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大型火力发电机组超净排放技术改造方案的选择,描述要考虑的多项重大因素,包括改造前的机组设备系统评估、降低NOx排放手段、脱硫系统改造、除尘系统改造等,为相关电厂超净排放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5.
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ontinous ernisson monitoring system,CEMS)的安装与运行不仅为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物总量提供了有效的监测手段,也有利于电厂的安全运行与管理.通过对河南省部分火电机组安装的107套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进行的计量校准工作,分析并总结了各校准项目的准确度合格率以及CEMS系统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甘肃火电厂燃煤煤质特点,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几种常见的脱硫工艺在甘肃地区运用的可行性,并就选择二氧化硫控制措施时应注意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以54台超低排放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主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SO2、NOx)的年排放达标率、年排放浓度、排放性能等排放特征。在对环保设施投运和故障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排放超标和故障的原因。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燃煤机组中颗粒物、SO2、NOx排放年度达标率分别为99.981%、99.962%、99.893%,表明能够稳定实现超低排放;颗粒物、SO2、NOx排放绩效均值分别为11.11、68.16、140.26 mg/(kW·h),满足且优于国家标准要求;启停时段颗粒物、SO2、NOx排放超标时长占比分别为54%、64%、57%,说明机组启停过程中颗粒物、SO2、NOx排放浓度难以控制,消除启停机期间制约环保设施正常投运的影响因素是后续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受经济下行影响,火电平均负荷率不断刷低,调峰能耗随之陡增。对抽水蓄能与火电机组联合调峰对污染物处理成本影响定性分析,建立了考虑污染物处理成本的抽水蓄能与火电机组联合调峰优化模型,依据混合整数规划原理,对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一个日调峰周期内,抽水蓄能与火电机组两班制联合调峰运行可有效降低脱硝、脱硫、烟尘处理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和发电总成本,与低负荷调峰方式相比,可有效解决因脱硝系统入口温度过低而退出运行的问题,故对其成本影响更加明显,证明了在充分考虑污染物处理成本的前提下,抽水蓄能与火电两班制联合调峰方式可有效解决当前火电机组调峰能耗较高的问题,验证了所建模型及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以及区域系统调峰期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14.
以某330 MW供热改造机组为例,通过分析机组热负荷与电负荷的现有匹配方法,提出在保证机组运行安全的基础上,按照以热定电原则确定机组最低发电负荷的方法。介绍了利用能量平衡关系分别求取机组低压缸最小进汽量、凝结水流量、主蒸汽流量、供热抽汽量及最低发电负荷的计算过程。经计算不同供热抽汽量对应的最低发电负荷,整理后得出了机组供热抽汽量和最低发电负荷之间的函数关系。认为在某些参数确定的条件下,机组最低发电负荷与供热抽汽流量呈线性关系,并给出了关系曲线。该曲线充分考虑了机组的安全性,现场应用时只需确定机组抽汽量即可查出对应的最低发电负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火力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3种方法的详细解析,总结了排放因子法、物料衡算法、实测法的特点,结合江苏省电力行业机组结构状况及行业统计数据,如发电量、煤耗等,最终选取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全省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及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了广东省安排的小火电机组关停规模及分布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电源和电网建设及运行情况,从满足安全供电的角度,对“十一五”后三年规划电网的适应性及电源调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小火电机组关停对广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短期光伏预测应对突发过程性天气时准确性普遍下降,而通过实时气象监测校正辐射值对设备要求较高、对精细化预报依赖性强的问题,以数据驱动为理念,提出了基于XGBoost的双层协同实时校正超短期光伏预测模型。根据大气运动的连续演变性和自相似性,从机器学习角度推演气象整体连续变化的过程,提升预测精度。首先,基于数值天气预报(NWP),在基准层建立强相关气象特征的预测模型。然后,在实时层由临近时段内的基准层动态预测情况挖掘潜在的气象变化规律,并推测未来预测时段气象因素对于光伏出力的影响,对时段内基准预测值进行逐点校正。采用中国杭州滨江一实际光伏电站实采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分别与基于NWP特征学习、时序分析、误差推移的XGBoost预测模型以及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长短期记忆网络这3种经典预测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更高的超短期光伏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19.
20.
国内火电机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实现机组实时控制。当DCS故障或由于在线检修隔绝不当引起主设备无法操作时,往往不易处理且经常扩大事故范围,给电厂带来巨大损失。若机组重要辅机运行过程中存在两套独立且不同的控制策略、信号通道共同运行、并能达到一运一备功能,无疑将极大提高重大辅机长时间运行可靠性。为此,通过田集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后备软手操技术研究和实施工作,首次实现了机组六大风机后备软手操技术,六大风机动叶既可以通过模拟量回路控制,也能切换至后备软手操进行调控,两套控制回路处于不同控制器同时运行,提高了模拟量控制回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