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
本文综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从个体层面探讨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不同网民参与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对人口学变量、媒体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完成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活跃网民的公众参与意识、群体认同感、群体相对剥夺感、政治效能感与主观规范显著高于非活跃网民。社交媒体使用、群体认同感与内部效能感是网民参与事件的关键动因;事件严重性感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主观规范是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公众参与意识、孤独感是非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住房的多元化供给实现住有所居,是我国城市转型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议题。文章以南京市为例,着眼于住房产权与居民在社区层面实际生活体验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城市居民住房产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住房产权对主观幸福感的独立影响较弱。控制个体基本特征后,住房自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影响,但这很大程度上与有产权家庭的住房舒适性明显高于租户有关。(2)社区环境感知存在群体差异性。相对于租户,有产权居民更容易对社区环境的总体感知做出消极评价,从而降低有产权者的主观幸福感。这一负向作用间接平衡了有产权者与租户之间主观幸福感的差距。(3)相对剥夺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要素,但住房产权的缺失对相对剥夺感并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优化租赁住房的管理制度和改善租赁住房条件,提高社区社会融入是未来完善住房制度与社区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4):41-42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公益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比之下,公益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堪忧,特别是公益组织员工的离职问题尤为突出。以209名来自上海等地的公益组织员工为调研对象,实证检验了员工离职倾向产生的心理机制,结果显示:员工的相对剥夺感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耗竭在相对剥夺感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公共服务动机负向调节相对剥夺感和情绪耗竭、情绪耗竭和离职倾向以及相对剥夺感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公益组织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对公益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7)
大学生公共意识是指大学生对公共生活领域内(大学校园)共识性社会规范的主观认同与客观遵守,其实质是追求个体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相统一的社会意识。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公共意识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依然存在公共主体意识相对弱化、公共价值观念相对模糊、公共规范意识相对淡漠、公共自觉行为意识部分丧失问题。  相似文献   

5.
居民的认同感是里弄保护的社会基础。以上海89条里弄,1 121名居民的问卷调查为依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从里弄和个人两个层次分析影响里弄认同的因素。研究发现,上海里弄认同水平处于中高位,且女性的里弄认同水平高于男性,年纪越大居民里弄认同水平越高,邻里关系、居住条件、主观经济收入越好的居民其里弄认同水平越高;而居民居住时间与里弄认同的关系,以及里弄的类型、规模、交通区位与里弄认同的关系不显著。此外,房价越高、安全性越高的里弄,居民的里弄认同水平也越高。研究显示,通过提高里弄的整体居住环境和社会治安,改善里弄居民的居住条件,可以使居民更加认同里弄,巩固里弄保护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32)
针对学前教育就业市场需求量大而学前教育本科生培养的现状却不够理想的现状,文章从专业认知、教学认同、专业投入、情感认同、价值与发展认同,职业认同六个维度展开,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专业的整体认知水平一般,尤其对就业方向的了解较浅;学生对教学认同感较高;在专业投入上亟待加强,学生实践较少、阅读专业书籍少,对相关法律政策了解少;在情感认同、价值与发展认同以及职业认同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同感较高。  相似文献   

7.
林晓嵩 《福建建筑》2023,(11):27-33
场所空间营造有利于塑造校园场所认同和场所依恋感,是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基于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理念,以福州麦浦中学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文化认同感、场地方向感、精神归属感三个方面展开宏观总体规划设计、中观建筑设计和微观空间设计研究,注重文化空间与礼制秩序的认同、建成校园建筑与遗存传统建筑的认同、场所环境与师生精神情感的认同,从而达到新旧建筑、人与环境的融合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探讨护士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认同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改善护士工作氛围、提高工作绩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支持感、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与组织公民行为量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20所医院的59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组织公民行为在护龄、月收入、工作类型、职称、职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r=0.511、0.139、0.214,P <0.01);职业认同是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完全中介变量,引入职业认同后,标准化回归系数由0.139下降到0.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即组织支持感是通过职业认同来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结论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故应使护士感受到更多医院的关注与支持才能提高其职业认同感,进而激发其作出组织公民行为的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5):82-86
文章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80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医学新生专业认同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医学新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普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不同专业的医学新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临床专业新生的专业认同总分显著高于中医和护理专业,中医专业新生的专业认同总分显著高于护理专业;志愿选择对于医学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对于专业认同总分有显著影响,表现为自主选择专业的专业认同得分显著高于调剂专业。相关分析发现,医学新生的专业认同总分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2)
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是其实现从师范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的枢纽,它不仅是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持教师教育热情的最长期的原动力。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对其在从事教师职业中的努力程度、教学热情、责任心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地方师范学院的大三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进行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表明:男生与女生在职业价值、职业效能、职业意愿与期望都有显著性差异;文科生和理科生在职业价值上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相应提出了提升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