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建设信息》2012,(5):22-23
2007年以来,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保障房计划,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保障房建设,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已走过了17个年头,已初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为主要形式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2.
孙曦 《城市住宅》2013,(5):24-25
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要健全保障房分配制度,推进公租廉租房并轨。此举表明政府在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开始更加侧重租赁体系的搭建,这将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利用率,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也可有效降低申请人"以房牟利",有利于规范我国保障房市场。"重灾区"推动制度完善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或称"两限房")四种主要类型。其中,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出现时间较早,在2009  相似文献   

3.
《中州建设》2013,(3):37-38
近年来,漯河市高度重视保障房建设工作,每年都将其列为向全市人民承诺办好的民生实事,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政府分配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全市所有符合廉租房条件的家庭基本都能住上廉租房,产业集聚区所有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工人都能住上公租房。2012年,省下达我市的保障房数量为7996套,实际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1675套,是省定目标任务的146%,其中:公租房9634套,经济适用住房1682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359套,新开工项目达到了省定的“三个三分之一”年度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为加强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实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文件,建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制订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分配管理以及新建商品住房小区政策性租赁住房配建管理等相关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冉惠娟 《中州建设》2012,(13):45-47
随着公租房进入大规模的建设、分配阶段,我国公租房的管理办法也在日趋完善。6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对公租房的申请条件、运营监管、退出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全国层面的公租房管理办法。随着我国保障房制度的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5.
“保障房”与”商品房”的比例.乃是决定住宅政策取向的重大战略问题。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认真的讨论。按照”十二五“3600万套保障房计划.目标覆盖率是20%。这也意味着.其余80%的城市住房需求大部分要靠市场解决。这一比例的确定.谈不上有什么科学的依据.而是基于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政府只应负责收入最低阶层的住房,而把尽可能多的需求交给市场解决。但恰是这一比例.可能埋下分配不公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度最高规格经济会议)提出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自此,租赁市场的这股东风就开始势不可挡,今年以来,中央及各地城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政策,住房租赁市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格局会产生哪些变化影响?若形成商品房、保障房、  相似文献   

7.
确保京津冀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协调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目标的基础和保障。选取京津冀保障房和商品住房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法,对 2001~2015 年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发展水平已处于良好协调阶段,但还需要不断增加保障房建设才能满足需求;京津冀区域保障房投入主要集中在北京,与河北省发展呈两极分化趋势;京津冀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发展不均衡;相对于保障房建设,北京商品房市场发展超前而保障房滞后。未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政府应打破户籍和区域限制,缓解北京住房保障压力,使保障房在京津冀范围内跨区域空间流动起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政策     
《城市开发》2022,(4):8-9
住建部:积极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提出,着力优化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居住环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做好公租房保障,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强化政府在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提出,2008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要着力做好全面推进保障房建设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等工作。在中央明确提出2009年解决260万户廉租房建设(包括租赁补贴)及80万户的棚户区改造问题后,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首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公租房如何调动市场资源,同时兼顾保障对象的支付能力,是“十三五”规划在保障房领域提出的新命题。通过对4 个城市公租房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收集微观数据,基于“夹心层”群体社会经济特征和住房充足性两个维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而识别影响居民租金支付能力的关键变量,阐释夹心层群体的支付能力特征和住房充足性诉求,为政府盘活市场资源、制定弹性租金和腾退激励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公租房的可持续运营。  相似文献   

11.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又联合发出《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北京、天津、重庆、唐山等28个城市,作为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的试点城市;133个经适房、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公租房建设项目作为申请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的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12.
6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提出用公租房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7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讨论稿》)出台,意味着广西公共租赁住房的"雏形"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3.
1、当前解决保障性住房融资问题的制度安排在保障性住房中,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在产权性质上与商品房类似,只是土地为划拨,且部分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直接以10~20%的比例配建于商品房中,并以此作为开发商拿地的条件之一。因此,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建设资金起初由开发商垫付,最终事实上为购房者支付。棚户区改造住房为市场化运作,且通常为一、二级联动开发,开发主体多为地方国有企业,土地拆迁整理后进入当地土地储备中心,或直接由一级开发商进行联动开发,项目完工后,对当地棚房户进行回迁安置,地方政府承担的  相似文献   

14.
《住宅产业》2010,(8):27-27
重庆积极探索城市住房供应“双轨制”,对住房制度进行必要完善。其基本思路是:30~40%的中低收入群体,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予以保障,60—70%的中高收入群体由市场提供的商品房解决,并对高端商品房和投机性炒房采取相应的遏制措施,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住房保障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保障房谁来住?"—保障房如何分配已悄然发酵成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全面开展,保障房大面积交付期相应迫近。今后一段时期内,公租房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政策     
正住建部6城市试点共有产权住房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称,2014年全国将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同时,探索共有产权住房、推进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运行,将成为今年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和黄石6个城市将成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所有试点城市需要积极稳妥推进工作,12月底前要报送试点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17.
张金娟 《城乡建设》2015,(12):73-74
在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公租房出现最晚,但发展最快.公租房大量而快速的建设解决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但是,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公租房物业管理机制,才能使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否则,公租房小区很可能会演变成人们所担心的城市"贫民窟"和"问题社区".因此,亟需从中观层面构建清晰完善的物业管理机制. 一、公租房小区的特点及物业管理现状 现有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即由保障房小区所在的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直接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物业管理,这种模式通常存在管理效率低、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二是市场化模式,即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聘物业管理公司,为保障房小区提供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这种模式虽然减轻了政府的管理责任,但也会存在社会风险较大、公共资产养护不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住房供应问题是长期以来国内民生话题焦点之一。广州作为商品房市场改革及保障房发展起步较早的城市,其住房问题已经从总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供给不足,具体表现为:空间上,人口增量区域与住房供给存在空间错配,呈现“需求在内、供给在外”特征。产品上,就业中心周边户型供给单一,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品质上,老旧小区、城中村承载了大量人口,与人民群众住房宜居性需求产生矛盾。此外,保障性住房作为兜底性住房政策,仍存在覆盖面不足、对重点人群倾斜不够的问题。六普至七普十年间广州城市内部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需结合人口变化特征和趋势,针对住房供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住宅》2012,(8):25
为降低公租房建设成本,北京市拟允许公租房项目最多配建45%的商业配套及商品房,以实现零成本持有。北京已经将五个公租房项目进行打包,申请试点发行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一旦获得证监会批准即可将公租房进行资产证券化。8月7日,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今年保障房已申请公积金贷款200亿元,私募债额度500亿元;商业贷款300亿元,包括国开行提供的100亿元和建设银行提供的200亿元低于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保障性住房的角色和作用愈加重要,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商品住房价格变化是供给需求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保障房供给规模的增加,商品住房价格的涨幅也会发生改变,说明保障房的供给规模会对普通商品房的供需产生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商品住房市场为例,选取住宅需求、住宅供给、住房投机对价格的影响为自变量,住宅价格为因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商品住房价格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通过考虑保障房供给对住房市场产生的不同挤出效应,分析保障房供给规模供需变化对房价产生的影响,进而为政府制定相关的住房保障政策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