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平衡合金法和扩散偶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量色散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微量分析,实验测定Co-Mo-Zn三元体系在600和450℃的等温截面。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构建的Co-Mo-Zn三元体系,600℃等温截面中存在6个三相区,450℃等温截面中存在9个三相区,在此两个等温截面中未发现三元化合物。Mo在Co-Zn化合物(γ-Co5Zn211-Co Zn72-Co Zn13和β1-CoZn)中的最大溶解度和Zn在ε-Co3Mo中的最大溶解度均不大于1.5 at.%。600和450℃时,Zn在μ-Co7Mo6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2.1 at.%和2.7 at.%。此外,450℃时,Co在MoZn7和MoZn22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0.5 at.%和4.7 at.%。  相似文献   

2.
An isothermal section of the Mg-Nd-Gd ternary system at 723 K was established by diffusion triple technique and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EPMA). Mg3Gd and Mg3Nd form a continuous solid solution(Gd,Nd)3Mg, and a continuous solid solution(Gd,Nd)Mg is also formed between MgGd and MgNd. Mg7Gd, Mg5Gd, Mg2Gd, Mg41Nd5,(Gd,Nd)3Mg and(Gd,Nd)Mg are found in the ternary system. In these intermetallic phases, Mg7Gd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a metastable phase in previous literatures. The solubilities of Mg, Gd and Nd in all the phases were detected. Furthermore, four three-phase equilibria, α(Mg)+Mg7Gd+ Mg41Nd5, Mg7Gd+Mg5Gd+Mg41Nd5, Mg5Gd+Mg41Nd5+(Gd,Nd)3Mg and(Gd,Nd)3Mg+(Gd,Nd)Mg+Mg2Gd, were identified in the isothermal section.采用三元扩散偶技术,利用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建立Mg-Nd-Gd三元系723 K的等温截面。Mg3Gd和Mg3Nd在三元系中形成连续固溶体(Gd,Nd)3Mg,MgGd和MgNd也形成连续固溶体(Gd,Nd)Mg。在三元系中出现的金属间化合物有Mg7Gd、Mg5Gd、Mg2Gd、Mg41Nd5、(Gd,Nd)3Mg和(Gd,Nd)Mg,其中Mg7Gd在以往的报道中认为是亚稳相。测量了Mg,、Gd和Nd在每相中的溶解度,发现在Mg-Nd-Gd三元系中存在4个三相平衡,它们分别是α(Mg)+Mg7Gd+Mg41Nd5,Mg7Gd+Mg5Gd+Mg41Nd5,Mg5Gd+Mg41Nd5+(Gd,Nd)3Mg和(Gd,Nd)3Mg+(Gd,Nd)Mg+Mg2Gd。  相似文献   

3.
通过平衡合金法实验确定Zn-Al-Ti三元系450和600°C等温截面的相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对样品进行分析。在450和600°C等温截面中分别存在7和8个三相区,由于锌在Ti2Al5相中的溶解,使得仅在高温下(9901199.4°C)存在的Ti2Al5相能够在较低温度下稳定存在。450°C等温截面中的T相并非Ti Zn3的延伸相,而是一个三元化合物。T2相是Zn-Al-Ti三元体系中一个新的三元相,并且在450和600°C下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方法,获得Ni?Ti?Ta三元体系在1000和1200℃的全成分范围内等温截面相图.实验结果显示,Ni?Ti?Ta三元体系的1000和1200℃等温截面相图中均存在一个固溶度较小的三元化合物τ相,且通过相平衡可知,该相在1000℃的成分为(16.3~22.4)%Ta,(15.9~24.1...  相似文献   

5.
基于Cu-Ni-Sn三元系的相平衡和热力学的实验信息,采用亚正规溶体模型描述液相和fcc相的Gibbs自由能,为了预测该体系中bcc相的A2-B2有序-无序转变,bcc相的Gibbs自由能采用双亚点阵模型进行描述.利用CALPHAD(相图计算)方法评估了Cu-Ni-Sn三元系各相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的富Cu侧相图和热力学性质与实验数据比较一致.并对该三元系中bcc相的A2-B2有序-无序转变及fcc相的溶解度间隙进行了计算.这些计算结果对利用析出强化以及Spinodal分解开发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新型Cu基合金的组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通过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X-ray衍射分析方法实验研究了Ni-Co-Sn三元体系在700°C和1000°C时的相平衡。在这两个温度截面中均未发现三元化合物。βCo3Sn2相和Ni3Sn2(h)相形成了一个贯穿连续固溶体相。Ni-Sn侧包含Ni3Sn(l)、Ni3Sn(h)和Ni3Sn4三个化合物相,它们中Sn的固溶度是有很大区别的。700°C时,Co在Ni3Sn(l)和Ni3Sn4中的最大固溶度在分别约为6.9 at.%和25.6 at.%,在1000°C时,Co在Ni3Sn(h)中的最大固溶度约为15.5 at.%。在700℃和1000℃下,Ni-Co侧的(αCo,Ni)相为一个贯穿连续固溶体相,并且Sn在(αCo,Ni)相中的固溶度约为1 at.% ~10.5 at.%。Ni在线性化合物CoSn相中的溶解度约为15.9 at.%。  相似文献   

