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Planning》2013,(8)
<正>苏娉: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想成为作家的呢?格非:其实我从来没有想到要做一个作家。在大学期间我开始写一些东西,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学校里教书,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可以写小说,但是没有想到要做一个专业作家。我喜欢写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的性格有点孤僻,倾向于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同别人交流。如果我对所有的东西都感兴趣,在生活中对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满意,那也许我就不会去写作。苏娉:您为什么选择小说这样一种形式,而不是戏剧或者诗歌呢?格非:这个跟我对故事的着迷有关系。因为从小在农村,听的故事比较多,自己也比较喜欢讲故事,那个年代同今天有一些不同,大家闲下来没有什么事的时候,就会开始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也会胡编  相似文献   

2.
正王夏歌(以下简称"王"):李老师,您好!您是在书法界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为了让读者了解您的书法创作,下面我想就您的书法创作做一个访谈。首先,我想问一下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您受谁影响较大?在哪方面影响到您?李树君(以下简称"李"):在书法学习的路上,从识字之初到走向书法"专业"学习,我有三位老师。母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母亲在解放初上过六年高小,学习好、字好,后因身体原因没有再读书。小学一、二年级回家写作业时我不认真、字写不好,母亲不允许,并手把手地纠正,使我养成了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习惯。第二位是上小学时教书法的冯老师,那时每年春节前全屯四五十户人家都找他写春联,母亲总是让我拿着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9)
<正>小记者:什么,我没听错吧?这里在"换孩子"?陈老师:是的,我们在"换孩子"!自然,它有一个文雅的名字——"易子而教"。小记者:真新鲜!陈老师,您是怎么想起要开展这样一个活动的?陈老师:开展"易子而教"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一面特殊的镜子。虽然"二孩政策"放开了,但目前学生大多还是独生子女,孩子娇生惯养,家长教育子女无章可循,那别的孩子怎么样?别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呢?对家长而言,这是一次别样的挑战;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4)
<正>弹指一挥间,我在讲台上已度过了三十几个春秋,平凡的我并没有出现过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平淡的教书生涯,但它给了我无穷的人生真谛和宝贵的教学经验。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爱教师这个职业,她给了我生活,给了我快乐,也给了我幸福。1989年的秋季,我已经是一个有9年教龄的教师了。这年秋季,我调到甘肃省华池县南梁乡边远山区村学校——王岭子学校。这个学校在南梁与紫坊畔接壤的山岭上,是南梁海拔最高的地方。从我家到学校,单趟就  相似文献   

5.
王丽方     
《世界建筑》2014,(4):23-23
<正>WA:您如何思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王丽方:设计清华大学附小的时候,我的设计出发点是希望小学能够散发"母校的气息"。为什么把曾经的学校叫母校,而不把曾经的单位叫母单位?好的学校校园应该有一种如母亲的气息吗?如春风的气息。一所小学,孩子要在里面度过6年的时间。进去的是傻傻的儿童,出来时是俊美的少年。  相似文献   

6.
丑陋与美丽难以界定、难以分辨谁决定了什么是丑陋,什么是美丽?谁又可以"客观地"将它们区分?Paul Virilio(我们一起在巴黎的école Spéciale 建筑学校教书)曾经叫他的学生做一个美丽的校园项目。然后他会说 :"现在给我一个难看的方案。"最后他会问 :"哪个更漂亮,这个还是那个?"什么是美丽?无论你感兴趣或者好奇。  相似文献   

7.
对话汤桦     
UED:在您的建筑生涯里,重庆扮演着什么角色? 汤桦:重庆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整个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地方,是我学习建筑和成家生子的地方,太重要的地方.重庆的城市从自然到人文的魔幻现实主义画风始终是那样的令人迷惑和神往.那种尺度,那种混乱,那种全方位的感官刺激,都是城市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UED:在您众多的身份中,最热爱哪个?为什么? 汤桦:当然是建筑师.那是我的本能和最大的爱好,是我赖以存在的生计,也是乐此不疲的生活方式.教师身份也很热爱,因此我们事务所的空间布局就像一间大教室,工作方式就像是在学校教书一样,大家面对一个项目就像是面对一个共同的课题,共同研究,共同建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正>上班的路上,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边是个焦急沧桑的声音:"请问是李老师吗?我是坤坤的姥爷。真不好意思打扰您,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给您打的这个电话。"我一边安慰着老人,一边详细询问具体情况。原来,坤坤的姥爷和坤坤的妈妈在对待坤坤练琴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姥爷认为妈妈太过严厉,缺乏耐心,动辄就练习到半夜十一二点;而妈妈认为姥爷是隔代亲,对孩子太过溺爱,没有原则,在限制她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14)
<正>我上小学是在三十多年前,那时候农村人家很少有藏书。我家里有几本《民间故事》和十多本连环画,算得上是藏书大户了。我常偷偷把书藏在书包带到学校和同学“交易”,拿书换零食、换皮筋、换手帕。最开心的是以书换书,但当时可换的图书很少,交换三五次就无书可换了。当时学校的老师管得不严,作业布置得也不多,在学校就能轻松做完。放学回家,我们都要给大人帮忙,  相似文献   

10.
孟建民访谈     
正张利:您从进入大学开始,已经与建筑打了近40年的交道。针对您个人的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建筑10年,您能否用一个关键词和一个代表作品来概括您在每一个10年的思想?孟建民:我的建筑生涯从1978年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已近40个年头。1980年代是我建筑生涯的第一个10年,这10年可视为我职业生涯中的"仿学阶段"。我在校期间进行了建筑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向有经验的老师们求教取经。在毕业前期,我与另两位同学合作参加的"建筑师之家"竞赛获得了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