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并提出到2007年实现全省村庄规划全覆盖的战略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前期服务工作。而农村工业化基础较好的苏南地区更是开展了大规模的以“三集中”为目标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水平,四川省成都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工作中强化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以切实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本智 《规划师》2010,26(10):108-112
农村集中居住模式是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发达地区农村居住发展的新模式,也是实现缩减农村建设用地目标的有效途径,其的推广能够满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在实践中,宁波市镇海区主要采用集中居住区和村民居住点两种模式推进农村的集中居住,重点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行政村合并、相应配套政策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保留等难题,提高村民对农村集中居住模式的认可度,推动其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新社区是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理念进行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加强城乡一体新社区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促进经济和建设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域特色化是新农村规划编制中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向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的出台,睢宁县坚持"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分布实施"的工作思路,以土地制度综合改革为契机,以"优化空间、节约集约、提升效益、生态富民"为目标,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应运而生。本文基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研,梳理了睢宁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实施背景,重点研究了其建设原则与建设模式,并针对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希望对其他地区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宿迁市根据当地的实践,总结了"农民居住向居住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经验。本文着重介绍宿迁市在实施"农民居住向居住区集中"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将宿迁农民集中居住区分为城市社区型、村庄内部优化型、村庄新建型三种类型,并以三个典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宿迁市近年来在农民集中区建设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兴国 《四川建筑》1994,14(2):30-32,43
中国农村居住区的改造,要适应农村的经济投资环境,解决好土地利用和农村特定居住空间环境的矛盾。加强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是改造农村居住条件的重要环节。创造积极的经济和建设环境,制定合理的改造规划措施和相应的政策,逐步使农村居住区改造得以实现。位于重庆九龙坡建股乡的建路村,是一个有Zoo多户的城市近郊农村自然居住区。它东依长江,西临城市过境公路,自然环境优美,对外交通方便。家庭构成以耕农为主,有极少部分亦工亦农的家庭。近十几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影响下,农村家庭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一些住户对住房逐…  相似文献   

8.
农民集中居住在表征上是建设集中居住区,将农民集中到新型社区居住,以缓解农村土地零散经营状况、破解"空心村"问题,最终达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快实现城镇化的目的.它是在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更新等背景下,以经济要素流动、精神文明提升等为驱动因素,将原有散落在自然村的居民向城镇和新的集中居住点转移的过程.因此,农民集中居住不仅...  相似文献   

9.
常熟市根据自身现状, 开展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是关注“三农”,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 对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常熟市的有益尝试对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村庄规划建设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新型城镇化取得了突破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中心城区、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进入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在慈溪市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的过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是拓展农村发展空间、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文章着重介绍了慈溪市周巷镇在上一轮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阻力背景下的实践和探索,并结合慈溪市周巷镇近年来在农民集中区建设方面的经验与问题,提出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而为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集约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发展规划的实证分析——论强化规划塑造城市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的城市化以从城市到农村和从农村到城市的双重形式同时并举,所带来的进步和问题在城乡交界地区充分表现出来.城乡边缘带的空间结构通常表现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犬牙交错、零乱分散的布局,形成一个不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要解决这个问题,显而易见的规划措施是对镇域内农业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作空间整合,以形成相对集中的工业区、居住区和农业经济区.规划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实施这个规划方案.目前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零乱分散的布局是由乡镇的土地开发制度所导致.发展规划的要旨是从土地开发制度着手,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2.
于斌斌 《中国市政工程》2022,(5):60-65+123-124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道路作为居住区配套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横断面布置是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基于此,在分析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导则编制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对配套道路的横断面布局进行研究分析,为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配套道路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阜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为目标,全力建设新镇区、农民集中居住区,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切实改变了镇村面貌,促进了全县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村镇规划日臻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规划基本完成,编制完善了30个市县级统筹城乡试点村规划,完善了第三轮城镇总体规划,重新编制镇村布局规划、各镇区总体规划,沟墩镇、澳洋工业园、东益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1,(7)
在城镇居住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做好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至关重要。按照城镇居住区的规划建设要求,配套幼儿园要在数量和质量上符合居住区的要求,以解决居住区内适龄幼儿的就学问题,实现城镇居住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从目前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实践困境,具体表现在幼儿园的数量不足、规划建设完成率不高、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布局不合理以及部分幼儿园收费过高等方面,未凸显其公益属性。因此,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破解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实践困境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成 2 1世纪居住区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了 2 1世纪居住区建设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为实现 2 1世纪居住区建设目标的实现 ,就必须开发利用居住区的地下空间资源 ,同时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须在功能与布局上与居住区相协调 ,为此本文探讨了 2 1世纪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布局 ,提出了与居住区结构、形态相协调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世恩  陶勇  高全 《山西建筑》2007,33(36):31-32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规划的分析,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实际特点,对可持续发展居住区规划的内涵、理念及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实现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反映了可持续发展居住区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内涵。  相似文献   

17.
正在建设的六合区八百桥镇金牛湖村农民集中居住区,日前获得了南京市建委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的第一批扶持资金8万元。这笔钱不多,但却传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行建筑节能试点,可以得到政府补贴。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波  王文华等 《地下空间》2002,22(4):350-355
随首经济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成21世纪居住区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了21世纪居住区建设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为实现21世纪居住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开发利用居住区的地下这间资源,同时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须在功能与布局上与居住区相协调,为此本文探讨了21世纪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布局,提出了与居住区结构、形态相协调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在建设的六合区八百桥镇金牛湖村农民集中居住区,日前获得了南京市建委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的第一批扶持资金8万元。这笔钱不多,但却传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行建筑节能试点,可以得到政府补贴。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居住区如何进行绿化规划才能有效地实现植物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规划建设意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促进城市居住区的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