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相府丝绸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长为技术实力强大的专业公司。在外贸领域数十年的从业经验,使相府丝绸能充分接触到世界最新的时尚和流行。现在相府丝绸力推自主品牌秦汉相府和线上品牌百叶秀姿。江苏相府丝绸有限公司徐国民告诉记者,秦汉相府系列产品立足丝绸,品质精  相似文献   

2.
运用价值工程,搞好丝绸新产品开发工作四川省达川地区丝绸厂黄启荣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简称VE工程)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正确处理产品功能与成本关系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目前比较通行的定义是:“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使产品系统(或...  相似文献   

3.
罗永平 《江苏丝绸》2011,(5):40-44,46
第四章 发达的江苏丝绸业(宋元时期)公元八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即唐中叶至宋王朝南渡,凡360年,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并最终完成南移过程。宋王朝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割据的状况,统一了中原、西蜀和江南大片地区,但北方地区仍有少数民族统治的辽、西夏以及稍后的金王朝存在,并不断与宋进行战争,社会的动荡必然影响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续上期第五章高度繁荣的江苏丝绸业第六节民间丝织业突飞猛进)三、丝织品种繁多绚丽江苏丝绸于明清间为全盛时代,丝织品种日益细密,织纹花样灿烂多姿。就丝织品种而言,当时已有丝、纻、罗、绫、绸、绢、锦等诸种,而每种又分若干品种。例如罗:苏州就有花罗、素罗、河西罗、刀罗、秋罗等【50】;绸:苏州有线绸、绵绸、丝绸、杜织绸、绫织绸、绉绸、纹绸、春绸、捺绸【51】。这仅是丝织品种的一瓣。在织纹花样方面,创造了一些新型著名织纹,如多彩纬线织花的妆花、妆花锦缎;此外,纱、罗、绸、绢、丝  相似文献   

5.
正(续上期第五章第六节民间丝织业突飞猛进)第七节丝绸生产技术大为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丝绸生产发展,促进了丝绸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明清时期的丝绸生产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一、缫丝技术的提高我国的缫丝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较好水  相似文献   

6.
正(续上期第五章高度繁荣的江苏丝绸业第五节)第六节民间丝织业突飞猛进一、民间丝绸之景观明清时代,商品经济活跃,江苏民间丝织业发展突飞猛进。江苏地区的城镇市民多赖工商为生,乡村的农民亦多依家庭纺绩来补贴,维持生计。例如,苏松地区的农民耕鱼之外,男妇并工捆屦、澼麻、  相似文献   

7.
正(续上期第五章第七节丝绸生产技术大为提高)第八节资本主义萌芽悄然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一般认为出现于明代中叶以后。很有意思的是,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无一例外地要列举江浙的丝绸业,特别是苏州丝绸业的状况。明中叶以后,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开始走向顶峰,农村亦或城镇广泛存在着手工业生产及其经营形态,其中,丝绸业尤为普遍。顾禄在他的《清嘉录》中描述了道光年间太湖流域丝织业状况:环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第五章高度繁荣的江苏丝绸业(明清时期)第一节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明清时期,江苏的丝绸业要说的东西实在太多,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江苏丝绸业发展到自古以来的最高峰,因此,我们说她是高度繁荣。如何高度繁荣,那得先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简而说起。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第六章第一节丝绸业的复苏)二、茧行的初步发展茧行是蚕农与缫丝厂之间的商业机构。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状态下,丝绸生产历来是自养(蚕)、自缫(丝)、自织(绸)的单体生产方式。明清时,丝织手工业生产繁荣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自然经济状态逐渐解体,育蚕、缫丝、织绸的专业开始分工,专门从事收茧的行当也孕育而生。十九世纪6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0.
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扬坚废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公元589年,杨坚南下灭陈,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东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专制的封建帝国。  相似文献   

11.
江苏是中国丝绸发源地之一,数千年历史积淀铸就了卓越不凡的江苏丝绸和丝绸文化,并使其薪火璀璨夺目。历史,需要抚今追昔;创新,需要继往开来;发展,需要承前启后。江苏省丝绸协会罗永平先生潜心多年,撰写了《江苏丝绸史话》书稿,阐述了江苏丝绸从发源至建国前的漫长历程并延及至1992年,探究了江苏丝绸成功经验和发展规律。文章纲目清晰史料翔实,可供丝绸业内人士及研究丝绸的专家学者参考,本刊将连续登载。  相似文献   

