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高位收水冷却塔塔芯支撑体系的组成。详细介绍了各个构件的设计特点、荷载、计算模型。比较了高位收水冷却塔与常规冷却塔塔芯支撑构件的异同。比较了不同柱距下塔芯梁柱的工程量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火力发电厂冷却塔中,将冷却后的循环水在一定高程部位截留收集,并使收集水面保持相当的高度,再经过循环水泵送回主厂房,可以降低水泵扬程,取得节能效果,本文结合蒲城电厂一期工程条件和国情,介绍了国内第1次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的技术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排烟高位收水冷却塔探索过程.结合庐江神皖合肥庐江发电厂工程介绍了排烟高位收水冷却塔的斜支柱布置、玻璃钢烟道筒壁支持体系、中央竖井及烟道支架结构及排烟高位收水冷却塔防腐设计.  相似文献   

4.
与常规冷却塔相比,高位收水冷却塔无雨区,但在填料下方增加了收水装置。收水装置是高位塔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型式直接影响冷却塔的阻力特性及填料断面风速分布,研究收水装置的阻力特性对于冷却塔设计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流体计算软件,研究了收水装置气流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不同深度的收水装置阻力系数值;并对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供高位收水冷却塔的研究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位收水冷却塔集水槽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收水冷却塔具有明显节能优势,目前在我国百万机组火力发电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槽是高位收水冷却塔回收冷却水的集水池,其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对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集水槽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并用于结构设计,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安全可靠、高效环保、节能降耗、配置优化、经济合理为基础,对某项目机械通风冷却塔型式进行研究,选取常规机械通风冷却塔和机械通风高位收水冷却塔两种选型方案,并在高位收水塔的方案上进行创新,将循环水泵站、综合水池、综合水泵站与高位收水冷却塔进行一体化布置,得到了年费用更低、节能环保的冷却塔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由于高位收水冷却塔无下部水池,且集水槽和循泵房进水间水体表面积较小,因此整个高位塔循环水系统水体体积较常规塔大为减少,在启泵、停泵过程中易引起较大的水位变幅,可能导致水泵产生汽蚀、循环水系统水锤压力波动较大等后果。本文基于有压管道的非恒定流计算理论,采用特征线方法,建立了高位塔系统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对高位收水系统进行启停泵的动态模拟,并对系统水锤压力变化和进水间水位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由此优化确定出口阀门的最优整定值和进水间的标高。  相似文献   

8.
高位收水冷却塔底部采用斜板与U型槽组合的方式集水,由于在节能、环保和经济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大型核电站等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Popper理论,建立高位收水冷却塔三维计算模型,通过自定义函数在Fluent中加载质量、动量和能量计算程序,与实测对比,模拟结果准确。分析了淋水密度、入塔水温、填料高度和环境风速等运行条件对高位收水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影响规律。环境风速从1m/s增加到9m/s,出口水温提升了2.61K,并发现当环境风速大于6m/s时,流场内出现涡漩和穿膛风,使流场的均匀性遭到破坏。淋水密度增加2.53kg/m~2s,出口水温升高4.72K,表明淋水密度增加,液滴数量增多,降低了空气与液滴间传热传质。此外,填料高度从1.25m增加到2m,虽然空气阻力有所升高,但与换热面积提高引起蒸发潜热增加相比,总的冷却性能提高。入塔水温升高使得高位塔内外区密度差增大,抽力增加,传热传质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9.
高位收水冷却塔具有构件种类多、空间关系复杂的特点,对设计及安装精度要求极高,现场碰撞时有发生。为提高设计质量,减少碰撞,本文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对高位塔进行数字化设计,实现高位塔的计算、建模、出图、材料统计等全过程设计。工程应用表明,BIM设计技术可以满足高位塔设计,设计成果丰富多样,可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蒲城电厂高位收水塔的设计、运行情况,对蒲城电厂高位收水塔在设计、运行方面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寒冷地区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设计特点,并根据这些经验和特点在寿光电厂高位收水塔的设计上提出新的改进措施,为今后设在寒冷地区高位收水塔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位收水冷却塔自主化设计计算水平,降低国内高位塔工程造价,依托国内某投运的燃煤发电机组高位收水冷却塔,利用自主化设计计算方法与公式,将计算结果与国外高位塔工程公司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也与该高位塔的实测运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综合判断自主化设计计算方法及结果可靠、可信,可用于对工业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田小兵 《中国电力》2016,49(7):113-117
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超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作为一种节能、降噪效果显著的新型自然通风冷却塔,该装置在国外核电站率先使用以及在国内某1 000 MW火力发电厂成功投产,未来必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超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作为一种有别于常规自然冷却塔的新技术,其仪表设置、仪表选型以及控制逻辑都有独特之处。为发挥该技术的优势,从火力发电厂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在超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仪表与控制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给出了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已建设投运的1000 MW机组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设计计算数据和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对搁置式布置的淋水填料的阻风面积取值进行研究,对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为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自主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位收水冷却塔循环水系统的特点,从水锤问题的数学模型及相关理论出发,对某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循环水系统进行了水力过渡过程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的液控蝶阀动作方案对循环水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得到各种工况下液控蝶阀安全可靠的运行操作方案,可减小循环水泵的倒流倒转、控制高位水池的水位波动,为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安全运...  相似文献   

