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红霞 《北京皮革》2009,(12):59-59
近段时间,温州牛皮、猪皮制革企业生产形势比去年同期略有好转,原因是温州鞋业内外销鞋订单增多,给温州制革业在寒冬中带来一丝暖意。  相似文献   

2.
邵玉飞 《北京皮革》2009,(12):58-58
近段时间,温州牛皮、猪皮制革企业生产形势比去年同期略有好转,原因是温州鞋业内外销鞋订单增多,给温州制革业在寒冬中带来一丝暖意。  相似文献   

3.
罗时金 《北京皮革》2004,(12):18-20
温州制革业虽然谈不上历史悠久,但至少也是发展基础良好、行业优势明显的古老传统产业。制革业经过自身发展的磕磕绊绊之后,已经具备了再发展的良好基础,作为存在时间久远的特殊的传统行业,在新的发展时代,有着强烈的创新需求,用科学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以期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制革业必须借助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行业自身也在不断要求进步,相关的配套产业更是对皮革行业寄予厚望,在温州鞋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制革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把温州制鞋的地域产业优势转变为制革业的自我优势和生产效益,已经成为温州制革业必须思考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等有关专家近日给温州牛皮制革业开出“药方”:确立科学长远的战略决策,建立信息中心、电子商务平台为一体的工业园区,抓住中国鞋都落户温州的契机,再展昔日“牛气冲天”的景象。 温州牛皮制革业曾号称“中华牛皮第一市”,如今却是“伤病”缠身,牛皮在温州市场的占有量由当初的80%降为目前的25%。针对这种情  相似文献   

5.
年前年后的温州鞋海外受袭事件,给温州制革、皮化及原皮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温州的牛皮制革厂和皮化、原皮经营户都陷入了多年来的低谷,使原本常规性的淡季雪上加霜。往年的惯例一般是每年的4月~7月份是制革和皮化业的淡季,受鞋业生产状况的影响,今年的制革和皮化业在近几个月里更是困难重重。而且至目前为止,外贸鞋市场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下半年制革业、皮化业的前景如何,一些业内人士也不敢妄下结论。看来,今年的制革和皮化业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依托“中国鞋都”的地域品牌优势,集中于瞿溪的温州牛皮制革业经过近几年的大浪淘沙已今非昔比,以往多如牛毛的小作坊和大中型制革厂交错并存的局面已完全改观,竞争后剩余的一二百家制革厂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三四十家龙头企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已得到大幅提升。走过20O3年,透视2OO4年,温州牛皮制革业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大中型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整个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忧的是众多不利因素开始制约温州牛皮制革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郑君 《北京皮革》2007,(12):54-54
虽然身处“中国鞋都”的有利位置,但温州猪皮制革和牛皮制革业却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企业规模小,产品品质差等局面无法实现突破,前景不容乐观,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9年是中国皮革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行业发展减速,作为“中国鞋都”。温州制革业却是危机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制革业重镇,温州几千家鞋厂和制革厂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已经拥有了配套完善的鞋革工业体系。在业内人士看来,温州分量最重的还是“中国鞋都”这张金名片,在温州,几乎所有的鞋革企业和专业市场都把鞋业的兴衰当成晴雨表,整个行业围着鞋子转,这应该是对温州鞋革业最形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鞋都温州的产业体系中,瓯海的牛皮企业群是十分重要的的一股力量。作为浙南皮革生产重要基地的瓯海,全区现有牛皮制革100多家,年产值达20亿元,是鞋部重要的生产原料基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制革业更是作为瓯海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为温州市建设”轻工城”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对于温州制革业来说,无疑是意义特殊的一年,鹿城制革基地在年初的全面停产,将温州制革业的传统模式彻底打破,产业发展道路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相信2008年将成为温州制革业一个分水岭式的标志。其实,仔细分析这些年温州制革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土地紧张、成本高涨、环保压力、外贸艰难等矛盾已经存在多时,而且越攒越深,在鹿城区有关部门的一纸禁令后,这些矛盾开始井喷,现在导致的结果是温州制革业大规模向外迁移,传统加工模式彻底改变。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仍然将主导2008年温州制革业的兴衰,更是企业思考和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温州制革业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然后经历了几次起落,在21世纪初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温州制革的身份一直在悄悄发生改变,从一开始紧紧跟随在鞋业后的淘金者,到一时风头无两的鞋都霸主,再到被挤掉大部分市场份额时的凄凉景象,直到最后触底反弹,争取到今天的局面,期间的磨难和波折,所能汲取的经验教训,对于意欲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的温州制革业来说,将是一笔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瓯海的巨溪和郭溪两镇是温州牛皮制革企业的集中之地,多年来,上百家制革企业作为温州鞋业的配套产业,为温州鞋革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温州鞋业的不断壮大,制革业的发展渐渐表现出不足,例如品牌建设落后、生产档次偏低、生产品种不足等,励精图治的瓯海制革企业家们并不甘心现状,一直在摸索寻找让行业再上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办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政府部门步调不协调,成为阻碍制革业继续进步.乃至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余绍奎 《北京皮革》2009,(12):10-12
最近两年来,鹿城水场关停导致温州制革前道工序外迁,两极分化严重致使温州皮革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再碰上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于是有人开始唱衰温州皮革业,声称皮革业的“温州时代”已经过去,温州皮革业急需“复兴”。事实是否如此,笔者带着疑问走访了温州数家皮革企业和相关协会组织,得出了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温州地区牛皮制革业的现状,并对温州地区牛皮制革业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不觉中新的一年又到了,然而对于温州制革业来说,牛皮和猪皮在相同的年份里却经历了不同的市场考验。在2005年里,温州的牛皮制革业抓住了市场机遇,取得了良好地发展,相比之下,猪皮制革业发展较慢,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温州的猪皮制革业已出现萎缩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从2007年开始.温州制革业就走上了一条逐渐外迁的道路,直到2008年2月。当地政府的一纸禁令,使温州制革水场数千个转鼓彻底停转。在保护环境比什么都重要的情况下。有的企业无奈将水场迁到外地。迫使前后工段在异地进行;有的企业选择举家搬迁,在异地另起炉灶;部分企业为了躲避环保部门的追查,甚至将转鼓转入深山老林,跟政府打起了“游击”;还有的企业更是丢下多年打下的江山.干脆转行做贸易。  相似文献   

