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流动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早强剂掺量、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高流动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流动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渗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粉煤灰掺量,其次为水胶比及早强剂;高流动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抗冻性能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粉煤灰掺量,其次为早强剂掺量及水胶比。通过正交设计可以得出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大掺量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掺量粉煤灰再生混凝土7d、14d、28d、56d、90d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粉煤灰掺量,其次为水胶比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通过正交设计可以得出大掺量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砂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砂浆流变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和砂胶比是影响砂浆流动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胶比为0.55、砂胶比为2.65、粉煤灰掺量为25%,流动性和保水性均符合砂浆使用要求,砂浆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砂浆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水胶比分别为0.32,0.40和0.48的纯水泥混凝土试件,水胶比0.32,粉煤灰掺量10%或20%的粉煤灰混凝土试件,矿粉掺量15%或30%的矿粉混凝土试件,粉煤灰和早强剂掺量分别为20%和1%的含早强剂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及粉煤灰和矿粉掺量分别为15%和15%的混凝土试件.将混凝土试件暴露于干湿循环-硫酸盐加速侵蚀环境中,测试试件抗压强度的演变规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硫酸盐浓度、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灰预测模型分析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劣化规律及服役寿命.结果表明:强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水胶比,硫酸盐浓度,测试龄期,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早强剂掺量.多元灰预测模型呈现出较高的精度以预测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劣化规律和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5.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水泥品种,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粉煤灰掺量对其28d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方法可以应用到大掺量粉煤灰配合比设计试验中;在4个因素中,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碎砖为主的建筑垃圾与陶粒制备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研究,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再生骨料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强质比,坍落扩展度的影响规律及显著性。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的28d强度影响最大,其次粉煤灰掺量,再生骨料取代率,砂率的影响较小。对于扩展度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粉煤灰的掺量、水胶比、砂率、再生骨料的取代率。当粉煤灰的掺量30%左右,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扩展度最高,和易性较好,混凝土的28d强度最高。碎砖颗粒的掺量40%的时候,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许开成  毕丽苹  陈梦成 《硅酸盐通报》2016,35(10):3373-3380
为了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本文以水胶比、锂渣掺量和锂渣细度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大小,并进一步分析水胶比和锂渣掺量对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是影响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锂渣掺量,最次是锂渣细度;随着龄期的增长,锂渣掺量的影响逐渐显著,锂渣细度的影响逐渐消失.锂渣混凝土前期的抗压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或与其相当,其28 d和60d抗压强度均大于普通混凝土.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锂渣掺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锂渣的最佳掺量为20%.当水胶比分别为0.466、0.404(0.466)和0.530时,锂渣掺量为10%、20%和3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率为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及不同温度条件的养护过程对水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制作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标准混凝土试件,利用人工环境模拟室模拟不同温度条件对其养护,对各试件进行室内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会影响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影响程度将随掺量变化而变化;其次,水胶比对抗压强度也有较大影响,二者关系符合Abrams’水胶比准则;另外,温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着不可忽视作用,即使温度变化幅度相同,但作用龄期时间节点不同,强度仍有差异。同时综合对比发现,各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强弱不同。因此,实际应用中应首先对主要影响参数合理设计,其他影响条件则根据混凝土的功能要求而设计。  相似文献   

9.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对9组不同配合比的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抗压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胶比和减水剂掺量这四种因素对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各个因素影响的显著性.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抗压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减水剂掺量>砂胶比,其中水胶比对强度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因素,而砂胶比的影响并不明显;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砂胶比的增大而缓慢增加;当粉煤灰掺量或减水剂掺量增大时,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粉煤灰和减水剂存在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0.
张亚楠  王珏  李倩  韩子龙 《粉煤灰》2014,(1):40-41,44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水胶比、硅灰、粉煤灰和石灰石粉掺量对GHPC(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HPC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次序依次为水胶比、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及石灰石粉掺量。当水胶比为0.28、硅灰掺量为5%、粉煤灰掺量为20%、石灰石粉掺量为10%时,可配制满足抗压强度在C60~C80且绿色环保的GHPC。  相似文献   