15.
各类塑料塔芯部件自70年代末相继问世以来,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在材料配方、结构构造等方面已趋成熟。但淋水填料大面积破碎造成凝汽器堵塞、除水器变形等故障经常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生产制造和施工安装质量,强化质量意识,发挥塑料塔芯部件的最佳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位收水冷却塔大都在1000MW及以上机组上运用,在600MW等级机组尚无成功运用先例。某电厂二期工程在660MW机组中引用高位收水塔,同时通过调研、优化设计和安装,达到了节能和降噪、同时又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高位收水塔的优点:一是无雨区阻力,全方位进风,冷却效果好;二是不受地质情况影响,不再考虑集水池渗水保养问题,节约维护费用;三是降低冷却塔落水噪声,改善了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和职工的工作环境;四是节约水泵扬程,节约厂用电。该项目通过认真调研,并对国内其他项目的投资情况以及相应的冷却塔塔芯材料生产商的生产实力进行综合对比,大胆决定塔芯材料全部国产化,极大地节省了投资。高位收水冷却塔运行方式简单、冷却塔噪音降低、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位收水冷却塔中央竖井具有结构复杂、内水压力大、荷载工况多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其结构设计异常的复杂和困难,采用常规计算手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本文采用国际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工程高位收水冷却塔中央竖井进行三维静动力有限元分析,并结合内力计算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拟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既满足工艺布置要求,也使受力更合理,造价更经济。  相似文献   

18.
随着百万千瓦级电站机组容量提升,配套冷却塔面积增大,所需循环水泵扬程也增大。九江电厂所采用的高位收水冷却塔,不同于常规冷却塔底部集水方式,而是直接将冷却后的循环水在填料层下方的收水设备截留收集。该塔可使循环水泵的静扬程减少40%,节省厂用电量;同时,运行中水、气交换热效率大幅提高,水滴噪声亦显著降低,是一种节能环保型冷却塔。  相似文献   

19.
何剑峰 《电工技术》2020,(16):123-124
某电厂1050 MW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在国内首次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减小循环水泵净扬程,同时也可减少噪音,因此是超大型冷却塔技术的发展方向。文章从冷却塔特点、循环水系统运行、经济对比分析做详细介绍,为将来采用同类型冷却塔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1 布置方案 丰镇电厂厂区地形南高北低,坡降约3%,根据厂区规划,冷却塔布置在主厂房固定端的东南侧.处在厂区自然地面的最高点,平均海拔高度1224m,与主厂房自然地面高差约7m.如果按照循环水泵布置在汽机间内,主厂房与冷却塔高差1m的常规布置方式,则需开挖整个冷却塔区,造成施工建设费用的增加.若为减少土方开挖,把冷却塔设置在自然地面上,则循环水泵吸水井(汽机间A列前)顶标高至少要高于冷却塔水池水位,也就是要比主厂房±0.00m高7m,运行检修都不利,而且又不美观,显然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只有把循环水泵布置在汽机间外,单独设置循环水泵房,并且布置在冷却塔前,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采用哪种方案合适,我们在施工图前拟定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