7.
利用平衡合金法,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方法对Al-Fe-Sn三元系973和593 K等温截面的相关系进行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此两个截面上均未检测到三元化合物;973 K时液相中Fe的最大固溶度为1.6%(摩尔分数),而593 K时Fe和Al在液相中的最大固溶度分别为0.6%和5.1%(摩尔分数);在973和593 K等温截面上,Sn在Fe-Al化合物中的最大固溶度分别为4.2%和2.3%(摩尔分数);Fe-Al化合物均能与液相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元扩散偶技术测定了Nb—Ti-Co三元系富Co,Ti区域在1173K的等温截面,借助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测定了Nb-Ti-Co三元扩散偶的相区成分,并对其相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得Nb-Ti-Co三元扩散偶富Co,Ti区域在1173K时存在6个二元中间化合物:NbCo3,NbCo2,TiCo3,TiCo2,TiCo和Ti2Co;Nb和Ti形成连续固溶体;在此温度的扩散偶中不形成三元中间化合物。经分析,Nb-Ti—Co三元系在1173K存在6个三相区:(Co)+TiCo3+NbCo3,NbCo3+TiCo3+NbCo2,NbCo2+TiCo3+TiCo2,TiCo2+NbCo2+TiCo,NbCo2+TiCo+Ti2Co和NbCo2+Ti2Co+(Nb,Ti)。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元扩散偶技术测定了Ni—Fe—Mo三元系1373Ni—Fe—Mo三元扩散偶的相区成分,并对其相关系进行了研究。K的等温截面,借助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测得Ni-Fe-Mo三元扩散偶在1373K下存在2个二元中间化合物:μ和NiMo。该三元系在1373K存在3个三相区:μ+bcc(Mo)+NiMo;μ+NiMo+fcc;bcc(Fe)+μ+fcc:在此温度的扩散偶中未发现三元中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XRD、SEM-EDS技术研究Ag-Zr-Y体系在800、600和500℃的相平衡。测定Y在Ag2Zr和AgZr相以及Zr在Ag51Y14、Ag2Y和AgY相中的溶解度。在这些相图的等温截面中未发现三元化合物的存在。根据本研究和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采用CALPHAD相图计算方法对Ag-Zr-Y体系进行热力学评估。采用置换溶液模型描述熔体相以及亚点阵模型描述二元化合物。通过优化得到一套自洽且能准确描述Ag-Zr-Y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计算几个代表性的等温截面和液相面投影图,并构筑Ag-Zr-Y体系的希尔反应图。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LaCl3—MgCl2—LiCl三元体系液相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DTA研究了LaCl_3-MgCl_2-LiCl三元体系的液相限,发现本体系内有对应于LaCl_3和α-固溶体(MgCl_2,LiCl)的两个液相面,一条二次结晶线和它的一个最低点M(63.8wt-%LaCl_3,2.0wt-%MgCl_2,34.2wt-%LiCl;492℃),结合液相限的测定,初步探讨了LnCl_3-MgCl_2-LiCl体系(Ln=La,Ce,Pr及Nd)相图中的某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元扩散偶技术,利用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建立Mg-Nd-Gd三元系723 K的等温截面。Mg3Gd和Mg3Nd在三元系中形成连续固溶体(Gd,Nd)3Mg,MgGd和MgNd也形成连续固溶体(Gd,Nd)Mg。在三元系中出现的金属间化合物有 Mg7Gd、Mg5Gd、Mg2Gd、Mg41Nd5、(Gd,Nd)3Mg 和(Gd,Nd)Mg,其中 Mg7Gd 在以往的报道中认为是亚稳相。测量了Mg,、Gd 和Nd在每相中的溶解度,发现在Mg-Nd-Gd三元系中存在4个三相平衡,它们分别是α(Mg)+Mg7Gd+Mg41Nd5,Mg7Gd+Mg5Gd+Mg41Nd5,Mg5Gd+Mg41Nd5+(Gd,Nd)3Mg 和(Gd,Nd)3Mg+(Gd,Nd)Mg+Mg2Gd。  相似文献   