18.
罗时金 《北京皮革》2004,(11):44-46
温州轻工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原先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谱写了温州人创业与发展的壮丽诗篇,温州人在短短的20年内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经济优势,特别是形成了具有温州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即温州模式。在诸多行业的共同推动下,温州经济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和壮大。温州制革行业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经过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不断壮大起来的,经过行业的不断发展,温州制革业成绩喜人,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合成革行业,其规模、档次、技术水平等方面部处于先进水平,传统制革业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后,其发展势头和发展步伐已经明显放慢,对温州现阶段制革行业进行简单地概述那就是:传统制革业表现平平,人造革行业风光正当年。  相似文献   

19.
业界动态     
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国家标准审定会在大连召开近年,越南制革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其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与中国皮革杂志社牵头,在越南皮革和制鞋协会的协助下,组织了来自福建、广东、温州、上海、四川等地的30多家制革与制鞋企业的相关人员,赴越南进行为期7天的实地考察。期间参观了越南工业最发达的经济集中区—胡志明市和河内市的鞋革企业,胡志明市内最大的鞋材市场和好街以及最大的成品鞋零售市场VinaGiay。此番考察使我国鞋革企业对越南皮革和制鞋工业的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骆国民 《北京皮革》2003,(11):16-21
温州制革业生产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初达到鼎盛时期,尤其是温州的牛皮革市场几乎是温州本地产品的天下,占据9O%的市场份额。随着温州鞋业的发展,鞋业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提升较快,产品档次和价位有了大幅提高,其企业规模和产量连年增大。而与此配套发展的温州制革业,却潜意识地“隐匿”了,给人一种跟不上业内发展步伐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