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办学被认为是培养适应社会和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现阶段环保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内容、双场地、双导师”的“三双”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出这种培养模式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从产教融入进一步深入到产教融合,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化工环保专业人才,以满足现阶段国家和地方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马梦娟  刘帅霞  邓天天 《广州化工》2020,48(16):189-191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出发,探索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实践,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行业学院的联合培养、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等多方面落实了产教融合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是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应用和专业BIM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以贵州省为例,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西部院校工程管理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提升路径。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BIM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准备、实施和深化三个阶段设计出依托产教融合的BIM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路径,提出以市场化和企业化建立健全社会需求导向的工程管理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机制,在与时俱进中实现工程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数据集中化处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逐渐替代模式化的人工处理,单纯以培养传统基础核算型会计人员的中职教育模式已经难于独立承担高素质技术技能会计人才培养的重任,在分析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高职衔接“3+X+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建议,以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统筹优化,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结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动产教融合从理念走向落地的实际举措,介绍了“产业学院、育人团队、育人载体、教学资源”四共建的方法,剖析了“教师发展与大师养成、学生培养与技师塑造、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教学内容与技能竞赛”五融合的方式,实现了“三转变、四提升”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成效,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春花  刘国聪  解芳  邱思 《广州化工》2023,(15):128-130
通过调研分析地方化工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惠院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重构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包括构建一体两翼化的课程体系、创建四平台四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全员育人,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相似文献   

8.
在新政策的推动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被各高校重视,因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要正确把握学校与企业合作之间的益处,这样才能发挥企业的作用,创造合作共赢的局面,真正做到产教融合,从而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高质量人才.本文从对这种培养模式的现状、创建、推进、成效等方面探索,实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闽江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例,经过近4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科平台、校企合作、科技竞赛、人才需求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与实践。面临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通过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实习基地、培养成效等保障措施,逐步建立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从而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医药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教育的目的是要打造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再到智能时代新经济的循环生态系统。为了适应未来产业和经济新形式,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学知识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有偏差,学生对机器人相关产业了解不足,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等核心问题,福州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将在三个方面开展机器人工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1)企业参与课程设置方案修订,形成"教学-产业"互补模式;(2)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方案修订,提供部分课程设计题目;(3)企业参与学科竞赛,更贴近实际需求;开展机器人工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机器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材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高分子材料作为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高性能化、高功能化、复合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为发展趋势,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必须依托高素质的人才。产教融合是企业和教育单位通过互相协作,共同发展,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探讨了目前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不足,初步研究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工科"的新发展形势和要求,本研究从产教融合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效果、特色、基础等方面,结合实践教学范例,阐述了产教融合在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补充和完善。产教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校转型升级,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化学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于分析化学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产教融合模式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性工程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产业升级加速,职业教育急需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此,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提出化工类专业产教融合多段式精准育人模式,并从机制建设、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陈述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在产教融合视域下,“三二分段制”中高职衔接育人模式应凸显类型教育特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面向产业、围绕岗位,理顺运行机制、集聚多方资源、一体推进实施,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基于产教融合、虚实一体的"职场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入手,优化虚实一体、学做交融、工学结合的"四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高素质"高铁工人"和"动车医生"。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探索一条适合多种技术技能训练和多元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校企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的会议精神,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以应用型高校建设为契机,联合政府、地方龙头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和专业群,以食品与化工专业群为依托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育人模式,以期为同类高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数据库、大数据等等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政企单位已经引入了许多分布式管理系统,提高了政企单位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了适应现代化政企单位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各大院校也在迅速开展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知识教育,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速度,改进计算机类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产学是一种能够将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产业经济发展、实践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的先进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满足政企单位、软件研发需要。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再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如何提高产教融合的途径,综合利用校内外的实训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手段等,再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遇到的困难,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尽快满足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工专业从凝炼专业定位与学科特色出发,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健全育人功能、科学规划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校企协同机制等举措,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精神,以期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化工类专业的高质量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