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知识载体逐渐由“纸媒”向“数媒”转变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立足碎片化时间和碎片化知识的有效融合,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化工原理课程“以真实为基础的教学”,即课程教学内容、环境、过程、任务、方法、评价等要素应尽可能接近企业生产线上的操作过程或装备单元,并创设闯关模式牵引下的沉浸式自主学习环境,辅以个性化导学与问答平台,从而实现教学互动的“流程再造”,服务传统化工专业的升级改造。这一改革实践将有助于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切实解决新时代学校人才培养与化工产业发展新业态需求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兴产业和新经济的需求,地方高校化工专业结合办学实际开展专业改造,主动探索新工科建设模式,对培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分析了重庆工商大学化工专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新工科建设实践基础,依托学校大商科优势,提出了以资源循环化工为专业方向的新工科与新商科融合发展的化工专业改造举措,以期为探索“新化工”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对化工设计课程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挖掘化工设计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加课程学时,完善授课内容,改善授课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设设计软件教学和仿真实训历练,加强设计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改革考核形式,加强过程考核,提高实践成绩比重。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满足了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促进化工设计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工科建设要求以及化工领域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基于化工分离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课程体系的梳理,分析化工专业计算能力的需求并探讨化工分离过程课程中深层次计算能力的要求以及发展方向,并以化工分离过程多组分精馏的严格模拟计算为例,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应用计算软件进行求解,并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化工分离课程的工程计算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深化工程教育、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化工基础实验的教学过程必须主动适应新工业发展现状,更加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文章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习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6.
北京交通大学工科化学在线课程于2018年12月31号在爱课程网站上线,至今已开课五期.本文总结了工科化学在线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互动,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并根据大一新生心理特点,通过论坛发帖讨论、交流心得,引领大一新生快速融入学习生活,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满足社会对新工科背景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针对化工设计及设计软件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案例教学、课赛融合、"翻转课堂"、校企合作以及全过程评价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衔接基础课和实践环节的重要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文章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教师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最新技术进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围绕化学化工专业,形成了"五层次、五平台、五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确立"立足教学、教研融合、面向工程、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和云资源库建设,实现教学资源与仿真实验的开放与共享,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工程设计、技术开发、集成创新等工程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应用型等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新工科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根据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本身地域特色,通过克服化工实践基地建设及交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践基地与学生的交流实习过程中建立健全了管理机制,长效交流机制,反馈机制及评价机制,以期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还通过学校教师与实践基地多种形式的交流,使教师及企业双方实现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化工工艺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必须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开展“拓宽专业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教学改革。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针对化工工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工艺和海洋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工程观念培养和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培养满足时代和学科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立德树人统领专业建设全过程,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粮油资源化工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专业的课程建设,强化“融通实践,协作育人”的实践教学建设;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设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教学团队;构建内外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体系,加强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途径。以化工原理仿真实验教学为例,在传统实验教学基础上,将虚拟仿真技术、化工机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安全环保等知识融入其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克服传统实验教学设备不足问题,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并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介绍了南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目前的办学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总结了南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人才培养改革中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原理教学过程衔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够紧凑的共性问题。本文提出化工原理理论、实验、仿真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介绍了中南大学在化工原理教学方面的一些改革与实践,希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对工科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本文提出计算机虚拟仿真、化工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和安全环保几个方面与化工原理实训进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化工原理作为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课程,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本文介绍化工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意义,并从教学目标设计、思政教学设计、思政教法设计、考核评价方式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为新工科背景下其它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