13.
结合最新报道的Al-Zn-Fe三元系热力学数据,利用CALPHAD技术,对Al-Zn-Fe三元系的热力学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制备Al96.75Zn3.25/Fe(at%)扩散偶,将其在300 ℃下退火52.5天后取出水淬,利用EPMA对扩散层中存在的相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Al-Zn-Fe三元数据计算所得各二元系相图、三元等温截面相图及热力学数据与实验值相符,该模型及参数可作为向高元体系外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含高浓度硫酸根离子的重金属废水中和法处理提供理论指导,并更好地理解硫酸钙结垢的形成机制,采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计算298.15K时CaSO4-Ca(OH)2-H2O三元体系的溶解度,并采用光学法结合XRD测试技术测定该体系的等温平衡溶解度,采用计算和实验方法分别绘制相图。研究了5个区域的物理定义及特征点、线所表达的物理规律,并分析了各区域SO42-浓度对中和水解过程pH调节的影响。中和水解过程pH值的调节取决于体系中SO24-离子的浓度。Ca(OH)2与CaSO4·2H2O在水中溶解时,相互影响的规律体现在相图中的点、线及面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真空条件下Co-Fe-Sb三元体系1 073 K等温截面测定、Co-Fe-Sb三元体系凝聚态的热力学优化评估和气相组分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分析气相压力对该体系中二元和三元体系的相平衡和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相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Co-Sb、Co-Fe、Fe-Sb和Co-Fe-Sb体系中的固相化合物相开始发生挥发分解,出现气液固三相平衡区,计算所得温度—压力曲线图表明每种化合物相都存在一个理论的压力极小值,并对应一个温度,在此压力之上或温度以下,不发生化合物由固相转变成气相的分解,凝聚态相保持与常压下基本相同的相平衡关系。计算结果从热力学上很好地解释了含Sb热电材料在试验研究和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制备该化合物的工艺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相图热力学优化是材料设计理论和方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的重要依据之一。相图计算即CALPHAD技术,主要是依据化学热力学原理和基本关系,计算热力学体系的平衡性质。一个物质体系的热力学特征函数确定以后,这个物质体系的全部热力学性质都可以计算出来,其中包括相图。镁合金是最轻的一种金属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工业等许多领域。镁-镨合金作为镁合金的一种,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瑞典皇家工学院开发的相平衡计算软件Thermo—Calc系统,利用CALPHAD技术,通过选择或建立合理的热力学模型,将相图和热力学数据联系起来,对镁-镨二元合金体系相图和热力学数据进行热力学优化和评估,获得自洽的Mg—Pr体系的热力学描述即体系中所有物相,包括溶体相和金属问化合物的Gibbs自由能,为相关材料的设计和工艺制定服务。  相似文献   

17.
优化评估了RECl_3-CaCl_2(RE:La、Ce、Pr和Nd),RECl_3-MgCl_2和CaCl_2-MgCl_2九个侧边二元系相图和热力学性质,运用Hillert不对称模型,以MgCl_2为不对称组元计算了RECl_3-CaCl_2-MgCl_2系列三元系相图,并简要讨论了不对称组元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8.
孙元舟  刘微  鲁晓刚 《上海金属》2023,(5):17-21+27
制备了8对Co-Cr-Re体系FCC相的扩散偶样品,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测量其成分-距离曲线,利用Whittle-Green方法获得互扩散系数。在评估并确定了该体系子二元系的原子移动性参数后,结合热力学数据库与互扩散系数试验数据,评估优化三元系的原子移动性参数。通过对比成分-距离曲线、扩散通道和主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验证了Co-Cr-Re三元体系原子移动性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金相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分析仪,分辨了自行制备的Co-Nb-Ni三元扩散偶试佯中各平衡相的相区分布状态,测定了该三元系在1000℃时各相的平衡成分、一系列平衡结线和共轭三角形,研究了三元系平衡相关系,构筑了该温度下的三元系等温截面。  相似文献   

20.
Co-Cr-W三元系相平衡的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ALPHAD方法评估了Co-Cr-W三元系,计算了1000,1200和1350℃的相平衡。采用亚正规溶体模型描述了液相,fcc相,bcc相和hcp相。σ相,μ相,R相分别用模型(Co,W)8(Cr,W)4(Co,Cr,W)18,(Co,Cr,W)7W2(Co,Cr,W)4和(Co,W)27(Cr,W)14(Co,Cr,W)12来表示;得到了自洽的热力学相互作用参数。计算的1000,1200和1350℃的相图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