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城市典型的“疏路网、大街区”结构与老旧小区的空间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青岛市中选取的一个大街区内的多个老旧小区的活动空间分布、基础设施、周边环境和居民改造需求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大街区角度总结了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道路连通性、合理化分布公共服务以及对老旧小区进行差异化改造的策略,并利用这些策略对所选的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本文提出的建议可以为老旧小区改造拓宽思路,提供更多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老旧社区由于基础设施陈旧、公共空间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矛盾冲突的焦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微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的改造理念,以天津市南开北村社区为例,分析了社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微小渐进、需求导向、经济实用三原则出发,通过丰富空间类型、优化空间设施、营建绿化景观和修补社区空间对南开北村社区进行综合治理和更新。研究表明:“微更新”理念对老旧社区的活化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对我国大城市高品质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和精细化治理具有重要学术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成芳  付璐 《建筑经济》2022,(11):45-52
梳理老旧小区的特点与改造难点,探讨在存量规划背景下老旧小区更新理念的转变。最后结合株洲市渌口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的编制研究,提出有机更新语境下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后续的实践工作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随着城市建设迈入存量提升时期,老旧社区[1]也面临新的发展需求。2016年广州提出了《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实施方案》,通过老旧社区微改造,进行功能置换与整治修缮,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活力。截至2018年,广州共完成104个老旧小区微改造[2]。随着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推进,更新模式不断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当下,城市社会形态逐渐向消费社会转型;同时,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得图像的质量飞速提升,获取途径与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利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记录、分享自己的生活成为大众新的生活方式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国家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国老旧小区,特别是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在进行改造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和成本,如果不考虑绿色低碳技术,在老旧小区后期运行过程中仍将面临减碳压力。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控制碳排放增长,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探索零碳社区建设。广州市南沙区以绿色城区创建和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积极探索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绿色低碳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是惠及民生、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山地高密度城区老旧小区的改造更具紧迫性、困难性和必要性。本文从多尺度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与大量紧迫的改造需求、有限的存量空间与多样化的居住需求、立体的地形地貌与无障碍环境需求3方面,梳理山地高密度城区老旧小区更新的主要矛盾。基于典型案例,总结重庆市渝中区老旧小区更新实践的应对经验,包括基于多源信息的老旧小区更新动力评测与类型划分方法、立体化集约化的空间利用策略、强化无障碍适老化的专项设计。同时,针对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注重结合生活场景,复合化利用山地交通空间,以及基于步行体系,强化无障碍适老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9.
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大中城市中的小区已经变得陈旧,客观上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如何通过一种合理的更新方式来解决当前老旧小区所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从而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微更新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微更新是指在对城市的原有结构与风貌进行保护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内部微小地块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式进行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微更新背景下,本文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原则为切入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重现老旧小区活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拆建改造方式的反思,如何修补老旧街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裂缝,即寻找一种多维的、复合的、自下而上的空间干预手段复愈老旧街区活力是文章的研究问题。文章以战术都市主义、建筑电讯派、新陈代谢派为视角,剖析了城市针灸的属性与模式。研究以香港庙街为实验载体,提出了寄生与植入、连接与生长、衡复与共生为改造模式的城市针灸方法论,引入了移动建筑、建筑外骨骼技术、插件城市、即时城市以及共生体作为城市针灸的介入手段。研究旨在探索城市针灸思想的应用实践策略,为高密度老旧街区更新方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街区入口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城市公共空间与街区内部进行联系的重要节点。文章试图通过运用城市设计中定量分析的两种方法——空间句法以及SD法相结合,对南昌市西湖区广润门街区入口空间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着重从下湾街社区入口空间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秋韵  杜春兰 《园林》2022,(7):98-107
历史地段老旧社区兼具历史文化和居住生活双重属性,是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当下,历史地段老旧社区的更新发展面临重物质改善而轻文化回应、发展施力不均、社区内外落差明显、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社区博物馆理念的解读,构建该视角下历史地段老旧社区“空间载体+文化内核+主体驱动+外部催化”的更新路径,并以重庆李子坝片区作为研究范围,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调研、人群访谈等方法,分析其中老旧社区在空间、文化、人群、运营层面的现状特征及发展问题。对应提出重塑山地立体空间体系、活化多元山城文化价值、强化居民主体行动框架、发挥周边产业介入优势4个更新策略,以期为城市历史地段的老旧社区更新实践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是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将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城市更新视角,通过大量实地调研、理论研究、数据统计等定量科学的计算方法,结合北京市老旧小区居民生活进行综合评估实...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方式正从以往的“增量开发”向“存量调整”过渡,城市更新已逐步成为其主流。老旧社区是旧城的基本单位,数量多、分布广,其开发中暴露了环境混乱、空间拥挤、设施简陋等诸多问题。文章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出发,针对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和景观设施三个方面提出老旧社区变布局、添功能、注活力的微更新改造策略,为城市老旧社区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参考,同时为激活社区空间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现老旧小区换代升级,是实现城市更新的必由之路,协商民主理论为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更新以及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本文以上海市228街坊为研究样本,根据协商民主理论,构建“理念—主体—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探讨老旧小区成功改造升级的实践机制,以期为后续的实践工作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在保证建筑质量、消除安全隐患的基本需求前提下,通过设计手段激发公共空间活力和引入人文场景关怀,可进一步提升公共休闲空间品质和居民生活幸福感,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更高阶的需要。文章结合近两年上海市不同城区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案例,通过对居民实际需求的调研,梳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特点及现状问题,提出可行的更新设计策略,具体包括:交通体系规划整合、特定主题活动场所设计、非正规性空间优化、结合其他环境要素整合设计、休闲活动场地安全性提升等。  相似文献   

17.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突发事件给城市发展和安全健康再次敲响警钟。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的最基本生活单元,也是城市最脆弱的地区,急需我们回归居住环境的初衷和生活质量的保障,从公共安全与健康视角重新审视老旧小区改造。论文介绍了健康城市运动的缘起与发展,从生态、安全、方便、宜居等方面分析了居住环境公共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要素,剖析了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人口密度高、老龄化化现象严重、人口构成复杂、市政公用设施落后、安全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和环境质量恶劣等健康安全问题与隐患。最后,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城市理论,提出充分认识公共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公共健康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旧住宅的健康安全标准与性能和加强老旧小区的社区自治与管理等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街区是重要特色记忆,其保护更新是城市改造的重要内容,笔者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况,阐述相关发展进程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案例实践项目和我国建设实况,分析现阶段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困境和阻碍.最后通过山东省坊子区坊茨小镇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案例实践,试图从景观视角下提出关于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19.
洪保洁 《城市住宅》2021,28(1):65-68
健康、可持续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不能仅关注未来建设,同样也要考虑城市中大量老旧小区现存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老旧小区原有的设施、场地、绿化等早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故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以老旧小区现状为研究基础,基于生态社区建设目标,解析生态社区特征,从道路交通、绿化景观、节能利用、社区治理方面提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史源  陈熹微 《山西建筑》2010,36(23):9-11
采用了空间叠置与行为轨迹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木樨园老旧片区土地更新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从服务、经济、社会三种效益协调的角度提出了商住混合混居社区的更新模式,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