11.
高能量、高强度发射药配方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一种高能量、高强度发射药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以混合硝酸酯增塑的聚醚聚氨酯作为发射药网络结构的主体。研究了发射药的基本配方,并初步测定了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醚聚氨酯发射药具有较高的能量(火药力高于1251KJ/kg),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特别是良好的低温力学性能。对该发射药的加工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摸索,用挤压成型方式制成了多孔发射药。可以预见,此类发射药会成为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高能、高强度发射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通用聚丙烯的刚性和热变形温度,通过剖析市场上深受用户欢迎的一种进口南韩的高刚性高结晶聚丙烯(PP)的产品,对照茂名石化现有PP产品,找到性能相近的一种PP产品进行改性,改性产品V30K与进口大韩油化均聚HJ4012性能相当,产品V30K顶替进口产品HJ4012顺利进入市场,深受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以新型高温混合材料作为铠装热电偶的绝缘材料,通过大量试验验证了封装后的热电偶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长期热电势稳定性、高绝缘性和较短的热响应时间,能够满足高温、高响应性测量要求。在1 000℃的情况下测量,其性能不亚于以氧化镁作为绝缘材料的产品,因此可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对大功率变频装置的结构、技术性能、控制方式及适用工况进行分析,并就其工程实施及合理选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短玻(GF)增强聚丙烯(PP)中添加聚烯烃弹性体(POE),并用马来酸酐对PP进行接枝交联的方法, 制备了高冲击韧性GF/PP复合材料。在该材料中,短切玻璃纤维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而POE 则通过产生形变等方式,提高了材料的冲击韧性;在其中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加界面结合力,可使GF/PP/POE 复合体系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51.9 MPa,弯曲强度为68.1MPa,冲击韧性为44.2 kJ/m2。  相似文献   

16.
High society     
《化学与工业》2017,81(4):18-21
  相似文献   

17.
High Steaks     
《化学与工业》2020,84(1):26-29
  相似文献   

18.
耐高硬高碱高pH值阻垢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为溶剂 ,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马来酸酐 (MA)、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基丙基磺酸 (AMPS)、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基膦酸 (AMPP)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探讨了该共聚物合率、阻垢性能与聚合条件 ,如单体配比、引发剂量及配比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 ,分析了共聚物用于高硬度、高碱度、高 pH值恶劣水质条件下的阻垢。结果表明 ,该共聚物具有很好聚合率 ,适用于恶劣水质条件下的阻垢。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扩链挤出法制备了高黏度高强度聚酰胺材料。考察了扩链剂、催化剂、原料配比、工艺参数等对聚酰胺材料黏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具有高效活性的环氧树脂作为扩链剂,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作增韧剂,配以合适的催化剂、抗热氧老化剂、加工流变改性剂,优化加工工艺,可制得黏度≥3.5 Pa.s,缺口冲击强度≥40 kJ/m2的高黏度高强度聚酰胺材料。此外,还解决了聚酰胺热氧老化和加工流变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A variant of the Vienna DMA (Winklmayr et al. 1991 Winklmayr, W., Reischl, G. P., Lindner, A. O. and Berner, A. 1991. A New Electromobility Spectrometer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s in the Size Range From 1 to 1000 nm. J. Aerosol Sci., 22: 289296. [CROSSREF][CSA][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Reischl et al. 1997 Reischl, G. P., Makela, J. M. and Necid, J. 1997. Performance of Vienna Type 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zer at 1.2–20 Nanometer. Aerosol Sci. Technol., 27: 651672. [CSA][Taylor & Francis Online],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with inner and outer electrode radii of 25 and 33 mm, and a conventional trumpet inlet diameter of 97 mm has been tested. It incorporates a reduced pressure drop sheath gas exhaust system that enables reaching flow rates approaching 4000 L/min. Several new additional flow features are included to delay the transition to turbulent conditions. A cylindrical geometry with a DMA length L of 97 mm (distance between the aerosol inlet and outlet slits) is seen to keep the flow laminar up to the highest Reynolds number achieved, though showing slight signs of flow quality deterioration at about Re = 20,000. An equally long DMA with an inner electrode shaped as a 5° cone caped by a spherical dome remains stable up to the highest Reynolds number achieved. It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his trend to considerably higher flow rates. Both these long configurations exhibit line widths close to the ideal Brownian diffusion limit, reaching FWHH of 4% for a particle mass diameter of 1 nm. A short DMA with an axial length L of 18 mm and an inner electrode shaped as a 5° cone caped by an ellipse of 3/2 aspect ratio remains also laminar at the highest speeds attained, and exhibits FWHH as small as 2.4%. It departs moderately from ideal behaviour at small flow rates, presumably due to its non-cylindrical geometry. More serious departures observed at high Reynolds numbers may perhaps be due to flow unsteadiness radiated into the working section by sound waves from the turbulent exhaust regi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DMA capable of excellent resolution at 1 nm, yet with a sufficiently wide and long working section to enable (in principle) covering the size range up to 10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