFD)中,基站发射、接收通道非线性引入的附加干扰以及基站周围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数字域自干扰信道估计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变窗长离散傅里叶变换信道估计算法,算法根据实际自干扰信道特征选取最优干扰抑制窗长,提高自干扰信道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自干扰信道为莱斯信道,干噪比为15 dB时,采用该算法的数字自干扰抑制能力为22 dB,比采用最小二乘信道估计高7 dB,比采用固定窗长离散傅里叶变换信道估计高3 dB。 相似文献
5.
针对屏蔽室环境收发分离全双工自干扰信道特性,该文采用基于网络分析仪的信道测量平台,对屏蔽室环境下2.6 GHz收发天线分离全双工自干扰信道进行研究,得到了路径传输损耗,均方根时延扩展与莱斯K因子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自干扰信道路径损耗随距离增加呈对数衰减;均方根时延扩展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随着天线间距的增加而增加;莱斯K因子服从正态分布,并随着天线间距的增加逐渐降低,莱斯分布的特征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层前馈类神经网络(FNN)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和改进的BP算法的无线通信信道的模型和仿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FNN模型可以很好地追踪无线信道不稳定的时变特性,反映了无线通信信道中用多层FNN系统建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WLAN技术的复合型校园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线局域网(WLAN)采用无线信道的方式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析了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拓扑结构,结合IEEE802.11g协议的关键技术及特点,找到了实现复合型校园网的有效途径,阐述了设计复合型校园网的原则、方法及步骤,给出了一种估算接入点AP数目的简易方法,并结合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得到复合型校园网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多径衰落信道下CDMA系统中多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问题,通过对残余干扰方差分析推导了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的最优干扰抵消权值表达式,提出了适用于多速率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辅助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案比使用最佳固定权值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性能优越,在BER为0.01时,使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第二级仅比使用理想信道估计再造干扰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第一级的性能差1.5 dB。 相似文献
9.
针对频域干扰对齐系统解空间的多峰值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以系统网络和速率为优化目标函数的干扰对齐全局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对速度向量在位置向量的法平面上做投影以加强全局搜索能力,并在粒子群标准位置更新的基础上增加沿目标函数梯度方向的学习搜索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趋向全局最优值的能力.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获得比现有算法更好的网络和速率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李庆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44(Z1):194-197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干扰信道中以系统容量表征的目标函数既不是线性函数也不是凸函数,直接求解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规划的联合求解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干扰对齐编解码矩阵的迭代算法。在迭代步长很小的前提下,目标函数在局部具有凸函数性质,因此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传统的二次规划问题。分别给出了3对收发用户和4对收发用户干扰系统的通信速率随信噪比变化的仿真。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干扰对齐编解码矩阵求解方法能够使干扰系统中的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有效的通信,提出的算法与传统的干扰泄漏最小化干扰对齐方法相比,在低信噪比区间具有较大的速率提升,而在高信噪比区间可以获得相似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IEEE802.11标准中所采用的二进制指数退避机制不能够根据网络当前的碰撞情况有效地使用无线资源,该文提出一种联合竞争窗口和发送时间调整策略,其中自适应竞争窗口方法以被动的方式根据网络当前数据帧碰撞程度快速调整竞争窗口,动态数据包发送时间调整机制使节点能够主动地调节单位时间内注入队列的数据包数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调整机制能够根据网络状态快速地、自适应地优化节点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提高无线资源使用率,降低数据包时延。 相似文献
12.
在多用户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干扰信道环境中,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总功率,将用户受到的干扰最大化地重叠,以提高系统性能。给出了MIMO干扰信道模型及子空间干扰安排算法分析;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功率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仅牺牲微小的系统容量,却显著地降低了系统的平均误码率和干扰功率,证明该算法较给定功率算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的异构无线网络信道借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基于IEEE802 11无线局域网(WLAN)和时分同步码分
多址(TD-SCDMA)技术构建的异构网络模型,考虑了异构无线网络下信道借用的条件,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预测的信道垂直借用方案及其算法. 该算法在借鉴信道水平借用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信道预留机制并增加了信道借用预测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降低呼叫
阻塞率,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多址(TD-SCDMA)技术构建的异构网络模型,考虑了异构无线网络下信道借用的条件,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预测的信道垂直借用方案及其算法. 该算法在借鉴信道水平借用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信道预留机制并增加了信道借用预测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降低呼叫
阻塞率,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IEEE802.11g标准的WLAN性能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IEEE802.11g标准,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构建了一个基于802.11g标准的WLAN。采用网络传输率测试软件Qcheck,通过无线到有线网络客户端、无线到无线客户端、混合网络模式的TCP传输性能和穿透性能4个方面的测试,对基于802.11g标准的WLAN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与802.11b标准的性能对比,说明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Considering the OBSS-induced spectrum underutilization problem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 two complementary contention-based Media Access Control(MAC) layer schemes are proposed by setting up a virtual-primary channel for contention. The propos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 scheme is designed for transmitting long data packets, which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requiring high throughputs. In contrast, the multi-contention(MC) scheme is designed for transmitting short data packets, which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requiring short delays. By efficiently exploiting the OBSS-induced underutilized spectrum,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fact that the proposed TXOP scheme can increase the throughput greatly and the proposed MC scheme can reduce the delay for short data packets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讨论在802.11的无线局域网中,当系统管理者采用了有线等效加密算法后,仍可能面临的各项可能攻击,导致资料的不完整而被窃取。再就目前所发展的各项信息安全技术中,系统管理者在建置一个无线局域网时,可以采用的各种方法并对提高信息安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无线信道资源,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分配算法。该文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信道分配算法,以连接低干扰信道分配算法(CLICA)为基础,以提高网络容量(吞吐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网络中各链路的干扰度来计算网络干扰度,通过减小网络的干扰度来提高网络吞吐量,以实现最小化网络干扰度的目标。构建信道分配的数学优化模型,通过NS2仿真验证比较改进前后算法的性能,求解出最优的信道分配。 相似文献
18.
为估算网络的性能,研究了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提出一种无线LAN网络的模型设计方案。在网络模型扩展的情况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无线LAN网络在最大服务器负载和网络收敛时的延时具有良好的性能。实验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不增大网络成本的情况下,网络收敛延时为0.4μs,其性能并没有因为服务器负载的增加而受到影响,从而验证了模型和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传输功率的调整是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低功耗优化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较低的传输功率却又很难保证连通性(因外围节点干扰引入的随机性),较大的传输功率不仅增加能耗而且会对邻近通信节点带来干扰,如果简单地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功率调整,极易造成相邻通信子网传输功率的相互攀升,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传输效能。该文从干扰模型分析出发,给出了基于平均干扰下的最优传输功率计算方法,考虑到网络环境的时变性,将该优化传输功率与自适应速率控制机制结合以提高传输效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MCP协议和Basic协议,基于平均干扰下的优化传输功率机制在单比特能耗及平均吞吐率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性能折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