12.
<正>(续上期第七章第一节3)此外,笔者还以为存在一有趣现象。江苏丝织业发展到近代似乎与语言有关。我们知道,现代中国汉语语言大致有七大方言,江苏境内含二大方言,以镇江为界(包括镇江),以西的南京及苏北大部为北方方言;以东即以丹阳往东为吴方言,典型的吴方言又以苏州为代表。七大方言中,吴方言为第二位,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使用北方方言的南京、镇江地区丝织业不适应新时代,逐渐衰败;使用吴方言的丹阳、无锡、苏州、吴江、上海甚  相似文献   

13.
罗永平 《江苏丝绸》2011,(6):9-13,17
三云锦的萌发南京云锦,是大量用金(捻金、缕金,也含缕银和银线)并善于用金装饰织物花纹的提花丝织物。她的花纹,或全部织金,或部分加金,或大面积地应用各种金线、银线交织于一件彩锦巾,使整件织物形成一种金彩辉映、瑰丽灿烂、典雅高贵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续上期第八章)第九章丝绸业的全面崩溃(1945—1949)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各级官员接受了大量敌伪财产,其官僚资本进一步垄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排斥打击民族资本。为弥补严重的财政赤字,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从中渔利、百姓遭殃。1946年发行法币82,000多亿元,1947年增发至40万个亿,1948年月又增至个亿【1】,如此大量的纸币发行,必然  相似文献   

15.
<正>第八章丝绸业的挣扎(1937—1945)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片土地很快落入日军之手,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实行法西斯政治统治的同时,疯狂进行经济掠夺,它们采取种种措施,迫使沦陷区经济完全殖民化,妄图使其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1937年底日  相似文献   

16.
第六章 江苏丝绸业之嬗变(1840-1919)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古老沉重的中国大门被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轰开。外国政治、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加速了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经济的剧变,两千多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续上期第六章第三节机器丝绸业的勃兴)第七章民族资本的现代丝绸与民国政府的统制(1919—193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市场上丝绸行情看好,特别是生丝需要量猛增,促进了江苏丝绸业进展。但是,自人造丝在美国试制成功以及销入中国市场,尔后又有日本对蚕丝的研究改良,国际市场购日本蚕丝多于华丝以来,中国丝绸业受到国外  相似文献   

18.
<正>(续上期第六章第二节无锡蚕丝生产区的形成)第三节机器丝绸业的勃兴一、生产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列强经济势力侵入,丝绸生产逐步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刺激了江苏丝绸业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发展。但是,江苏丝绸业无论在缫丝抑或是丝织方面,其生产均为小商品的家庭手工业性质,且生产工具落后,设备简陋。表现在缫丝生产方面与前清无甚区别,一般为三绪土丝车。缫丝  相似文献   

19.
<正>(续上期第七章第一节2)二、丝织工业丝绸业发展到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缫丝与丝织的分工亦就愈加明显。就生产方式而言,由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的缫丝、丝织手工生产,逐渐演变为集中于工厂的机器生产,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于此同时,较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新式生产工具得以输入,促使丝绸传统手工业尽快完成向机器工业的过渡。在这段时期内,江苏丝织业有三个重大变化。第一,江苏机器丝织工业发展不平衡。以苏州为代表的丝织业率先改革生产设备,吹响了向机器  相似文献   

20.
<正>(续上期第八章第二节)二、控制手工缫丝华中蚕丝公司独占了机械缫丝生产,垄断了蚕茧生产和运销后,江苏蚕丝出现两情况。第一种,大批工人失业。以华中蚕丝公司名义恢复生产的丝厂不过为一小部分,江苏1938年开工的九家丝厂,仅能容纳八九千人,而近有70%的原丝厂工人处于失业状态。第二种,蚕茧过剩。江苏的蚕茧对于蚕农来说,完全是商品,特别是无锡、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